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健康个性培养为基础的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方法

2019-03-07高俊杰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体系内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之间的关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深度发掘体育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个性;素质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是人本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体育运动有利于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能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运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敢打敢拼,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中,而这些特点与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塑造新时代身心双健的优秀人才。

一、 践行“生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课堂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才能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在生本理念引导下,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更加突出,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能够构建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注重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切入点。结合教学大纲丰富体育课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例如在篮球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教授相应的动作技巧、比赛规则等,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篮球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无论是带球、传球还是投篮,都需要配合团队的战略布局实施。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篮球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训练、主动实践,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紧扣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因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营造更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完善,突出体育教学的多元化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流,从而优化体育课堂环境。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终身运动是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突出体育教学中的生本特色,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每日晨练,将学生分成体育锻炼合作小组,每组成员4-6人,学生轮流担任组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晨练项目,如篮球、足球、跑步、羽毛球等,通过小组化、长期化、合作化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和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三、 契合学生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學习创新能力

初中生个性鲜明,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体育教学的创新,转变教学思维的同时,更要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拓展式的体育课堂,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切实突出能力导向,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沟通,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通过“共学”达到“促学”的目标,从而构建有效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立定跳远”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动作技巧进行细化分解,从而使学生对其中的技术要领有所了解。在学生锻炼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发现学生动作不标准或者动作错误时,教师可以模仿学生的动作,让学生客观观察动作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怎样去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角色互换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主动分析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揣摩和反思,进而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提高学生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并不是空泛的教学理论,更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教师要善于设计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健康个性,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沙包射击”,引导学生耐心观察、认真分析,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射击方法。在培养学生耐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长跑,在长跑过程中喊口号、拉歌、穿越障碍等,以此提高学生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精神。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赛、足球赛等,使学生认识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赛场精神,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 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素质教育不断创新完善,构建多元开放的体育课堂,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创造力。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和教情,注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紧扣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圣.小议初中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J].学周刊,2016(17).

[2]姚明瑾.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7(17).

[2]陈宝林.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初中体育教学浅探[J].中华少年,2017(34).

作者简介:

高俊杰,中学一级,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