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2019-03-06李淑妮蔡容燕蔡婉静王青

广东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士心理

李淑妮, 蔡容燕, 蔡婉静, 王青

海南省人民医院 1妇儿科, 2新生儿科, 3产科(海南海口 570311); 4海南省护理质控中心(海南海口 570311)

在现代医疗环境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护士在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因此,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工作压力对医疗活动有着重要影响[1]。许多医疗纠纷是由于护士的工作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消极心理造成的[2]。特别是当前新生儿科的频繁的轮班、加班、夜班,使护士的生活不规律,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也使得护士生活质量普遍不高[3-4]。工作压力过大的主要心理表现包括持续地精神不振,自我评价降低,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对前途悲观失望;而身体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内分泌紊乱、神经衰弱及失眠等,处于亚健康状态[5-6]。并且新生儿科多为当地危重疾病患者的聚集地,各种护患风险频发,因此对于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士在工作中承受过大压力,对护理工作也会形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护理质量下降[7-9]。应对是护士努力处理应激的情境要求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采取多种应对方式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维持生理与心理的健康[10-11]。而社会支持是家庭、社会在各个方面对患者提供情绪与物质层面的援助与帮助,其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12-14]。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海南省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的特点,探讨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内在关系,希望为改善护士心理状况提供有效依据。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海南省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抽取新生儿科护士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工龄≥1年;临床一线在岗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年龄18~55岁;护士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已退休的护士;由于进修、休假等原因无法参与研究;自身存在疾病的护士。

1.2 调查内容 (1)设计的一般调查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职称;年龄;护龄;性别;婚姻情况;学历;职务。(2)针对护士的工作压力,采取压力源量表来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信效度都在0.95以上,采取1~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压力程度越大。(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具有极高信效度,涉及3个维度,即社会支持和主观支持以及客观支持,当分数越高,则表示获得越多的社会支持。(4)采取应对方式问卷(SCSQ):问卷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具有很好的信效度,采取0~3级评分法,共20个条目可以用来评价个人的应对方式。

1.3 调查方法 在调查前先跟医院的护理部领导沟通,然后对2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和反馈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调查量表与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安排护士进入抽样科室,把问卷发放给被选中的护士,在护士完全理解指导语含意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在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问卷均当场收回,当场检查确保无遗漏。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在调查的300名护士中,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达到100.0%。均为女性,年龄21~44岁,平均(30.35±1.34)岁;婚姻状况:已婚210名,未婚70名,离异20名;职称:初级70名,中级220名,副高10名,平均护龄为(5.01±2.11)年;职务:总护士长9名,护士长31名,护士260名;文化水平:中专60名,大专200名,本科40名。

2.2 工作压力评分 300名护士对于护士专业及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工作压力评分见表1。

表1 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评分 分

2.3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评分 300名护士的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评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见表2。

表2 新生儿科护士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评分分

2.4 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对所有参与者开展相关分析,发现工作压力跟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等5个维度评分都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2.5 影响因素分析 以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作为因变量,以调查的内容为自变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职称、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是影响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新生儿科患儿,就医难,流程复杂,使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15]。而在现代医院环境中,对新生儿科的护士而言,不仅需要承担极大的工作压力,还要承担新生儿科特殊而又复杂的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得多数护士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16]。

维度护士专业及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积极应对0.387∗0.338∗0.192∗0.227∗0.317∗消极应对-0.332∗-0.353∗-0.187∗-0.352∗-0.332∗主观支持0.336∗0.336∗0.221∗0.345∗0.330∗客观支持0.332∗0.351∗0.244∗0.362∗0.290∗社会支持度0.334∗0.331∗0.244∗0.364∗0.290∗

*P<0.05

表4 影响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n=300)

压力源是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工作压力指的是职业环境中,由于主观反应和客观需求的关系失衡,使得工作者在心理与生理方面发生变化,且无法满足客观需求进而出现功能紊乱[17]。当护士在工作中承受过大压力,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对护理工作极为厌倦,对患者冷漠,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不主动跟人交流、不能做感兴趣的事[18]。同时新生儿科的患儿家长也有其特殊性,很多患儿家长处于受幻觉、妄想支配状况,对于护士长期恶语伤人或者动手打人,使得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佳[19]。也使得许多护士开始抱怨丧失了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对工作产生了厌倦,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带来不良影响[20]。本研究显示300名护士对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工作压力评分最高,其压力源包括护士数量少、非护理工作多、书面工作多、工作量大、没时间做心理护理等。特别是新生儿科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导致护士压力大;经常倒班,特别是大夜班难上,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21];再加上最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导致护士在工作中承受极大的压力与风险。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多为执行者的角色,容易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22]。

通过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使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也是个体对压力缓解的心理需求。采取积极应对能够缓解精神紧张与心理压力;若护士的应对越消极,那么其身心健康水平就越低,更容易出现神经衰竭、肺癌等疾病[23-24]。除了应对方式以外,社会支持也可以为个体提供支持,使个体可以应对各种危机与问题。在面对工作压力应激源时,如果护士不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应对方式过于消极,或无法获取社会支持,那么其生理与心理就会出现问题[25]。对所有参与者开展相关分析,发现工作压力跟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等5个维度评分都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研究也表明适度压力对人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机体达到心理与压力的良性适应,可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26];过度压力则对护士的机体造成负面影响,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也有研究表明护士情感耗竭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低成就感与工作倦怠的呈显著负相关,人格解体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27]。

新生儿科护士作为临床一线的护士,还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完成科室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处理好医护患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积极情绪对抑郁有保护和缓解作用,而采取消极无效的应对方式则可能出现不良心理反应[28-29]。本研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职称、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是影响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P<0.05)。作为健康的维护者和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如果婚姻状况不好或对于职称评定不满,必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以及承受很大压力,使得护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护士的数量少、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等,使得护士极易耗尽体力与精力,导致在工作中不够热情,导致工作压力越大,形成恶性循环[30-31]。而为此在医院管理中,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融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减轻护士压力。同时,护士也要纠正消极的应对方式,采用正确方式及途径释放压力[32]。医院领导积极安排护士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加积极的途径舒缓不良情绪,增加生活的情趣,改善其身心状况[33-35]。不过本研究也有一定的缺陷,样本代表性有限,样本量较少,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总之,海南省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普遍不佳,三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士心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