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诵读艺术与乡村振兴之文艺生活
2019-03-06邓丽君
邓丽君
【摘 要】2018年是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100周年,本文拟从晏阳初先生平民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为起点,在晏阳初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建立晏阳初美丽乡村学院,以诵读艺术公益课堂等艺术化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诵读艺术 晏阳初 乡村振兴
中国第一座对农广播,是晏阳初先生倡导的定县实验中在1930年开办的定县实验电台,其传播内容与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对象化特点,传播过程则体现出传受双方的互动性特征。想民之所想,做农民们的良伴和向导,是定县实验广播成功的关键之处。笔者将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出发点,试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诵读艺术的结合在诗意乡村中的传承与延展。
一、诵读艺术观照下的诗意乡村
“诗意乡村”源自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所特有的自然山水观,而汲取山水之趣,曲水流觞,此乃古时文人墨客之好。本文探讨的诗意乡村,是从创造文化存在方式入手,将诗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乡民心灵之乐生发盎然诗意,诠释诗意乡村生活哲学。
21世纪初,很多学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诸如先秦诸子作品、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古代散文、小说以及启蒙读物等。在新时代下,让国学经典诵读与诗歌朗诵艺术融入乡村文艺生活之中,除了能提升与丰富人民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美丽乡村、美丽心灵、诗意栖居的乡村宜居生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展演媒介中的诗意乡村。上个世纪20年代,世界广播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广播事业更在萌芽状态。而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县城,出现了专门面向当地农民的广播台,这就是由晏阳初先生开创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下簡称“平教会”)在河北定县开办的定县实验电台。
1929年,平教会选择了河北定县作为“社会的实验室”,全面推行晏阳初所提出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可以说,广播是实行这四大教育的重要媒介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移动新媒介不断诞生,从即时通信软件到微博、微信再到移动短视频,新兴媒介层出不穷。美拍上线于2014年5月,抖音上线于2016年9月,相较于美拍,抖音推出时间较晚。或许这些平民化短视频暂时还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其受众具有一定规模且有鲜活的创造力,也看到其在新时代下的担当。
2018年9月26日,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题为《异乡人请注意,你的家乡正找你》的推文。这是快手短视频发起的“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旨在全国各地孵化100位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通过带头人在快手短视频上发布与其乡村相关的视频,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一二线城市的人们展现家乡风貌,把深藏于乡土田间的人文风情、民间艺术、工匠、建筑、农产品带到看似割裂,其实联系深刻的城市中来。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想民之所想”,以乡民乐于接受的方式为表现方式。为了使平民文艺教育走进乡村, 成为乡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发挥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力,鼓励乡民把诗意乡村生活展现于此,建立一种存在于乡村诗意生活的视听新空间。
2.文化综艺的动机性运用。如今,在部分乡村坚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童。年轻人纷纷远离故土,去乡村之外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自身家庭的经济来源。然而,每个人都有故乡,谁不想把家乡变得更美好。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硬件资源断然没有城市的基础设施那般完善,但这不能成为乡村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艺术公益课堂与诗歌朗诵会,并将其生活化,有利于乡村文艺生活的建构,有利于乡村呈现人们美丽心灵诗意栖居的诗意中国景观。近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掀起了诗书中国的热潮。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诵读与诗歌朗诵视频是一笔珍贵的影视资源。透过诗歌文化及国学经典的外衣,其内核是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等精神对今天社会发展以及个体成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诗歌朗诵与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为所学者乃至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乡民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国学经典中有大量培育品格、处世立人的内容,通过大量诵读濡染于心,在潜移默化中健全人格。另一方面,朗诵诗歌与诵读国学经典还能培育受众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对于提升修养、丰富心灵有重要意义。国学经典作品中有大量语句优美、意境高雅、充满美感的作品,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们了解何谓自然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意象组合,让人们感受到沙漠黄昏的壮美。值得一提的是,喜闻乐见的打油诗作为平民文学的代表,也可作为朗读的文本载体。平民文学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结合体,朗朗上口而又通俗易懂、谐趣横生。
二、美丽乡村学院之诗意路径
新时代文化建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人文精神和提升全体人民的人文素养的同时,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建立晏阳初美丽乡村学院是当务之急。而朗诵作为一种高雅的群众艺术,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在近年来受到人们追捧。晏阳初美丽乡村学院以朗诵艺术为中心,开展诵读学习和日常展演活动,逐渐形成乡村的新文艺生活。试想,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说着《声律启蒙》中,“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之类的押韵诗句,不就是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吗?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有了诗意乡村,才有名副其实的诗意中国。
“一心为民,想民之所想”的理念是应该被适用在振兴乡村诗意生活之中的。在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100周年之际,以诵读经典等文化艺术的方式探讨晏阳初先生平民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展:赏析“寓教于乐”的文化综艺,合理适用短视频媒介,建立晏阳初美丽乡村学院。这对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民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宫承波.中国第一座对农广播电台考[J].现代传播,2005(03):37-40;[2]刘福学.国学经典诵读策略初探[J].语文建设,2018(11):71-73;[3]邓建国,张琦.移动短视频的创新、扩散与挑战[J].新闻与写作,2018(0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