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急救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
2019-03-07
脑卒中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大脑血管破裂(或堵塞)造成脑组织损伤[1]。脑卒中发病急,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偏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3]。对脑卒中的护理要求,时间就是生命,神经就是功能恢复。动态急救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指导患者及家属自主救治,同时院前与院内护理人员双向互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重症患者82例作为护理对象,探讨动态急救护理模式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重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9.6±12.8)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4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60.2±11.9)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16例。纳入标准:确诊为脑卒中重症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80岁以上者,合并严重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接到急救电话后医院组织人员出诊;患者需保持正确体位进行体检,呼吸道阻塞严重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选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将药物输入[4]。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正确进行降血压和镇静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动态急救的灵魂就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形成动态互动,接到急救电话向其了解患者病情、既往状况,记下电话号码,通过电话,安抚在场人员情绪并指导其进行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根据改良早员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实施现场救治[5],计划转运;建立静脉通路,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将患者转往医院进行抢救。转运途中观察患者症状并实施初步急救,然后联系院内人员,准备急救事宜;患者送至医院后,为其开启绿色通道,详细检查并进行急救措施[6],入院后院内护理人员与院前护理人员形成互动交流,再次提醒动态急救的理念。
1.3 疗效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良,41~60分为中,40分以下为差)[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对照组 41 64.9±10.9 21.2±3.6观察组 41 46.2±7.8 17.6±3.0 t值 - 8.933 5 4.919 0 P值 - 0.000 0 0.000 0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32%)、死亡率(2.44%)均低于对照组(24.39%、14.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例(%)]
经过治疗,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1.06±10.17)分,高于对照组的(57.60±8.5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89 9,P=0.000 0<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具有发病急、预后差的特点,特别是脑卒中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对于脑卒中重症患者而言,快速的急救护理对生命的挽回有着重要作用[8]。动态急救护理模式优点是,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就已通过电话对患者病情有所掌握[9],也通过电话指导了现场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会依据患者病情进行精准分析,并在患者到院前通知院内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有效的提高了抢救效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10]。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为了探讨动态急救护理干预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将脑卒中重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抽签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经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32%)、死亡率(2.44%)均低于对照组(24.39%、14.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1.06±10.17)分,高于对照组的(57.60±8.5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89 9,P=0.000 0<0.05)。采用动态急救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从呼救到入院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这说明,相比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动态急救护理模式为脑卒中重症患者争取了最短的治疗时间,这不仅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得以改善,还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11]。学者封桃梨等探讨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本研究一致,有力证明了本研究的科学性[12-13]。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重症患者采取动态急救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到院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