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航,习得写作技巧
2019-03-07庄晨霞
庄晨霞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好的文章,背后总有一张强大的思维网。平时的语文教学,易被浮于表面的片段、部件、细节左右或牵扯,碎片化、肤浅化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低阶状态,无论是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之道,还是表情达意、遣词造句之法,都收获寥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并驾驭文本的思维,达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阅读效果,从源头和根本上习得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形象思维 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本是双生花,可现实好像并非如此。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阅读量的多少和习作水平的高低似乎并没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教师对文本分析也只是停留在陈述性的概念上,学生的思维无法与作者的思维相通、共鸣。自然,学生习得的写作方法或是死板生硬的套路,或是教师直接告知的概念,仅此而已。
而文章的思维是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操盘手,有了思维,文章的结构才得以支撑,作者的思想才得以落脚,一切林林总总的部件才有了合适的也是唯一的安身之处。
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透过直观的行文,俯视整篇文章,透视作者的构思,驾驭作者的思维,就能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既知道“写什么”,又明白“怎么写”,还通透“为什么这样写”。如此,便能习得写作技巧,提升语文素养。下面就以《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把握文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一、逆向思维,知谋篇布局之因果
一篇文章,其實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作品和封闭的空间,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文章未成,思维先行。在文章还未创作之前,作者的脑海中,最先有的就是思维:主题的确立,结构的安排,语境的酝酿,素材的选择,段落的划分,情感的安放,等等。这统领整体的思维,宛如一片树叶的经脉,足够支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意愿,也为凝聚而来的片言只语提供主心骨和精神引领。
所以,好的文章总能给人一气呵成的淋漓感,文中的每个字、每句话似乎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地方,且代入感极强,不免令人感叹它精巧完整的构思,深刻独到的见解,感同身受的情思,抑或是一个不经意的点睛之笔。
如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虽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但思维却是简洁有力且清晰完整的。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即文章开篇第一句话。接着,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快速找到四个具有概括性的分句。然后,集体出示这五句话,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指出“总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些概括性极强的句子,表面上看是文章的脉络和框架,实际上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进行的整体构思,有着非常严密的思维体系,而且,作者所选择的素材全和“音乐”有关,这和文章的课题、中心是完全契合的。最后,让学生齐读这五句话,发现五句话其实也是一篇极其精悍短小的文章。
从分写的四句话到总写的一句话,从浓缩的小短文到铺展的长文章,学生经历的是逆向思维,在逆向思维的过程中,彻底明白“总分”结构的背后是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形成浑然一体的谋篇布局,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力量和巧妙之处。
二、逻辑思维,学特色段落之风格
每个作者自有他独特的写作风格,每篇文章自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文风。读者凌驾于文本之上,反复阅读之后,就会隐约感觉或发现,冥冥之中,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道,以及一以贯之的氛围,虽然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是因为,在它们背后,有着一张形态完整的隐形的网——强大的逻辑思维,经过精密的组织、排列、调整,粘连起有着统一风格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让文本有了惊人的流畅度和合理性。
如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第6自然段写到,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被称为“金色大厅”,如何让这个形象的结论成立又令人信服?在教学中,学生经过一番研讨,发现作者无论在素材选择,还是在语言组织上,都充满逻辑思维的力量。无论是对“金色大厅”的方位介绍,还是对“金色大厅”内装饰物的描写,一切都是金光闪闪的。为了保持逻辑的统一,作者在用词上也颇费了一番功夫,用了许多带有“金”字的词语,如:“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大门口”“金色胸像”“金色镂花梁柱”“金光闪闪”等。如此,“金色大厅”这个称呼就是名副其实、理所应当的了。
所以,这一自然段颇具特色,意思表达前呼后应,用词风格保持统一。教师引导学生依循文本的逻辑思维,使他们不仅惊叹于“金色大厅”的熠熠生辉,更信服于作者的自圆其说,还感受到了逻辑思维的灵活度和凝聚力,习得特色段落的创作风格。
三、辩证思维,习斟词酌句之技巧
思维如同一张筛子,筛掉的永远是和文章风格、主题不搭的内容,即使单独看这些内容可能是精彩无比的。例如,写人的,人物形象如何塑造?相关素材如何取舍?必要情节如何描写?哪怕是人物何时何地出现,他的一言一行,都不可小觑。写景的,前后顺序如何变化?见景生情如何抒发?寄情于景如何安排合理?皆不可马虎对待。叙事的,前因后果如何设置?起承转合如何安排?高潮情节如何抉择?等等。每一块面、每一环节、每个部件都得严丝合缝,不可有一处泄露。
如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文中多次用到表示意思不绝对的表述,如“许多”“几乎”“大部分”“多用”等。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辩论:这些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辨:如果去掉这些词,句子通顺否?对句意有何影响?如果保留这些词,又能说明什么?体现什么?经过讨论,学生深切明白,这些词虽然渺小又平凡,却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它们的存在,让文章内容更贴近事实,让作者语言更真实可靠,也更显作者斟词酌句的高超本领和严谨文风。
而在这些文字背后,是作者严密的辩证思维,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学生经历一番辩证思维后,没有了猜疑、否定、犹豫,在客观的描述中心生赞叹和向往之情,让维也纳的音乐之声汩汩流淌心中,最终体悟到遣词造句对于精准表达文章意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形象思维,悟表达手法之巧妙
思维具有绝对的隐蔽性,它总是藏匿在不轻易为人知晓的幽林中,极容易被支离破碎的部件所遮挡。但思维又具有强大的因果链,总会在一系列对比筛选后,甄选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以达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含蓄委婉也好,直观形象也罢,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如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文中称“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比喻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作者如果直接用“发源地”一词,句子完整,意思通顺,不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述。但对学生而言,太过抽象与生僻,不易被领会。更何况,即使逻辑流畅正确,也不能巧妙地将作者的真实意图传递给读者。而用“摇篮”一词,立马让作者的思维形象化,从一个触之无物的抽象词语,瞬间变成了一个可亲之物,而且还那么美妙。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述,启用形象思维,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摇篮”这个形象背后的内涵,理解古典音乐在维也纳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对全世界的深远影响。
可见,运用合情合理的表达手法,就能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物形象化,以直观形象的表述,拉近文本与读者,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最便捷、最有效的思维途径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学生,在经历一番形象思维后,深刻明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法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达意,甚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策略;运用逻辑思维,能品味重点段落的风格;借助辩证思维,能斟酌遣词造句的意义;展开形象思维,能学习表达手法的合理运用。总之,在思维导航下,学生就能从文本源头探究习作奥秘,领悟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凭借思维的力量达到“胸中有丘壑”的状态,从而不断习得写作技巧,最终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