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

2019-03-06吴琼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想象力阅读素养

吴琼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培养想象力,感悟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整本书阅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入。

[关键词] 阅读;想象力;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染,品味生动的语言,接受丰富的文化,精神获得愉悦。

一、开展整本书教学的作用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节选或改编自优秀书籍中的单篇短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佳作名篇,以此扩大阅读空间。整本书教学让学生练习精读的方法和阅读速度。在课内获得的精读的方法,可以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运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积累阅读经验,以便形成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特殊的意义。

1.发展语言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表达过渡。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篇幅更长、主题更多元、内涵更丰富、体裁更多样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写作时会潜移默化地受作者表达方式的影响,借鉴和模仿好词佳句的写法,发展他们的语言。这种发展是持续的,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道路提供丰富的营养。

2.锻炼思维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更是思维的凭借。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思维得以深入的可能性,单是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测、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不同作者类似作品之间的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品中某类人物的比较,如比较童话作品中的“王子”“公主”,比较不同作品中的“智慧老人”。对整本书的阅读讨论,学生能通过与他人观点的比照,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使思维更加深入。

3.强健精神

教师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整本书,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作,学生通过思想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愉悦,受到文化的熏染。他们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拥有崇高的精神品质,受益终身。

4.提升境界

学生在接受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智慧,汲取人生的经验。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够以古鉴今,能够推己及人。学生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获得自己。整本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能够使学生具有更完美的人生。

二、開展整本书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把书籍进行主题单元整合,指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后,能主动阅读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书籍,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热爱读书,热爱生活。

1.以“科普百科”为主题,学习科普知识

教师针对不同学年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三个阶段的科普书目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一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童书。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浅显直观、画面清晰的童书进行整本书阅读。如,读完《小牛顿科学馆》后,请学生动手做小实验,颁发“小牛顿奖章”激发阅读科普书目的兴趣。二是指导中年级学生阅读“百科全书”。教师引导中年级学生选择趣味性和故事性相结合的“百科全书”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如,读完《森林报》,开辟“阅读整本书专栏”,组织学生制作“阅读分享卡”,以图画并茂的形式在专栏中展示所学到的科普知识,培养阅读科普书目的能力。三是指导高年级学生阅读科普读物。高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推荐阅读知识类科普小说,以 “科普读物启发我思考激励我探索”为主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

2.以“奇幻历险”为主题,培养想象能力

阅读过程中出现一个一个鲜活的文字,而文字丰富的内涵,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等书目都讲述了主人翁奇幻冒险经历。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它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度过28年的故事。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概括书本的主要内容,将主要内容概括为三部分:出海遇险、荒岛求生和回归社会。然后,回顾主人翁的经历困难。回忆鲁滨逊在这个荒岛上度过28年,遇到的困难,经历的困境,面临的绝境。学生列举出:圈地驯羊、星期五的出现、恐怖的人肉宴、激战野人、造独木舟等。紧接着体会主人翁的生活状态。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表述的“寂寞、孤独和无助的、幸运的、艰难又刺激的、危机、创新生活”等感受。最后,师生之间畅谈阅读收获。感悟到人们遇到困难、挫折等逆境时,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创造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迹。

3.以“温情故事”为主题,感悟表达方法

阅读过程中,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蕴含的情感更为打动读者。最让读者难以忘怀的大多是关于爱的温情故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引导学生阅读是心灵的旅行,心和心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在阅读中寻找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夏洛的网》《木偶奇遇记》等都能激发和丰富读者内心的情感,感知和理解爱的真谛。

以《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为例,它讲述了一只陶瓷兔子的跌宕起伏的奇妙之旅,从海洋深处到老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儿的床前到孟斐斯的街道上……给读者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温情童话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交流卡”。让学生初读故事理脉络:理出人物出场顺序的安排以及每个人为爱德华做的事情;再细读故事抓细节:找出爱德华在主人阿比林家穿着讲究的细节描写的词语,学生阅读分析后,体会爱德华得到主人阿比林关怀备至的照顾;最后,精读词句抒情感:抄写爱德华整夜凝视星星的句子,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抒发爱德华寂寞孤独、渴望被爱的心情。

4.以“日记叙述”为主题,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读得越多,写得越好。《亲爱的汉修先生》《笑猫日记》《爱的教育》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他们以日记叙述的方式,用书面语言记录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以《亲爱的汉修先生》为例,鲍雷伊把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写在一篇篇日记里,在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中,鲍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学生向同伴讲述故事中的一篇日记,让书友也分享阅读的感受,互相讲述进行评价,在提醒和鼓励中复述书中情节。学生也可以深度阅读,如书中叙述的内容,获得阅读中的快乐。思考作者写作的思路,读后的收获,意义和启发。最后,学生找出鲍雷伊不同时期写的日记,先后文章对比读,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悟得书中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技巧 。

5.以“成长心灵”为主题,提升阅读素养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灵纯洁明净,《绿山墙的安妮》《奇迹男孩》《秘密花园》等经典文学作品,能滋养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人生涂抹下最亮丽的底色。

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例,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教师组织学生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开展“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研读沙龙交流会。成长与梦想是全书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书中经典佳句,感受经典的魅力所在:只要胸怀梦想,不懈努力,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想象力阅读素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打开新的想象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