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从“三维”到核心素养的转变

2019-03-07李锐佳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三维课程目标维度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国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制定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地理立人”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程

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国基础教育进行了8次改革,课程标准不断演进,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一、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三次重要变革

1952年3月由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提出了“双基”的概念,即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指出中学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双基”目标在中国推行了50多年,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双基”目标过于强调知识的习得,学生属于被动学习,学习的兴趣不高,限制了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2001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目标从“双基”演变为“三维”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要求不只是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地理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要关注世界。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难以将“三维”目标有效整合为一体,往往重视其中某一维度却忽略其他维度,使得地理课程目标难以落实。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第一条,就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其中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地理课程“总目标是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 地理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认为“相对于三维目标,素养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素养是素质加教养的产物,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核心素养将“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凝炼为能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升为品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将文化、社会与个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于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大背景和统一部署,直接从地理学科和地理课程性质中提升的,由四大素养组成:人地协调观——地理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培育学生在实践中遵循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运用所学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人格不断完善。

三、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的意义

新世纪开始,“三维”目标在我国推行,它令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让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中只有将三个维度整合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地理立人”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整合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高中地理课程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学会关心社会、关注世界,并能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和区域认知方法来思考、诠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地理现象及过程。

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实现的,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探究地理问题的手段,并能利用地理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等。

可见,地理核心素养的表述更符合地理课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用地理核心素养来统合地理学科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是三者的综合表现,它既没有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承与习得,也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还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并实施,以及新高考方案在全国逐步推行,必然对高中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课程目标由“三维”转变为核心素养,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课程目标。首先,教师要理解“地理核心素养”,通过认真学习、研究相关的文件,不断实践,在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其次,教师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真正理解并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教师讲的知识,而在于让他们学会学习,善于观察、思考,并通过搜集必要的资料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比“三维”目标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2]李琳,李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1):131-137.

[3]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4-6.

[4]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5]程菊,徐志梅,舒建秋.从主题教学走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地理教育,2016(2):4-6.

作者简介:

李锐佳,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大理市,大理新世纪中学。

猜你喜欢

三维课程目标维度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