APP下载

农民媒介素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2019-03-08王啸王平

今传媒 2019年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徐州乡村振兴

王啸 王平

摘要:近年来,国家把乡村振兴战略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最大的社会变量,农民的媒介素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使命。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前、现任村支书为目标对象,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其在带领马庄振兴的过程中利用媒介的情况。

关键词:农民;媒介素养;乡村振兴;徐州;马庄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KG2.5mm]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1-0066-03

一、研究缘起

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日趋重视,暗示了党和国家在今后时间里对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

“乡村振兴”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乡村的战略。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村庄数量巨大,村民人数较多。可以说,每一个乡村都是一个小“经济体”的存在,但与“城市经济体”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城乡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滞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是社会主义特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症状。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初步具备了“振兴”乡村的物质基础。

徐州市马庄村(以下简称为马庄村)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办事处,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西邻104国道7公里、京福高速公路3公里,东靠206国道5公里、南濒京杭大运河4公里、京沪高速公路徐州站18公里、观音机场50公里。2017年,马庄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3亿元,人均收入8210元[1]。马庄村现有600多户人家,2740多人,3100多亩耕地[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马庄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苏北小村,村内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产值在附近同类乡村的排行中经常排在后面。后来,伴随着贾汪煤矿业的发展,村子开始有村民接触“第二产业”,部分村民到矿场里工作,这为村内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老村支书孟庆喜意识到,单单靠煤矿富起来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媒介的功用,把马庄做大做强,扩大马庄的影响力。

农民媒介素养是指农民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在媒介影响力无边弗界的情况下,即使身处偏远的农村,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4]。马庄村前任村支书孟庆喜和现任村支书孟国栋则是农民媒介素养水平较高的典型代表。徐州市馬庄村村支书自1988年以来,带领马庄村村民或通过媒介向村民传递信息,或通过媒介使村民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或利用媒介扩大自身区域影响力,或利用媒介销售村内企业产品,带领全村逐步走向富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总之,马庄村从苏北的不知名落后农村成长为今天的“中国十佳小康村”,农民村支书的媒介素养在这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为目标对象,基于以下考虑:1.马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走在时代前列,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以后首次实地调研的农村;2.马庄村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同时,马庄村铜管乐团曾代表国家走出国门进行表演,影响力较大。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工作汇报的形式收集资料,主要的样本来源是马庄村近两任村支书(前任村支书孟庆喜和现任村支书孟国栋)。基于本研究的一个问题,马庄村振兴过程中的农民媒介素养是深度访谈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两位村支书在采访中均提到农民的媒介素养在马庄振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马庄村村支书带领村民通过媒介向村民传递政策信息、通过媒介使村民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利用媒介扩大自身区域影响力、利用媒介销售村内企业产品。可以说,媒介在马庄的发展过程中担任着特殊使命,而农民村支书的媒介素养在这特殊使命中又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研究发现

(一)信息扩散由纵向转向横向,农民媒介素养高低决定他们获得信息质量的优劣

在谈到“最初使用媒介是什么时候”时,“是在1988年成立铜管乐团的时候。”孟庆喜书记说道。据采访,在20世纪末期,马庄村多数村民通过挖煤采矿富足了起来,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有的村民的脑袋却“空”了,村里面偶尔会出现打架斗殴、空闲时间村民无所事事的情况。除此之外,村子里有一些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不关注村内事务和最新政策信息。出于这个原因,马庄村也存在着部分村民无法及时接收来自村内和镇上的最新消息、村内事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而不论是村民“打架斗殴”“无所事事”,还是村民不关注村内事务,这些情况均使村支书对村内事务的管理造成不便,不利于村支书对村民进行有效管理。

农民对贴近农村生活的媒介进行媒介参与,不仅提升了农民的媒介素养,也激发了其参与乡村建设的能力[4]。同为农民的村支书知道,村民大多有一种喜欢凑热闹的心理,于是成立铜管乐团的最初目的是在节目表演完毕以后,穿插知识竞答环节,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向村民传递来自镇上的最新消息和通知村内事务,使用了最原始的口耳相传媒介传播方式。“节目基本上能把村内的一多半人吸引过来”,孟庆喜老书记说道。第一次钢管乐团开始表演以后,很快就吸引到了众多“回头客”,村里面上述不利管理的情况减少了,更好地方便了村支书开展村内工作。

通过铜管乐团表演,村民们在娱乐休闲的同时,也获取了来自镇上和村内的最新消息,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今天,村里仍开设有“骏马之声”广播站,每天向村民播放新闻和传递国家最新政策,使用广播媒介向村民传递信息。

