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语教材词汇编写本土化策略研究1
2019-03-06杨峥琳
陈 楠,杨峥琳
(1.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2.云南民族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词汇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教材编写绕不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对外汉语词汇的研究大多为对汉语词汇本体、词汇教学与习得的研究。教材词汇编写的相关研究较少,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教材选词,如苏新春[1],周小兵[2]等;二是研究教材中的词频和词汇复现情况,如王玉响[3]、钱彬[4]等;还有少量对教材词汇释义的研究,如王汉卫[5]等。这些研究对教材词汇的编写具有重要意义,但除此之外,对本土化汉语教材①词汇编写的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教材的本土化词汇选择及编排方式,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也是汉语教材本土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以韩国广泛使用的四部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从选词、词类标注、注释三个方面探讨韩国汉语教材词汇编写的本土化策略,为汉语教材编写者提供借鉴,提高汉语教材编写质量。四部教材为:《新攻略汉语》(简称《攻略》,马箭飞主编),《NEW汉语会话301 句》(简称《301》,康玉华主编),《多乐园掌握汉语》(简称《掌握》,朴正九等主编)及《你好中国语会话》(简称《你好》,金炫哲主编)。
一、教材本土化词汇的选取
本土化词汇是指选用反映学习者社会文化的词汇,这些词汇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6],降低学习难度,也是体现教材本土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四部教材本土化词汇包括以下几类:
人名:金三顺(《你好》)、朴娜贤(《掌握》)
地名:韩国(《攻略》)、济州岛(《掌握》)
食物:泡菜(《你好》)、辣酱(《掌握》)
运动:棒球(《你好》)、跆拳道(《掌握》)
四部教材中本土化词汇数量如表1:
表1 韩国汉语教材本土化词汇选取情况
可见,这四部教材本土化词汇共4类,占教材总词汇量的比例平均值为1.1%。周小兵、陈楠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海外编写的教材本土化词汇涉及人名、地名、机关团体、货币、食物、节日及运动等7 类,占教材总词汇数比例均值为5%[7]。韩国教材本土化词汇种类少于其他海外教材,所占比例也较低。现有韩国汉语教材应该适当增加本土化词汇,但也应合理控制总量,核心词汇仍是教材选词的主体部分。
在选择本土化词汇时,除了现有教材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食物、节日及运动外,还应考虑当地日常生活与文化交际相关的高频词。甘瑞瑗2004年结合“常用韩国语语料库”,制定了适用于韩国学习者的词表,增加“韩国特色词语模块”“韩国流行词语模块”等板块的本土化词汇[8]87-88,可用作韩国本土化教材编写的参考。
二、词类的本土化标注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汉语划分词类主要是依据词的语法功能[9]12。韩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比汉语更为严格,主宾语一般由名词担任,谓语由动词和形容词担任。非体词性成分出现在主宾语位置时,一定要通过形态变化使之名词化,反之亦然[10]36。因而,韩国学习者对词性的敏感度较高,准确的词类标注,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词汇的用法,若不准确,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会误导学生。四部教材的词类标注如表2:
表2 韩国使用教材词类标注情况
表2可见,四部教材共标注词类22种,其中共选词类共14 类,为名词、固有名词、形容词、介词、动词、助动词、助词、副词、数词、量词、感叹词、连词、代词、指示代词等;非共选词类为时态助词、语气词、数量词、前缀、后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惯用表现等8类。
某一词类是否应标注,需根据该类词汇的数量、范畴清晰度,并参照学习者习得情况多方考虑。有些词类需单独标注,如“专有名词(固有名词)”指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这类词汇意义、使用的句法结构都比较简单,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一般不作为名词标注等级。因此词表中可将其标注出来,以与一般名词区别。有些词类不建议作为一个类别标出。如教材中的“数量词”是指“一点儿”“一下儿”“一会儿”等,数量相当少(《301 句》中3 例),不必在数词、量词外另列一类单独标出,容易引起学习者混淆。另有一些标注,不属于词类,如“前缀”“后缀”“惯用表现”等。“前缀”“后缀”虽然特征明确,但在初级教材中数量较少(《301句》中,“前缀”仅1例,“后缀”也1例),不必标出。“惯用表现”是学习难点之一,将其作为语块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且教材中出现的数量较多,这一类型可单独标出。
