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白衣天使化身“海上飞虎队”

2019-03-08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飞虎队温岭红十字

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温岭四院”)地处浙东南沿海一带,坐落在渔业重镇松门镇。广袤的海洋资源,孕育着温岭沿海17万渔区人民。大海在给予渔民巨大海洋财富之余,也给他们带来了无法揣测的困难。渔民长期在海上生产生活,交通事故、外伤、溺水、突发性急病或因鱼虾腐烂引起的硫化氢中毒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缺医少药的境况严重威胁着渔民的生命安全。

于是,温岭四院早在30年前,就成立了红十字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海上医疗急救的任务,被当地群众誉为“海上飞虎队”。1989年11月,台州市红十字会松门急救站建立,挂靠在温岭四院,海上救助体系应运而生。2012年9月6日,当地政府批准建立温岭市急救分中心四院急救站。使命因责任而生,“海上飞虎队”把海上抢险救生任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年复一年深情守护着这片大海。

近年来,“海上飞虎队”先后获得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先进集体、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最美健康卫士、海上抢先救助先进单位、抗台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19年年初,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为温岭四院授予了“中国海上搜救奖”,据悉,这是全国首家获得该奖项的医院。

规范开展海上救援

不是渔民的后代,但却与渔民兄弟心连着心,驰骋于大洋深处,决战于怒海惊涛。温岭四院的医护人员30年间,出海施救3300多次,海上行程43700多海里,用生死时速,争夺回无数条濒临绝望的生命。不过,海上救援是一项系统、专业且危险的工作,如何更好更安全地让白衣天使扮演“海上飞虎队”的角色呢?

“海上飞虎队”在风雨中前行,在浪尖上营救,彰显着勇挑责任的大医风范。

温岭四院副院长、红十字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第三任队长周鸣钧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海上医疗急救需要攻三关、历四难。所谓的“三关”是指急、难、险。海上急救必定与难相随、与险为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每一关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出海施救大多数是在大风起且其他专业急救队拒绝出海的情况下进行的,可谓是临危受命。不仅是急救业务技术的考验,更是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四难”首先是晕船,呕吐几乎是每个急救队员出海施救的“入门课”,对于一个生活工作在陆地上的人来说,晕船的滋味生不如死,吐出胆汁,甚至是血水;其次是腥臭,船上是属于男人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渔民吃喝拉撒都在船上,加上鱼虾腐烂发出的腥味,柴油的废气味,混合成一种难闻的气味,几乎成了特效催吐剂;再次是生活不便,很多渔船上没有卫生间,对于女急救队员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大小便;最后是孤独和恐惧,当急救队员的手机信号越来越弱,而跟大海只隔了一层船板的时候,望着四周上下海天一色的洋面,孤独和恐惧就会侵蚀人的感官。

为了深化红十字海上急救工作,温岭四院形成了院长书记带头参加,一级带一级,层层参与的组织架构。医院从医护人员中挑选了55名精锐力量,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突出、可持续作战的海上医疗急救队伍,定期到红十字会松门急救站参加海上救援培训。

温岭四院办公室副主任、红十字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队员林赛君说道,急救站将海上救援知识培训列为每位急救队员的必修课,每年都联合温岭市卫计局、温岭渔政、边防等部门进行海上急救大演练,提高在激烈颠簸中实施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包扎、输液等技术水平,逐步加强了救护队的应急机动能力和海上救护能力,为促进医院海上急救工作高效、持续进行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同时,温岭四院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海上急救体系,形成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抗台救灾防病海上急救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值班制度的规定》等,保障了海上急救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作。医院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上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放120海上急救电话,形成了由当地政府牵头,渔政、边防、医院联合组成的抢救网络,成为东南沿海一道温情的生命屏障。

实施海上救援,船只从何而来?对此问题,周鸣钧对记者说,医院并没有专门的救助船只,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平安水鬼”郭文标联系,用他的船只或联系渔民船只。

惊涛骇浪勇往直前

2008年4月16日12时30分,离龙门港220海里处有渔民硫化氢中毒,3名急救队员紧急出发,随行的还有一名新同志。航行2小时不到,那名新同志胃部就开始折腾,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路狂吐。由于船摇晃得厉害,人站不稳,只能躺下,新同志躺在一人宽的床上,身体发飘,胆汁吐光,却又无法入睡,心中念叨着“让我死了算了……”

子夜,急雨,狂风,浪山奔涌,出事船只在不远处若隐若现,但两船一靠帮就被浪头弹了回来。一次、二次、三次……海上无风都有三尺浪,狂风巨浪给两船相靠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经过几十分钟的努力,在两船随浪尖靠帮的一瞬间,急救队员们成功“跳帮”。那名硫化氢中毒的渔民被船员们抬头扛脚,一把“抛”了过来,救援船上的医护人员迅速接应,仅仅几秒钟。随后,便对患者展开了吸氧、脱水、护胃、输液等一系列救治。

历经23个小时炼狱般的煎熬后,医护人员于次日中午12时靠岸,途中患者已经清醒,呕吐严重的医护人员滴水未进。在岸边等待的渔民家属看着筋疲力尽、极度虚弱的医护人员,非常感动,搀扶着他们上岸,给他们泡来热茶,披上外衣,一个劲儿地说,“你们真不容易啊,你们真的是豁出命来救人啊!”

“有呼必接,有险必救,风浪再大,也要出发”,正是这支“海上飞虎队”坚守的理念。他们用行动做到了“一个志愿者就是一个标杆,一个急救队员就是一面旗帜”。

除海上救援外,温岭四院每年都到基层渔村,给渔民送健康送知识,专门编写了《海上医疗急救100问》发放渔民,并开展初级卫生救护训练,为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卫生保健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累计培训群众2万多人次,分发培训资料和卫生救护小册子21000余册。

“随着渔民出海次数越来越多,航程越来越远,海上救援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周鸣钧说道,他建议参照舟山、宁波、温州等地的海上救援模式,建立政府层面的海上急救中心,建立与温岭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海上救助机制,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市级层面的预算保障,从而形成更加有力、高效的海上救援体系。

猜你喜欢

飞虎队温岭红十字
温岭嵌糕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
鱼龙混杂“红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