[HS(2*1] (二)媒介素养高低决定农民的后续发展能力

在随后的访谈中,孟庆喜书记在谈到“铜管乐团成员如何学习曲目”的问题时,提到乐团是通过购买相关书籍,然后请专业人员指导村民完成学习的。这也就是说乐队学习曲目是利用了两种媒介传播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口耳传播;另一种是利用平面媒介——书籍,在马庄村铜管乐团学习曲目的过程中,有机地将这两种媒介方式结合在一起,互为促进。

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民对媒介有效利用的能力,使媒介为我所用。通过自我充电、政府和教育机构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农村受众学会使用各种媒介,并利用媒介获取所需要的科技、经济信息,改变自己处境[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马庄村支书孟庆喜率先通过使用媒介的方式,让铜管乐团“接受”教育。当时,马庄村铜管乐团巧妙利用媒介传播信息功用,再结合原始的口耳相传方式学习音乐技能。同时,当马庄村支书孟庆喜意识到煤矿产业无法支撑马庄的长期发展的时候,他又从电视上了解到制衣、纺纱等产业,开始在马庄村发展轻工业,在全村形成了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后来当地的煤矿业关停以后,这些轻工业缓解了村内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直到现在,马庄村内还存在一小部分轻工业。

(三)媒介素养高低决定农民在群体中的影响力

由于马庄村在民俗文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马庄的铜管乐团,在周围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乐团的观众有时候比专业艺术团下乡表演的人数还要多。”,孟庆喜说道。

马庄铜管乐团曾邀请区电视台来观看村民的乐团表演,节目得到了电视台领导们的好评。1989年马庄铜管乐团被邀请参加徐州市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马庄村渐渐积累到了一定的人气,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1994年,江苏电视台的元旦联欢晚会在马庄村委大院里举办,晚会一共17个节目,仅马庄就上了9个节目,可见马庄村在文化全省软实力方面的影响力。2004年,马庄的铜管乐团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参加颁奖晚会的表演,当马庄铜管乐团在中央电视台表演的同时,节目被意大利久里亚诺瓦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看到了,2007年,马庄铜管乐团受邀到意大利参加第八届久里亚诺瓦国际音乐节,在意大利表演。

在这里,马庄铜管乐团利用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优势,一方面提升了马庄村的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电视媒介又反过来促进了马庄铜管乐团走出国门,跨入“新世界”。

(四)媒介素养高可以助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马庄村在走红以后,凭借利用媒介积累到的影响力吸引企业前来投资。一方面,相关企业自主选择到马庄内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在1989年,村里成立了运輸公司;1990年,村里成立了燃化集团公司,这些企业极大地促进了马庄村内经济的发展。

伴随移动通讯终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以获取信息并与人们进行通信,移动互联网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7.51亿,其中手机网民的占比高达96.3%。从全球视角来看,截至2016年底,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总人数超过了71亿,移动智能终端丰富多样的应用APP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正由于其智能性,感知性和便利性,它已成为人类感官的一部分[5]。

在今天,马庄利用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招商信息,告知外界马庄内企业需求。除此之外,在自媒体和APP盛行的时代,马庄村也在利用媒介为自身发展助力。现任村支书孟国栋在谈到“未来马庄如何发展”时候提到,村内正在计划利用《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不断“制造”新闻,策划录制马庄乡的短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在利用媒介给自身产业做推广的时候,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创业。“文创发展是个好兆头”孟国栋书记说道。孟国栋计划将村内文创产业规模化,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就业信息吸引年轻人前来创业。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徐州市马庄村前任村支书孟庆喜和现任村支书孟国栋为访谈对象,探讨马庄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利用媒介的情况。研究表明,使用媒介的目的最多的是扩散信息:马庄村铜管乐团依靠媒介学习音乐方面有关知识,走出“村”门;利用媒介扩大自身影响力,积累知名度,而知名度的提高又帮助马庄村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村内经济的发展。

从本研究来看,马庄村前任村支书和现任村支书都在积极利用媒介,把媒介放在了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与媒介自身传播信息的属性密不可分。当然,在马庄乡村振兴过程中媒介也的确发挥了帮助马庄村民学习技能、接收信息、扩大影响力、销售产品等作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媒介已经对于乡村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农民媒介素养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媒介素养[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A%92%E4%BB%8B%E7%B4%A0%E5%85%BB/6549819?fr=aladdin.

[2]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以人民为中心的强村典范——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的创新实践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8(8).

[3]百度百科:马庄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5%BA%84%E6%9D%91/8073147

[4]韩英军.当代传播环境下农民心理和谐的塑造——基于媒介素养的视角[J].新闻战线,2015(11).

[5]孙桂杰.扶贫工作中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研究——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扶贫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7(9).

[责任编辑:艾娟]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徐州乡村振兴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