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杂技(耍)俑塑艺术
2019-03-07姚敏
姚 敏
前 言
杂技是历史极为悠久、内容丰富的一门以人体特技异能为中心的表演艺术,它包括各种徒手滚、翻、扑、跌技巧,以及借助其他器具的各种手技、顶技、蹬技、车技和高空悬吊及腾跃技巧;还包括了幻术、魔术、马戏和种种驯兽节目,独特的丑角滑稽表演也是现代杂技节目的重要内容。
杂技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如源于劳动技能的艺术化、最早的驯兽节目、武技的超常表演、巫术的变幻神奇、以及身怀奇特技艺或勇力过人的大力士表演等等,这些均成为杂技艺术的雏形。
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统称为“汉代百戏”。由于百戏实际上是以杂技为主导的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所以后人也习惯把百戏看成是今天杂技的前身。
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这批彩绘俑塑中就有上文所提到的当时被称作“百戏”的俑塑作品,也就是现在的杂技(耍)艺术俑,下面就择其几件以飨读者。
一、兽面人身立俑
在阿斯塔那187号墓中,出土同一类型的杂技泥俑共有六件,经整理修复的有两件,因为该俑的头部为兽面,具体是何兽,目前还无法确定,我们暂且称其为“兽面人身立俑”(72TAM187∶38、72TAM187∶65)。这两件立俑的头部装饰极为特殊,在阿斯塔那所有出土的彩绘俑塑文物中,还未发现有同类的作品。该俑通高35厘米,头部和颈部的主色为黑色,头戴弯曲高顶小丑帽,脑后竖一黑屏,在小丑帽和黑屏上均绘有白、绿、红三色圈点纹。口唇部很夸张的突出,鼻头略施白色,似猪非猪,两侧双耳直立,内涂鲜艳的红色,一双白色的弯月眉下是一对血红色的眼睛。身穿橘红色短袖连衣裙,裙下摆长及膝盖处,双臂向两侧平伸,掌心朝外且五指向上翘,分腿站立,脚穿圆口编织鞋。这两件“兽面人身立俑”面部表情威严,穿着打扮干净利落,体格健壮,动作潇洒,其中一件面部朝前,而另一件则面部偏向左侧且上扬,从其打扮装饰和姿态来看,他们似乎正在认真地进行着某种杂耍节目的表演(图1、图2)。
二、顶竿倒立木俑
在阿斯塔那336号墓中,出土了一件木雕顶竿倒立俑(60TAM336∶147),从其造型看,这是一件典型的杂技艺术作品。该俑通高26.8厘米,从下往上由顶竿人、顶竿及竿顶倒立童子三部分组成,出土时顶竿人的左臂及下肢已残,倒立童子的左足得以修复。顶竿人两腿分开站立,自膝下已残缺,两臂左右平伸,以保持头顶立竿的平衡。身穿短袖衫,并扎在宽松的练功裤中,下着短裤,其面部扁平圆胖,双目平视,双唇紧闭,一副聚精会神的神态。顶竿的下端插在顶竿人头顶的一圆洞内,竿顶的童子身材短小,发式为童子式,上身裸露,下身只穿一红色三角裤,露出圆滚滚的双腿和臀部,左手掌心撑持倒立于竿顶。由于长时间的磨损,其上敷彩已全部剥落,露出木质本色,但这丝毫未影响其绝妙的艺术效果。
顶竿又叫“缘竿”,是中国秦汉时期的一种爬竿运动,为当时百戏的项目之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西京赋》写到:“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挂,譬陨绝而复联”,可见动作相当惊险。在汉唐史籍和汉画像石中多有其文字描述和写实的形象,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杂技艺术。此顶竿俑的雕刻技艺简练、比例协调,无论是形态还是神韵都塑造得非常贴切合理,把顶竿倒立这样一种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刻画得十分生动,表现得栩栩如生,不失为一件艺术佳作①姚书文:《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艺术》,《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3页。(图3)。
三、大面舞俑
同样出土于阿斯塔那336号墓的一件大面舞俑,也是唐时的百戏杂耍之一,与当时具有西域特色的柘枝舞、胡腾舞、胡旋舞、马舞、狮子舞等一并流行。该俑通高10.2厘米,泥质,手工捏塑而成,表面施以彩绘。其双眉倒立,豹眼突出,连鬓短须,貌似胡人,面部偏向右上方,张口作呼啸状,一派凶煞气势。头戴附有若干小球形装饰的幞头,头巾于背后垂至腰下,上身穿紧袖底绿彩衫,外罩紫地朵花斜领对襟半臂装,腰间系带,下着白裤,外罩石绿色短裙,足蹬黑色尖头长靴。双臂左右伸开,左臂略向下弯曲,右臂及右腿向右前方斜伸,左腿蹲踞作弓步状,充分显示出体态矫健而威猛的武士形象。
