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防范

2019-03-07彭芝萍张天啸余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防范措施

彭芝萍 张天啸 余洋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静脉用药以操作便捷、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静脉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重要的药学部门,是一个为临床提供用药咨询及优质成品输液的服务机构[1-2],其职责为在符合国际标准及药物特性设计的环境下,由经过专业培训、操作技能强的药学技术人员及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医嘱及医师处方在干净、无菌的操作环境下按照操作流程混合调配抗生素、肠外营养液、细胞毒药物等静脉药物[3-4],旨在提升医院药品管理质量及效率、促进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合理性。但静脉药物种类繁多,调配环节复杂,工作量大,易出现差错,增加静脉用药的风险,引起医疗纠纷[5]。因此,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对降低差错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提高调配人员工作质量起积极作用。本文就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种类、原因、防范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差错报告,内容包括静脉药物原始环节及关联环节、经手人员、出错内容、差错发现部门、处理措施。我院共10个病区接受静脉用药调配服务,2017年11月—2018年3月共调配31 650袋,2018年4—8月共调配32 540袋。

1.2 方法

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差错报告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差错发生种类及构成比、差错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于2018年4—8月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具体方法:(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及临床可行性建立科学、系统的静脉用药调配相关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流程,由经验丰富的科主任、药师、各部门负责人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静脉用药调配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部门进行监督,建立差错登记表,每月月底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出现差错的环节、部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通报各部门,避免差错发生的危险因素;严格遵循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2)加强人员培训与轮岗学习:通过讲座、发放图册、亲自示范、1对1讲解等方式定期对静脉调配中心所有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包括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及时更新知识,并进行轮岗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养工作人员道德品质,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树立差错防范意识,减少差错发生机率。(3)加强核对环节:在贴标、摆药、核对、加药、复核等各个环节应严格遵循医院规章制度,在病区摆药完成后及时清场,严格核对药物品种与数量,有多药、少药时应查找其原因后在进行下一环节,保证药品配置质量。药师处方调配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制度,严格审核药物的使用,对特殊药物使用进行标记,经临床医师同意后在进行配伍;护理人员应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对质量监控小组指出的错误应及时纠正,最大程度减少用药差错。(4)药品管理:设立专门人员进行药品管理,将药品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药品应分类摆放,不同药品设立对应货架,将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常、保质期限、生产厂家等信息进行明确标记,对于名称类似、易混淆的药品应进行分开摆放,进行特殊标识;由专门负责人员定期检查药物保质期限,注重药品效期管理,遵循先产先出原则,对近效期药物及时进行处理;每月对各类药品种类及数量进行清点,有误差时及时查明原因;对于药品名称、包装、剂量、厂家有所变动时,及时通知所有工作人员,加强各科室联系、沟通,更新药品知识。

1.3 观察指标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种类及构成比、观察对比实施防范措施前后差错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环节主要为摆药、调配、贴签、审方、核对、发放环节,防范后各环节差错发生率均低于防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范前后总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44%、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差错发生原因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涉及的环节、人员、药品复杂多类,任何一个环节均会影响输液质量,经过分析,差错发生种类与原因为:(1)摆药差错 静脉调配中心摆药主要采用集中方式,种类繁多,工作量大,易把药品名称相似、规格相同、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混淆,易把药品包装、外观相似的摆错,常出现多摆、漏摆、错摆的现象,增加差错发生率。(2)调配错误 药物调配主要按医师处方进行调配,工作人员未按照调配流程、调配不规范、不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将相似类药物混淆、一味注重调配速度等原因均会造成输液剂量多加、漏加、错加的发生,注射器混用也会增加药品差错率[6]。(3)贴签差错 贴签即将分好的标签贴在对应的成品输液包装上,由于采用集中模式,同一药物在集中出现,由于惯性思维、注意力不集中,在下一药品出现时,工作人员未及时更换标签,容易将相似药物的品名、剂量贴错。(4)审方错误 审方药师对静脉用药品种、剂量、配伍禁忌不熟悉、审核不仔细、注意力不集中、专业知识不够等原因均会造成溶媒选择不当、配伍不适宜、给药浓度过高或过低、剂量过大,造成调配差错[7]。(5)核对差错 核对属于调配最后环节,是保障输液质量的重要环节[8],该环节工作量大,工作重复、枯燥,核对人员容易分心造成差错药品流出。

3.2 防范措施

根据差错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效果明显。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成立质控小组能够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差错发生风险[9-10]。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差错风险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差错发生率[11-12]。在核对环节要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剂量、配伍严格核对,保障输液质量。加强药品管理,对易混淆药品进行标准,分类摆放,及时清理近效期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用药错差。

综上所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减少差错发生的风险因素,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合理利用药品资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表1 差错种类防范前后差错发生率比较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防范措施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张馨予调配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