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重维度

2019-03-06李忠双

行政与法 2019年2期
关键词: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把握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空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和生活化原则。

关 键 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2-0032-06

收稿时间:2018-12-02

作者简介:李忠双(1976—),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A6;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XXH2018Z001;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jqy-013。

习近平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们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从理论哲学的立场去理解,这一举动就是一种对于以现成状态存在的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外在于原本普遍原理的;而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则这一举动决非外在的,是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所内在地要求的。毫无疑问,从后一立场看此问题,当能深化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理解。”[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机结合,坚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歷史进程中继承、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邓小平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习近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四个伟大”的生动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正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才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适应时代要求、着眼发展,就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创造性转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联系和探索。联系是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关联性、紧密联系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对于它的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理论特征和理论职能须臾不能偏离。探索是指不拘泥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拘泥于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具体问题的具体结论来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要避免教会式学习、教义式理解、传教式宣传、教条式运用。创新性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结合和创新。结合是指坚持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是指有的放矢、符合实际、秉持原理、尊重经典,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生发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新诠释、新阐发、新创造。

按照实践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对于既定的普遍原理的个别应用,而本身就是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此岸化。习近平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6]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都在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且需要理论创新,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7]理论创新其本质一方面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是对“已知”科学知识或者科学现实的再说明,通过新的理论体系更科学地说明“已知”的东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不仅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总体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还包括工作安排、工作步骤、发展动力、政治保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空观

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特征之一,是历史规律、趋势和潮流的体现,表明了思想理论的先进程度。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具有时空双重属性,它既包括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就哲学而言,时间和空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时间表达事物的生灭排列,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空间表达事物的生灭范围,其内涵是无界永在,其外延是一切物件占位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度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有限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就认识的时间特性而言,人类的认识是向历史回溯、现状追踪和未来前瞻各个方向多向度展开。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尺度,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杆;就认识的空间特性而言,人类的认识是向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拓展。人类认识的视野具有全方位性,全面指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所在领域和方面,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问题的程度和水平。”[8]作为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要求将理论持续地置于鲜活的实践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坚持与时俱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结实践经验,顺应理论需求,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一方面,着眼于时间维度,科学理解历史客体,客观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马克思提出了顺向与逆向相统一的历史研究原则,即不仅要按照历史在时间上的发展顺序进行考察,而且要作从今返古的分析。“把历史事件放在前后历史中去考量,用更长远的思维思考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9]不仅如此,还需要深入研究并辩证理解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相通相同和相异相分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和辩证思考,突出历史理性,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并指导现实、前瞻未来,才能将马克思认识论的实践预测、实践决策、实践指导等功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着眼于空间维度,推动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在深度分化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走向综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当代实践把自然、人类和社会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全面改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問题;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异化问题;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虚无主义的文化危机问题。”[10]当前,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从宏观角度来说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即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中观角度来说需要破解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问题,即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微观角度来说需要消除文化虚无主义,即解决好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新时代是现代化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新时代的连续。”[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应对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挑战作出了系统科学的解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和生活化原则

任何现实实践都是特定时空之中特定人群之活动,要使一种理论成为实践的有效成分,就必须使这种理论现实地存在于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各有侧重,大众化侧重的是实践主体的维度即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之中的现实存在。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能将这一理论局限于少数人之中,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高深莫测、玄妙难懂之错觉,而应该使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就探讨过理论掌握群众的方式,其后列宁的“先锋队理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方法的推进。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主体才有可能实现于实践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理论创新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语言学视角。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因此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但是人只能在语言中表述世界,所以世界在人的语言之中。人通过语言而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世界”。语言中凝聚着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真与善的深刻矛盾,积淀着人类思维和人类文化的历史成果,因此语言成为现代哲学反思的对象。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偶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哲学,它们之间拥有更大的共通性。近百年来,中国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编译、传播、宣传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迅速引起了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热切向往。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先驱通过译介《共产党宣言》有关章节等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工作者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极其严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传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充分考察中西文化之差异和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异,尤其要高度重视中西思维方式的实质性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用,在全球化语境下和现代化生活境遇中生动活泼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品格,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新的当代语义。在此过程中,要突出言语表达、话语分析和语用效果,用富有时代特点的鲜活语言,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和易于接受的传播途径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接地气”的话语说明白,使这一科学理论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代代相承。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网络技术与政治生活的融合,持续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通过图片、微视频、动漫、H5等多媒体手段不断扩展其影响力。同时,针对不同受众对象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科学理论,自觉将其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当代意义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