大面舞,即头戴假面具进行舞蹈,它源于北齐兰陵王长恭刻木为假面,战以威敌的故事。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谦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此为戏。”所以“大面舞”又被称为“弄兰陵王”。故用于该舞的假面都雕刻得面目狰狞,威赫吓人②阿迪力·阿布力孜:《新疆古代俑塑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年,第44页。。该俑的雕塑风格非常写实,我们从这件雕塑作品不难看出其姿态和动作无论是在单练或是在进行双人对“打”,极具动态感,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唐代武士神勇英姿和威武气势,作者将其潇洒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也充分说明了百戏大面舞在当时的流行和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以及对武打动作的捕捉能力(图4)。
四、黑人泥舞俑
阿斯塔那336号墓还出土一件黑人泥舞俑(60TAM336∶31),其通高11.2厘米,由细黄泥手工捏塑而成,圆脸大耳,头发短而卷曲,皮肤黝黑,厚唇紧闭,一双大眼皂白分明。上身赤裸,下穿橘红色灯笼短裤,右臂向上抬起,并握拳内弯,左臂弯曲于左大腿前,握拳与右手相对应,双手紧握一木棍。右腿直立,左腿弯曲呈弓形,左脚跟翘起搭在右脚面上。从其动作来看,很明显是手持木棍在进行舞蹈表演。该俑表现的是一个十多岁的黑人少年,其身材比例均匀,体魄健壮,人物神态活泼生动,特别是歪头流盼的目光尤为传神,从人物造型到服饰都是典型的非洲黑人形象且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黑人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昆仑,而昆仑奴多在乐舞戏弄中出现,唐朝我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繁荣,当时中、西亚甚至非洲的客商和使团沿丝绸之路都曾来过中国,他们在带来了当地特产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艺术①阿迪力·阿布力孜:《新疆古代俑塑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年,第43页。,为唐时的戏剧、杂耍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图5)。
五、马舞俑、狮舞俑
马舞俑、狮舞俑均出土於阿斯塔那336号墓,同属于当时的百戏之一,马舞俑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应是现代舞台马术的前身,只不过现代马术是由真马与人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而这件马舞俑所反映的表演形式与当今的马术有所不同,其下面的马是由人装扮的;狮舞俑所反映的表演形式与现代的狮子舞极为相似。
马舞俑(60TAM336∶120)通高12.8、马长13.6厘米,一人头戴黑色幞头,身穿绿色圆领长衣,脚蹬黑色尖头靴,左手弯曲持缰绳,右手高举挥鞭,面带笑容,昂首挺胸骑在马背上。骑者下面是一匹白马,马头马身均绘有笼头和绦带,但马的四蹄呈人穿着靴子的形状,由此可以断定该彩绘马舞俑所表现的舞马表演,是由三人组成进行表演的,即两人装扮成一匹马并披上马的装饰物,上面骑一人进行表演。这件作品形象生动,富有生活的气息,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杂耍艺术的繁荣(图6)。
狮舞俑(60TAM336∶124)通高12、长10厘米,是由狮身和狮足两部分组成,其腿足部分很明显是人的足形,狮身是用掺有细毛绒的细泥塑成,躯体外表和腿部均用篦状物压划出弯曲的条纹,象征狮子的毛皮,狮背中脊施一条绿色彩带,两侧有对应下垂的彩带各四条,与中脊彩带相垂直。原涂毛色基本脱落,仅能看出通体先施白色,局部涂以石绿色,头部的嘴、眼眶原涂红色,牙齿施白色。从狮舞俑的造型、表演方式来看,这件距今大约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狮子舞俑,与今天所见的舞狮仍基本相同,是典型的民间舞狮形象①吴震:《阿斯塔那336号墓所出戏弄俑五例》,《文物》1987年第5期,第79页。(图7)。
狮子舞何时始见于我国,目前尚难断定,但唐代肯定已有了狮子舞,而且比较盛行,这种娱乐形式不但在民间流行,而且还广泛用于官府宴饮场面,狮子起舞时,有乐队伴奏、伴唱并欢踊、击掌应和,看来是用于喜庆或节日的歌舞表演。狮子舞至今仍作为喜庆活动和烘托节日气氛在我国流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结 语
从上述几件百戏(杂技)艺术俑的造型,我们不难看出,唐时的杂技艺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演出场景和热闹场面我们虽然无法看到,但从古代雕塑艺术家的精心雕刻并保存下来的这些富有活力的俑塑艺术品中,我们似乎可以触摸或感受到当时热烈的节日气氛和精彩的杂技表演。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杂技艺术表演一直延续至今,大大丰富了百戏杂技内容,并获得了繁荣与发展,使现代舞台的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