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在县级台中的初步实践
2019-03-06张晓花
张晓花
【摘 要】当今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体行业也经历着新的变革,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强力冲击。作为县级电视台传播媒体同样也受到了变革的冲击,而在融媒体的影响下,县级台顺应新的发展趋势,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转型以及良好持续的发展是必然和必须的,针对融媒体的新时期环境下的变革,本文主要围绕县级电视台所面临的机遇、融媒体在县级台的实践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融媒体 县级台 实践
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的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合理地利用融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优势资源,研究新的发展模式,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并不断地实践。融媒体所带来的新的变革是崭新的,对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将注入新的动力和机遇。面对这样的挑战难题,如果县级台不及时应对,将会面临发展上的阻碍甚至生存危机。
一、融媒体的定义
融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产物。融媒体具体是指使媒体形态(如网络、电视、报纸等)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融于一体,策略性、所有权、结构性等方面的融合是融媒体融合的主要内容体现,当然还包括信息的收集、新闻报道方面的融合。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将县级电视台的未来发展与网路现代化推进融合在一起,是融媒体在县级台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县级电视台在注重与融媒体结合的同时,还应保持其在党群关系中的桥梁作用。创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节目,体现出县级台在媒介中应有的传播价值。
二、县级台发展现状的调查
1.思维和模式固定
在新闻媒体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阻断其发展的垄断问题,这导致传统媒介形式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思维和模式上比较固定,从而使得县级电视台失去了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使得县级台工作人员失去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当下县级台为适应在融媒体下生存和发展,转变固定的思维和模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电视内容单一,传播范围窄
相比更高级别的电视台来说,如省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县级电视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限制。县级电视台的内容本身只能在当地县级市内传播,接收内容的观众面是有一定范围的,而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也是比较简单、单一的,没有特别新颖的自创节目吸引观众,广告内容插播得比较多,也令观众反感。这一点也限制了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电视产业的产生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和电视媒体发展的结果,电视新体制的出现一方面影响着系统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能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消解产业边界等。融媒体的出现,突显之前的旧电视产业市场主体的缺失、落后的发展模式、收入途径单一等缺点,从而导致了像县级台传播的“点和面”上的限制,对于县级台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也构成阻碍。
三、融媒体下县级台发展的思考
在过去,传统媒体大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向人们传播信息,也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传统方式。现今,新媒体的出现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的影响力也很大。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新的传播方式的存在,如我们的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微信、刷微博等。这些新的信息传播平台操作简单、覆盖广泛、传播速度快,对于以往的传统媒体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当然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存在垃圾信息、信息发布不严格等弊端。在融媒体冲击下,作为县级电视台在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抓住转变机遇的同时,也应保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不能对虚假新闻纵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能动摇。
四、融媒体在县级台如何实践
1.突破固定的思维和模式
媒体的不同,其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融媒体同样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旧的思想不适合新媒体的展开,作为媒体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摒弃“官方”或“权威”的传统媒体套路,作为媒体传播者才不会失去公信力。一条被传播出的信息,接收信息者最关心的当然是它对自身有什么价值和帮助,或者对工作和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而不是夸大。同一事件的报道,两个影响力相当的媒体在各自的微信号、公众号上发布出去,带来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却不同。
如第一家拟题采用的是传统的报纸拟题方式《某某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而另一家的拟题是《“他”在大会上受到表扬了》;后者更突出亮点,吸引读者去点开并阅读,阅读量达到了2000多次,并被转载。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融媒体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媒体思维是首先要做到的。
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电视台,在规划节目内容时,应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可以以新农村建设、惠民政策等为侧重点。县级电视台还应按照政府思想工作的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这样更切合农村百姓的生活。
此外,在调整节目内容时,可以调查哪些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节目内容,挖掘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并融入到县级电视台的特色节目中,这样可以增加群众的关注量,也使得电视台在百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2.县级台融媒体平台的构建
许多新形式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改革。县级电视台的竞争能力在当下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是占有优势的。在融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应首先构建信息传播平台,在此基础上,电视台节目的编排更加地完善,充分利用建立好的平台实现双向互动。节目组构建须从服务、指挥、协调等机构方面设置,以保证节目的相应方面出现问题后,有相应的机构承担责任,这样的设置也可以使得节目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
3.体制机制的融合
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在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单位中,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县级电视台融媒体的发展虽然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但我们还要注意县级电视台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必须依赖于体制机制在融媒体影响下的建立和健全,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体制机制融合的提出,是因为县级融媒体的管理和运行是复杂的、细致的、广阔的,并建立在多家媒体之间,正因为这些特点,所以科学、可行的体制机制融合,为融媒体的运行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县级台,可先由党委宣传部门带头成立相关机构,引领电视台设立编委会,明确分工,详细制订节目制作中的搜集线索、选题、策划、组织编写等工作规划,保证县级电视台融媒体工作有序运行。
体制机制融合的建立健全,一方面离不开电视台主管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新闻媒体人之间的合作。如果一个组织或者单位连最基本的制度、纪律都抓不好,那还怎么能开展好自身工作和与其他单位合作呢?所以为保证县级电视台在融媒体下的工作秩序和良好发展,必须落实体制机制的严肃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斷地完善。
4.媒体融合与多型记者培养
媒体融合的前提是人力、财力、物力的有序整合。看似简单的人财物,其实这个过程既是具体又是复杂的,需要积极的谋划和真诚的投入,才能实现媒体融合目标,才能使日常的节目编排、新闻工作顺利开展。如广播电视与报纸的融合,作为两个不同的媒介,在针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时,都有其自身的表现手法。两者在融合时,就需要及时沟通,吸取各自的亮点,融合为一体。
而在媒体的融合中,人才的培养是根本,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媒体,客观的条件等方面会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人才也相对其他级别媒体匮乏。通常一个人在担任播音主持的同时,还可能参与节目的编导、后期制作等工作,而这样一专多用型的人才,在县级电视台融媒体建设工作中是非常需要的。加强多型记者的培养,既可以一人完成新闻采编任务,还能在新的传播平台进行编辑、汇总、多元生成,最终实现多媒传播,也对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当前,县级台媒体都在积极思考怎样将县级台与融媒体更好融合的问题,并在逐步探索。在我国传统广播电视中,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最弱势的,如何把握机遇在融媒体环境下健康发展,必须进行思维重构,大胆尝试融合与跨界合作等,真正做到优势强化与弱势提升,从而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庆城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林熹.媒介融合背景下县级电视台的机遇与挑战[J].媒体时代,2015(12):29-30;[2]徐凌云.融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突围[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19-20;[3]宋丽玲.媒体融合趋势下的网络编辑工作[J].探索与争鸣,2015(4):186;[4]金家平.融媒体环境下县级台的发展策略[J].科技传播,2012(0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