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重复癌1例报告
2019-03-08尹树君金琦智马玉靖
尹树君,金琦智,马玉靖,汪 旭,董 科△
(1.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外二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患者,男,76岁,因“体检发现胆总管扩张、主胰管扩张”于2016年4月24日入院。查体无特殊。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见图1)提示:胆总管下段可疑结石?主胰管稍扩张;胃不充盈,壁增厚。上腹部增强MRI+MRCP(见图2)提示: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下段近壶腹部可疑小结石,管壁增厚强化,考虑胆管炎或其他。胰头信号欠均匀,主胰管全程扩张,考虑慢性胰腺炎或其他。CA19-9高达876.29U/ml。患者于2016年5月5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胆总管明显增粗,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近壶腹部肿大,可扪及大小约2.0 cm的包块,质硬,累及胆总管下端,无肠系膜上血管侵犯;胃底、胃体部胃壁明显增厚、僵硬,胃贲门、幽门部未受累,胃小弯侧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考虑胰头癌并发胃癌可能。在评估胰头部肿瘤及胃可切除后,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病检回示(见图3):胰头:高分化导管腺癌,最大径约2.0 cm,浸润胰腺实质及胆总管下段周围,未累及十二指肠乳头,可见神经束膜侵犯,无淋巴结受累;免疫组化CA19-9(+)、CK19(+)、CK7(+)、Villin(+)、CEA(-)、CK20(-);胰腺癌分期:(T1N0M0,IA期)。胃:印戒细胞癌,呈革囊胃改变,未见确切肿块,小弯侧淋巴结有癌转移(12/14);免疫组化CA19-9(+)、CEA(+)、CK19(+)、CK7(+)、Villin(+)、CK20个别细胞(+)、VEGF(+)、P53(40%+)、Ki-67(30%+);胃癌分期(T4aN3M0,IIIC期)。术后早期通过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于术后第13天恢复出院。术后门诊随访两年无复发。
图1 CT表现 图中箭头所示,可见胃底、大弯侧胃壁弥漫性增厚,管腔狭窄,胃壁强化
图2 胰腺导管腺癌MRI及MRCP表现 a.MRI表现:胰头信号稍欠均匀;b MRCP表现:主胰管全程扩张;胆总管上端扩张,下段近壶腹部明显呈截断改变
讨论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就诊时多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最高也就8%[1]。手术根治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且术后易复发。胰腺重复癌,指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出现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少见,以二重癌为主,三重癌、四重癌罕见,相关的研究报道亦少见[2,3]。依据重复癌确诊的先后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重复癌(≤6月)和异时性重复癌(>6月)。诊断标准参照Warren等[4]提出的标准,即重复癌有各自的形态学、组织学表现,并排除彼此复发、转移。既往的文献报告,胰腺重复癌的发生率在1.2%~20.0%,以胰腺和胃的重复癌(异时性)最多,尤其见于既往因消化性溃疡或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5];其次,胰腺重复癌还常见于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以及肺癌等患者[6,7]。胰腺重复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个体的易感性、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的低下,既往的恶性肿瘤放化疗史,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近年来发病率的增高可能源于肿瘤病人带瘤生存期的延长、年龄的增长以及治疗方式的改变等[6]。
对于胰腺重复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同时性的胰腺重复癌患者,但行同期手术根治的相关文献报道罕见[8]。另据相关文献报道,胰腺重复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胰腺癌的预后[9]。故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胰腺重复癌患者应及时手术干预,这样可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能把胰腺重复癌误认为是癌灶的浸润、转移而放弃根治性治疗,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在该案例中,患者年龄虽然较大,术前一般情况稍差,营养欠佳,手术存在巨大的风险,但考虑到胰腺肿瘤、胃肿瘤均可手术切除,充分评估后,决定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患者病检示胃癌具有高度恶性,且伴有区域性淋巴结的转移,故预后取决于胰腺癌的说法难以信服。
通过此案例,我们总结出对于胰腺癌同时合并其他器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手术指征者,手术切除仍然是最佳的治疗方法,而不能因患者高龄或一般情况稍差而放弃手术,手术评估尤为重要。此外,术前正确的诊断亦显得举足轻重,不能把两种癌误判为一种癌的转移、浸润而错失根治切除,这需要改变临床医生的传统思维模式。最后,此类手术往往切除器官多,创伤大,手术复杂、危险,医生的技术水平亦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到大型的医疗中心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