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品一杯清新好茶
2019-03-07李晓超
李晓超
“茶”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吸收天地精华。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市的水泥丛林,只要一盏清茗在手,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森林。
四月的某一天,我从云南出发,前往隔壁的贵州访茶。
贵州,位于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产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其中的夷州、思州,就是指贵州遵义市一带。1915年,贵州的鱼钩茶(即都匀毛尖茶)亮相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为中国茶赢得国际第一枚金奖。
多年来,黔茶精心耕耘,培育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三绿一红”等知名茶品牌。截至2018年底,贵州全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以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茶新金三角。绿色成为了多彩贵州的主色,而茶叶就是绿色贵州的珍寶。
余庆茶·干净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县位于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地处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的边缘结合部。贵州省最大的河流乌江横穿余庆县境68公里。余庆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平均海拔高度是800米,森林覆盖率达56.7%,境内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植被丰茂,县内无工业污染,对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干净茶”理想产地。余庆县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茶叶种植,目前已成功打造了以乌江流域为主的苦丁茶产业带、以江北为主的绿茶产业带、以飞龙湖为主的白茶产业带的雏形。
东有龙井·西有凤冈
在贵州北部,乌江之滨,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凤冈。凤冈县是锌硒茶出产的地方,是”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锌硒茶,即是吸收了土壤中锌硒微量元素的茶叶。凤冈县土壤中富含锌硒元素,所产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富锌富硒富饶地,好山好水出好茶”。凤冈富锌富硒茶汤色绿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鲜活。
当然,说起黔茶文化,如果只是流连于历史或者掌故,似乎每个人都能拎出几个故事,一段典故,抑或半首诗词。而要真正了解黔茶,更需要从时问和空问两个方向,从记忆到历史,从大山深处的村寨,到高坡上的茶园,去寻觅黔茶的馨香一脉。
都匀毛尖·香满人间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具有2200年种茶史、1000多年贡茶史、100多年品牌史,曾于1915年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素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之美誉。获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习近平总书记点赞。2018年,都匀毛尖荣获中国产业区域品牌价值十强;2019年又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成为贵州唯一人选的茶叶品牌,是当之无愧的贵州第一茶。
历史造就了故事,故事成就了风景。风景背后,是茶的影子。几片绿叶,一杯清水。香气之外,蒸腾的更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