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提升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03-07丁昆上海理工大学

灌篮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长跑教练员运动员

丁昆 上海理工大学

一、如何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

(一)合理、系统的制定训练计划

只有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系统的参与训练,才能保证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寒暑假的训练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假期师生放假,尤其是寒假,作为冬训期间,提高成绩最主要的储备阶段,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对运动成绩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由于不是专业运动队,很难做到冬季集中训练。目前解决办法:1.教练员应当在假期开始前制定完整的冬季训练计划,运动员每天进行训练完成后的记录,每周与教练员总结,可根据自己身体状况与教练协商调整训练计划;2.教练员要与运动员充分做好沟通,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询问学生身体状况。

作为高校中长跑运动队,完整的训练周期通常为一年左右,重要赛事普遍集中在下半年,训练周期的时间分配也是至关重要的。冬训普遍集中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由于11月份各项赛事纷纷结束,而2月中旬天气逐渐转暖。冬训期间主要通过降低负荷强度提高训练量来储备能量,进入三月,天气变暖,应逐渐减少训练量,增加运动负荷强度,由有氧向混合氧渐渐转化,以及各肌肉群力量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但仍不可忽视对最大速度的训练。进入暑期,已临近赛前训练,节选清华大学中长跑队训练计划,可参考图1。

暑期第一比赛周期结束,将进入下一训练周期。比赛结束的一周内可对运动员进行休息和调整,毕竟较长的备赛周期运动员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对运动员可以有效的放松。

(二)完善高校基础体育运动设施及医疗保障

如今我国正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田径项目,作为训练难度大、强度大、易受伤的中长跑运动,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备以及医疗的保障是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大前提。

首先要更新配套的健身设施,许多高校健身房的健身设备老旧、安全隐患大,这不仅对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也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增加各关节健身设施,充分进行组合素质训练。例如卧推、半蹲提踵、腹股沟、髋部、腰腹、核心的不间断转换练习。

一堂完整的训练课,运动员经常容易出现乳酸堆积等疲劳现象,这就需要拥有良好的医疗保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医,可并不是所有高校都会拥有专业的运动校医,这是一个有待提高的地方。中长跑运动员由于肌肉爆发力相对短跑运动员偏弱,速度训练的受伤风险也相对较高,如果堆积的疲劳不能消除,接下来训练受伤的风险会更高,这就要求训练过后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运动员进行放松、对伤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例如,按摩、电疗针灸、电磁波疗法等。这对运动员的练后恢复以及为下一堂训练课做好充足准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胫骨骨膜炎、股后肌群拉伤、运动性跟腱损伤等中长跑常见的伤病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和预防。

(三)拥有高素质的教练团队

随着我国中长跑运动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的体育事业也足够重视,中长跑运动更需要有现代中长跑专业知识的教练员,由于本身中长跑是一项极为枯燥的项目,所以教练员要起到更好的主导作用,教练员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可以说是一名管理者。既不能过度的放纵运动员,也不能将运动员培养成“跑步机器”。

教练员不仅要对运动员的训练、身体状况有所关注,还有对运动员的生活上加以关心,要对所有运动员一视同仁,不得偏爱或歧视。对于运动员的成功或失败也要给予肯定和安慰,让运动员懂得有胜有负,胜负都是暂时的,通过对比赛多总结和吸取经验,为下次比赛做好准备,这样同时也可以对教练员树立威信。

图1

教练员必须是一名理论和实践能力突出的人,随时帮助运动员解决各式各样的训练中或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教练员不仅是一名教师的角色,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训练中也要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对于每个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

二、目前存在亟待解决问题

(一)仅重视成绩的选拔不重视选材

高校在每年都会组织运动测试,录用运动员,选择的方式总是以运动员当下的成绩作为录用标准,从而没用足够重视运动员的潜力及身体条件便录用运动员。在此,不仅要从外部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还要从运动员的身体内部机能来观察。例如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和最大心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安静时心率越小,说明心脏的收缩能力、泵血能力强;最大心率越大,说明完成最大强度的能力越强,这是选取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依然存在老套的训练方法

在我国中长跑训练的思路中,还有一部分存在重能力轻速度,重力量轻身体素质的传统思想。最大速度能力是判断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最大速度能力有限,那么也会限制中长跑项目的最好成绩。一个百米只有12″左右的运动员,400米是很难突破50″,从而直接限制了其800米项目的成绩;一个绝对力量优秀的运动员,各小肌肉群力量、肌肉耐力较差的运动员也很难在中长跑项目有所发挥。中长跑项目之所以成绩提升相对较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训练的中间点较难把控。速度、耐力、力量、身体素质缺一不可。

(三)教练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仅仅拥有专项业务,高资历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与中长跑项目有关的学科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解剖学、营养学等等,因为人体的各项机能是极其复杂的,想要高效率提升运动员的成绩,这些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可能有一小部分有所欠缺,都会对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要从运动员的外部进行观察,还要对运动员身体的内部机能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中长跑训练是周期长、提升慢、较枯燥的项目,如何有效的提升、有所突破,依然是国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只是个人的一些基本认识,也希望各专业人士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本人将虚心接受,谢谢。

猜你喜欢

中长跑教练员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运动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