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3-07杨玉丹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育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改变,很有可能让新课程的改革前功尽弃。为应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对课程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做出改变,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改变,从而真正将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贯彻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育;问题和策略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和目标上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增加了很多内容,更加注重探究性的教学,因此教师要以新课程为依据,以新课程的要求为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还未转变观念,依旧以讲授为主,使用模板教学,采用题海战术,更加注重答案而不是过程,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和发展性思维发展。

(二) 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课程观念和评价体系,虽然这些观念的某些部分适合新课程标准的,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探究性教学的作用,使得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来源及应用很模糊,遇到创新型的题目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在实际情况中也不懂得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学习数学失去了开拓思维、指导生活的意义。

(三)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高中数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中国人向来都夸大高考的作用,老师迫于压力,以分数作为衡量数学成绩的唯一标准,经常传授所谓的“答题模板”,以至于学生一味追求高分,反复练习基本题型,养成了按模板做题的定性思维,限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分数衡量数学成绩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绝对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比如在解决函数问题时,教师总会要求学生不管会不会做,先求導,然后找到零点,即可拿到多少分。这种分数唯上的做题方法实际上不能证明学生有能力拿到那几分,反而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寻求答题规律的泥潭中,这种方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的漏洞,不能发现知识点之间和知识点与不同题型之间的联系,这是限制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根本。

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习环节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就要抛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节课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要善于利用学生不同状态讲授不同的知识点。在上课开始时间段,高中生可能因为课程安排比较紧迫,拖堂和占课现象严重,在上课前段的时间还停留在上堂课的内容中,因此教师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效率而急于进入课堂主题,特别是有连贯性的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上次数学课的知识重点,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上课中,教师应该着重讲解知识重点,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将抽象性的数学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物,比如讲解空间立体几何的时候,可利用教室等空间立体物进行比拟,更易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接近上课尾声的时候,教师要尽快结束知识点的讲解,留有足够的时间对本堂课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不要拖堂,致使学生对数学教师不满意,影响数学学习兴趣。

(二) 注重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更加注重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数学思维能力开拓状态等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原理的证明方法和使用技巧,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在进行指数函数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独立画出典型的指数函数图像,并与幂函数图像做比较,从图像中分析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在必经点、增长速度、奇偶性等方面的特点,指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些特点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和应用技巧。

(三) 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对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较难的知识点,多为学生总结重难点和易错点,寻找典型题型给学生研究,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尽量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性思维,杜绝题海战术。比如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时候,多种函数公式之间的转化与运用不应该仅局限于教师教授的转化方式,而应该要求学生多多自己去变换公式,形成自己的三角函数公式运用习惯,才能对函数公式运用自如,应对千变万化的三角函数问题。

三、 结语

高中数学是一门对高中生逻辑性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抽象性学科,对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有关键性作用,对他们的未来的价值判断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落实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积极做出应对策略,发挥新课程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锦娟.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好家长,2015(21):31.

[2]熊丽凤.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华少年,2015(18):137.

[3]陈安贵.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10):84-85.

[4]刘云.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杨玉丹,云南省普洱市,云南省墨江二中。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