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

2019-03-06赵玉刚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赵玉刚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山东省青岛沧口学校立足校情,从主题体验、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手工制作等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构建了“校级牵头、部门联动、学科协同、分类推进”的实施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体验;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手工设计

教育部在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又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不少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一般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往往把综合实践课上成了自己本学科的课,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为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几年来,山东省青岛沧口学校探索出“校级牵头、部门联动、学科协同、分类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从主题体验、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手工制作四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中明确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对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无旁贷。为此,学校应该树立正确全面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

二、建立课程实施的基本制度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鉴于学校领导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青岛沧口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做到首先从学校领导层面重视并努力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构建工作机制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跨部门的特性,青岛沧口学校建立了“校级牵头、部门联动、学科协同、相互借力”的工作机制,防止出现多头管理、推诿扯皮或不成体系的现象,保障课程顺利进行。

3.开展教研培训

深入的教研培训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岛沧口学校利用学校制度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综合实践培训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做法。同时,还邀请市、区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4.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评价办法

在青岛沧口学校,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学年要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述职,学校领导和教师们会根据其述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那些工作出色的专职教师会受到表彰。

5.确保充足的师资和课时

青岛沧口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充足、课时充足。学校各班级每周安排1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课、2节多彩课程;每学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每学期都有为期一周的学工、学农活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不再担任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避免了综合实践课程被占用的现象。

三、依照四个目标维度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

1.以主题体验强化价值体认成效

一是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为此,青岛沧口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与各种机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如革命历史体验教育、法制公德体验教育、生存技能体验教育、职业体验教育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提升。

二是创立“学校+基地”劳动实践模式,拓展职业体验课程。依据青岛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学生初中三年分别到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各学习一到两周。这两处基地提供了大量职业体验课程,學生可以从中自主选择在学校无法实施的内容。对于每年一次的学工学农劳动实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都会及时作出部署,提前与基地的领导沟通,与基地的教师对接,把握难得的时机。“学校+基地”这种劳动实践模式,使学校与基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基地借助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弥补师资和劳动实践理论方面的不足;学校利用基地弥补在劳动实践资源方面的不足。

三是开展“家庭+学校”合作式游学。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在游玩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学校指导、家庭实施”的家校式游学。学校根据阶段性教育目标,给学生家长提出了寒暑假的游学主题建议,指导家长带领学生进行游学研究,最后由学校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游学报告。游学实施初期,教师先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游览的基本信息以及感兴趣的事物,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游学报告尽管很浅显,但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初步具有了“游中学”的意识。此外,学校还邀请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引导学生如何在游中学。如邀请了中学特级教师陆安为学生作了《揭开一个悠远王朝的面纱》的博物馆游学报告。

2.以社区服务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学校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如“礼让斑马线”小交警志愿者、公园清洁工、老年之家志愿者、福利院爱心使者、小翻译、牵手笔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体验了不同职业的性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只注重体验活动中的“兴奋感和新鲜感”,而不通过这些活动去总结、反思、交流,价值体认的效果就难以达到。因此,每次活动后,学校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个人感悟,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与道德的升华,并把学生的感悟发在各班的家长群或学校的公众号上,让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孩子对活动的感受。此举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3.以研究性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求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追求。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学习场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青岛沧口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两点一线三E”教学法。所谓“两点”,是指根据兴趣和问题确立的课题研究点,以及经过研究所生成的结题报告点。所谓“一线”,是指各组在选题后,围绕着所选课题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课堂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以案例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逐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整理,如何设计制作调查工具等。学生会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社会实践。所谓“三E”,是指研究性学习的三个活动流程——探究(Explore)、表达(Express)、交流(Exchange)。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怎样开题,怎样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怎样撰写研究性论文。学生还可利用这些技能进一步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如对当地某村落的调查研究、历史名人的研究、周邊山川河流的相关研究等。

据统计,近五年来,在青岛市举行的研究性学习论文评选中,青岛沧口学校每年获奖数量占青岛市每年获奖总数量的10%左右,历次获奖率都是青岛市所有学校中较高的。这些获奖论文形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个系列的成果集,已交付印刷厂印刷。

4.以手工设计制作提高创意物化能力

青岛沧口学校开展了环保主题的酵素制作课程,传统文化主题的灯笼制作课程,生活技能主题的烘焙课程、咖啡课程和茶艺课程,艺术创作主题的电烙画课程、陶艺课程、衍纸课程,信息技术运用主题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动漫课程和未来家园设计课程,等等。下面以环保酵素制作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环保酵素由环保人士提倡,受到世界各地环保公益人士的广泛推广。环保酵素制作过程简单,制作材料随手可得,节省资金,用途广泛,还有助于减少垃圾量,对环保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通过带领学生算一算、查一查、试一试和传一传,进行环保酵素的理解、制作和宣传工作。环保酵素制作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了解了酵素的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制作酵素,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并使用酵素;密切联系了学校和家庭,并促进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如今,全校几乎每个学生家庭都制作环保酵素和水果酵素,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展示班级特色的酵素制作瓶。

四、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青岛沧口学校每学期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进行评比和大会表彰;把学生的手工作品放在专门的展览室展出,或在走廊内展出;对于其他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会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或班级微信群内宣传展示。这些评价方式让学生们得到了肯定,提升了自信心。每学期末,学校会以《青岛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为抓手,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写实性评价。

根据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后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认知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这些高阶认知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有必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进行优化,促进活动主题整合和学科整合,减少课程实施的随意性和碎片化,提高学生跨学科实践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完善评价手册,及时、全面地记录学生的实践内容和成果;争取建立综合实践电子评价系统,与手机APP对接,使评价更加方便快捷。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智能化构成要素及其演进方向研究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