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育龄夫妇孕前优生健康筛查风险分析
2019-03-07胡晓玲李梦丹赵学鑫孟召祥
胡晓玲 李梦丹 赵学鑫 孟召祥
1.吉林省人口生命科研院(长春,130061);2.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关口。吉林省自2010年以来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免费孕前优生项目检查工作,深入探究生育风险,可降低或消除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是探索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途径。
1 资料来源
抽取2013年—2015年吉林省9个市州、2个省直管市,参加国家免费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符合生育政策、计划妊娠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每个市州每年抽取1000对,提取其中高风险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开展服务,包括病史询问、优生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等。
2 资料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抽取33000对计划妊娠夫妇,存在不同程度风险因素5415人,其中女性3800例(11.5%),男性1615例(4.9%),年龄≥35岁670例(12.4%);高风险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最多,在男性中占87.1%(1406/1615),女性中占87.8%(3337/3800)。
2.2 女性高风险人群不良妊娠史
3800例女性高风险人群中有不良妊娠史272例(7.16%),其中为流产218例(5.7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2例(0.05%),死胎死产12例(0.32%),出生缺陷儿39例(1.02%),异位妊娠史1例(0.03%)。
2.3 高风险人群不良接触史及既往病史
高风险人群中有不良接触史680例,其中有吸烟史占比最高。既往史有高风险3667例,乙肝最高。见表1。
表1 高风险人群不良接触史及既往病史
2.4 高风险人群生殖系统疾病筛查
高风险人群筛查出生殖系统疾病613例(11.32%),其中女性514例(13.53%)、男性99例(6.13%)。生殖器官发育异常6例(男1例、女5例),隐睾症2例,衣原体感染女性4例,梅毒263例(男96例、女167例),淋病女性25例,盆腔炎80例,阴道炎134例,卵巢囊肿29例,子宫肌瘤34例,子宫肌腺症5例,子宫附件炎34例。未筛查出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女性检查出优生病原体143例(3.8%),其中巨细胞病毒Ig M阳性最高有92例,占64.33%;弓形虫阳性次之有47例,占32.87%,风疹病毒阳性4例。
3 讨论
生命早期的健康对人一生的健康和发展存在重大影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正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终身健康的最有效措施。
3.1 人口学特征
本文筛查出5415例有风险因素人群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35岁占检查人数比例较高。分析原因:一是全民生育意愿的普遍推迟,晚婚晚育增多;二是人口政策的调整,有生育意愿的夫妇增加,高龄人群占比增大;三是部分目标人群可能存在不准确。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及剖宫产史妇女比例增加,带来的妊娠期合并症增加,使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升高。因此,相关业务机构要做好孕前健康检查和优生咨询指导,提供全面安全的技术保障。
3.2 高风险人群特征
对高风险人群文化程度构成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80%以上。吉林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优生项目,目标人群为符合生育政策的农村夫妇,人群覆盖率逐年扩大至2018年实现城乡全覆盖,多年累积的目标人群多在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在做好宣传动员同时,给予服务对象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优生建议及个性化指导,提高群众的依从性和可接受性。
高风险人群不良妊娠史中流产史最高、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次之。有研究表明,非计划妊娠是导致不良妊振结局的危险因素之一[1]。应通过病史咨询,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危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于妊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计划、有质量妊娠。不良接触史中吸烟史最高。吸烟可引起女性生殖力降低,自发流产增高,引起胎儿畸形或夭折;男性吸烟会引起阳痿、精液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精子染色体发生畸变[2]。因此要积极宣传引导,避免接触有害因素,保护个人健康。
高风险人群既往史中患乙肝者占比最高。孕妇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感染易继发其他感染,引起机体损伤和死亡,胎儿病毒携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3]。因此应在孕前检查乙肝病毒,对于乙肝阳性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后方可妊娠。生殖系统疾病中梅毒感染率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孕期患各期梅毒均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应加强孕前梅毒的筛查防治。优生病原体筛查,巨细胞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均有感染。病原体感染易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4]。在孕前优生筛查时,对家里有过畸形儿及遗传病史,有流产以及曾生过死胎、畸形儿或新生儿残疾,家里养有宠物,常常吃烧烤或半生不熟食物的妇女应加强相关检查及治疗。
3.3 对 策
加强组织领导,为妇幼提供保障。针对本省筛查人群特点现状,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将其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服务项目,加大城市人群覆盖面,联合民政、妇联、财政、卫健统筹推进项目工作。优化服务流程,项目整合捆绑、增加服务内容、提供“一站式”服务等形式。积极建立村(社区)组织发动、乡镇(街)健康教育、县(区)级优生筛查、地市督促指导的服务模式,让广大城乡服务对象都能应享尽享。
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深度融合。针对本省筛查出高风险人群乙肝、梅毒占比较高现状,将防控风险关口前移,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孕前及生殖门诊、婚登婚检处等,在婚检、孕前咨询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预防及治疗的合理化意见;在优生实验室检测中的梅毒和乙肝检测,可与“艾滋病、梅毒、乙肝”项目相结合,加强母婴阻断关口。
加强宣传倡导,改变生活方式。针对本省筛查出高风险人群流产史及吸烟史占比较高现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