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课堂怯场的主观原因及教育对策

2019-03-07张钦业孙颖张成文孙存麦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紧张怯场课堂

张钦业 孙颖 张成文 孙存麦

摘 要:怯场现象普遍存在于中职学生课堂,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同时导致学生日后学习以及工作道路受到困扰。本文主要讲述中职学生课堂怯场的主观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以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习;紧张;怯场

一、 引言

教育是促进民族发展的主要动力,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但是中职院校的情况较为特殊,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的基础能力受到限制,导致教育培养重任难以贯彻落实。尤其针对课堂授课阶段的怯场问题尤为严重,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是中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兴趣较为缺失,因而要求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促使其跟上授课进度,实现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家庭、校园、学生等方面展开叙述,深入分析中职学生课堂怯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二、 怯场的概念以及现象

怯场是校园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是学生的常见心理危机,主要是由于情绪紧张所引发的难以控制的状态。虽然中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习丰富的知识,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课后并未付出足够的努力,导致上课阶段极度不安,甚至紧张到不敢与教师对视。根据调查得知,部分中职生在课堂提问阶段产生明显的呼吸急促、发抖、出汗等行为,甚至伴有口吃、语无伦次等现象,大脑思维完全无法正常运转,说话与教师的提问丝毫没有关联。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口吃现象,一旦面对提问时情绪愈发紧张,直接导致语速过快或者谈吐不清的症状,同时无法正确把握时间。怯场心理不仅严重影响主体的躯体反应,而且会导致思维混乱,甚至留下持续影响,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

三、 影响因素

(一) 教学手段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中职教师认为学生完全不具备学习兴趣,因此其不愿浪费过多的时间耐心辅导学生,忽略学生的反应,甚至完全不理睬学生的回答,仅仅将提问看作授课过程的必需品,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产生偏差,双方关系逐步恶化。而且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迫学习,学习兴趣被抹杀,自然而然无法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下降,最终由于知识储备量不足而感到怯场。

(二) 学生因素

怯场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对个人的能力判断,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质量较差,导致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进而害怕在课堂中讲述自己的看法,害怕被同学嘲笑。同时,中职学生过于好玩,不论校园内外几乎没有抽取时间用于学习,导致知识储备量极少,而且多数中职学生厌恶学习,不愿花费时间在自身不感兴趣的方面,最终在课堂中被提问时而不知所措。

(三) 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频率减少,双方无法了解对方的内在想法和需求,甚至教师对部分学生区别对待。一旦学生的问题回答错误,教师便会严厉地责骂学生,进而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得不到教师的认可,甚至认为教师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未来发展,恶性循环之后,学生开始自暴自弃,产生怯场现象。

(四) 学校因素

中职院校的生源较差,绝大部分学生均以极低的成绩进入学校,因而营造出不爱学习、贪玩好动的不良风气,即便存在少量学生内心热爱学习,但是随着周边学生的怂恿,逐渐被同化。此外,中职院校的资源条件有限,其教学设备过于老旧,师资力量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同时,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并不合理,其过于放纵学生,制度落实程度极差,完全无法承担约束的作用,学生也并不害怕受到惩罚,恶性循环后,学生的学习之路被阻塞。

(五) 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家庭并不美好,父母从小到大几乎从未管教过孩子,放纵孩子早出晚归,也从未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甚至仅仅按时给予生活费,双方缺乏沟通。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如果家都失去温度,孩子会更加叛逆,甚至不愿吐露内心,从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四、 应对方案

(一) 丰富教学手段

学生的怯场心理部分取决于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氛围异常枯燥和紧张,从而加剧学生的紧张情绪。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当适当改变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氛围。例如,授课前播放流行歌曲或者影视短片,吸引学生目光,使其忘记课堂的压迫感。同时,教师在提问阶段应当更加和蔼,设置趣味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即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当得到鼓励和表扬,不应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学生才会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二) 加强亲子沟通

由于父母是学生最重要的人生引导者,因此,教师应當多与父母沟通,双方交换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校园和家庭的结合,有助于掌握学生的综合信息,进而制定解决对策。例如,部分学生的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关系不融洽,从而导致学生害怕与他人交流,间接产生怯场心理。由此,教师应当告知家长给予孩子关怀,加深与孩子的心灵交流,打开孩子的心扉。

(三) 强化资源

要想打消学生的怯场心理,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极为关键,由于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碍于情面,学生不愿与他人沟通,由此,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教室,给予学生足够的隐私保护,令学生拥有发泄情绪和解决情绪问题的出口。此外,校方应当挑选高水平教师,剔除不具备职业素养的教师,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师资,否则教师无法为人师表,学生自然难以信服。

(四) 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怯场心理的本质在于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而不自信主要源于知识储备量不足以及缺乏约束,中职院校应当出台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比普通学生更难以管教的孩子严格监督,定期开展教育讲座以及家长会,从日常生活中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其纠正恶习,逐步走向正轨,一旦发生学生不服从管教,予以开除或者留校察看,加强管理力度。

五、 结语

中职学生课堂怯场现象普遍存在,本文认为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家庭矛盾等。基于此,本文提出营造趣味课堂、加深亲子沟通、强化师资、重构管理制度等方案,以期缓解中职学生课堂怯场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霖.论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怯场心理克服[J].黄河之声,2018(14):41.

[2]孙怡文.浅析克服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J].艺术评鉴,2018(13):76-77.

[3]赵剑飞.探讨大提琴表演时的心理问题[J].黄河之声,2018(10):31.

作者简介:张钦业,孙颖,张成文,孙存麦,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紧张怯场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别怯场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周迅的“紧张”
浅论钢琴伴奏在舞台实践中的问题与调整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