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研究

2019-03-07许晓颖

考试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运用策略现状分析

摘 要:文章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应用现状”,然后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文学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术语通俗化、在课外阅读中凸显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巧用汉语言文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现状分析;运用策略

一、 引言

“汉语言文学”这个专有名词大家接触得不是很多,但是诗歌、散文这些词汇应该都听得不少。其实,它们就是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当然还有寓言故事、文言文等。因此,汉语言文学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语言文学,就不仅能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了全面的培养。但是,根据实际的调查显示,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不容乐观,当中还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下面,笔者则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应用现状为出发点,并展开相关内容的具体论述。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应用现状

(一)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显示汉语言文学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语言文学,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基础环节,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仅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并且轻过程、重结果,其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学校考试。这样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以及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对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价值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极其不利。

(二) 教师缺乏完备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

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只有完善了自身的素质和知识技能储备,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学进行融合。但是,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却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仅无法将富有内涵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使学生掌握不到语文知识中的精髓。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教师就直接将“寓言故事”当作“故事”讲,导致学生不能通过寓言故事体悟出故事背后的内涵,也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散发与拓展,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文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 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术语通俗化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所以,部分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完全地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性的术语进行知识点讲解,应该在综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尽量地以通俗、直白的语言给学生上课。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一寓言故事时,学生往往会把它看作是一个单纯而又直接的故事,不会对其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从汉语言文学的角度,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提高到理解故事内涵的层次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分析出寓言故事背后所蕴藏的内涵,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知道了这篇《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其实想表达的是“出了问题,做错了事情,要及时纠正,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

(二) 在课外阅读中凸显汉语言文学的作用

課外读物不同于教学课本,教学课本主要是讲述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课外读物则是在展现文化知识的同时渗入一定的社会知识。所以,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是能够了解一些社会上的事物的。课外阅读中所体现的社会状态几乎都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学生通过阅读这类课外书籍可以使自己更多地了解社会、体会社会和融入社会。

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大有裨益,进而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例如,在学习《黄继光》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奉献的一生:范继森纪念文集》这本课外书,在讲课的过程中融入这种无私奉献的社会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往高尚的方向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教师应当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筛选和提取知识的能力也尚未形成。所以,在学生阅读这类含有社会意识题材的课外书籍时,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以免扭曲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语文学科素养。

(三) 巧用汉语言文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中,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以后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能够培养其具有逻辑性和散发性的语言文化思维。基于此,为了落实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语文教材中则选用了很多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内容,这也就表明了教育界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所以,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就要学会巧妙结合汉语言文学,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达到为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添砖加瓦的目的。

四、 结语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的恰当融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汉语言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其给学生和课堂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以促进小学语文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伟俊.拾级而上,领略语言世界的风光(上)——我的语文教育阅读十本书[J].教育视界,2017(23):77-79.

[2]乔仲良.谈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以国家开放大学景泰工作站为例[J].职业,2016(20):119.

[3]汪聚应,王德军,郭治锋.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N].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06):133-136.

[4]郑红勤.新世纪 新取向——摭谈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新建构[N].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1):25-28.

作者简介:

许晓颖,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运用策略现状分析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