四部教材对词类的命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301》《攻略》选择了汉语比较常用的“介词”“连词”等名称;《你好》《掌握》使用了“前置词”“接续词”等韩语中的惯用名称。初级语言学习者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目的语与母语比较。两种语言词类名称的语法功能一致时,采用熟悉的称法,学习者的接受度更高,益于促进母语词汇用法对汉语的正迁移,如“前置词”“结尾词”。如果两者包括范围存在差异,则应该使用汉语中的称法,如《你好》将“代词”称作“代名词”,“代词”大部分都是名词,但也有谓词性代词,如“怎么”。这种情况下,标注成“代词”更合理。
基于本体研究成果,教材对小类标注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仍有可改进的空间:
(1)一些小类,教材中可尝试单独标出。如四部教材都将“能愿动词”单独标注。“能愿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具有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可以受某些副词的修饰,宾语只能是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不能是名词或代词[11]172(某些熟语除外)。对这类特点明确的小类单独标注,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掌握该类词汇的语法特征。
然而,四部教材均未对离合词单独标注,但离合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数量较多,且有较明确的共同语法特征。一般离合词都不能带宾语,虽然离析方式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离合词中间都可以插入其他成分。教材的注释不准确,是学习者出现偏误的原因之一。《掌握》将“见面”标成“动词”,翻译为“만나다”。“만나다”在韩语中是及物动词,可加宾语,不可离析。学习者容易出现“*我见面老师”的偏误句。因此,将离合词作为一类标注,能提示学习者此类词汇的基本用法,减轻学习负担,减少偏误。
(2)有些小类,教材无须单独标出。一是,小类包括的词汇数量过少。《攻略》《掌握》中单独标注了“时态助词”。这一类仅有“着、了、过”三种,一般教材都会作为重要语法点讲解,没有必要标明小类。二是,小类的共性不明显,划分小类后,学习者接收到的信息也很有限。副词可分为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重复副词、频率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方式副词、协同副词等[9]123,但整体的语法功能没有多大差别,过于复杂的分类,反而会造成学习者的混淆。因此,也没有必要标出。
三、词汇注释本土化
初级本土化教材,基本都使用学习者母语注释词汇。在词义理解过程中,学习者根据教材所给的某个词语的母语对应词或释义所蕴含的语义信息,从“心理词汇”中检索和提取与之相对应的母语词语,并建立起母语与汉语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12]。当两者语义完全对应时,就可能产生“语际正迁移”,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当两者语义不完全对应时,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将目的语的词汇同其母语的词汇作不恰当的比附。语言间在形式和意义上的非对应性往往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难点,因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有重点的、有的放矢的引导。如:
(1)毕业,졸업하다
(2)竞技,경기,시합
例(1)中졸업하다是及物动词,可用作연세대학을졸업하다(延世大学毕业),而汉语中“毕业”为不及物动词,需用“从延世大学毕业”。因此,韩国学习者会出现“*毕业延世大学”的偏误[10]101;例(2)韩语中的경기,시합(竞技)常用作口语,而“竞技”在汉语中一般用作书面语,因此,韩国学习者会出现“*我们班和别的班竞技足球。”的语用偏误[10]101。一般涉及语法、语用、文化等差异的情况比较复杂,而词汇注释的篇章有限,这些差异可以在课文注释或语法注释中标注出来。
考察韩国汉语教材词汇注释发现,除了上述对词汇语法、语用及文化等差异需进行标注外,问题较明显的还有对汉语近义词及汉源词的注释。
(一)近义词注释
汉语近义词是词汇学习的难点。李绍林对417例词语偏误的统计后也发现,近义词偏误多达144例,超过34%[13]。汉语近义词之间的差异细微,是学习者出现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教材中对近义词的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也是引起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义词义项关系,可分为两类:其一,相近义项差异,是指一组近义词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义项之间的差异,包括语义侧重点、适用对象、语义轻重、语体色彩、感情态度等的不同。比如“准确”和“正确”侧重点不同,“准确”强调没有偏差;“正确”强调没有错误。其二,不同义项差异,是指一组近义词除相近义项外的其他义项的差异。比如“日期”和“日子”,“日子”还可指时间、生活,“日期”则没有这一义项[14]。初级教材中第二类近义词较少,因此,主要考察第一类近义词的注释。注释方法如下:
第一,用韩语相应的近义词分别进行注释,例如:
(3)遗憾,유감스럽다;可惜,애석하다、아깝다《301》
(4)美丽 아름답다;漂亮 예쁘다《攻略》《301》《你好》
例(3)用“유감스럽다”和“아깝다”分别注释“遗憾”和“可惜”。这两个词都表示同情、悔恨。但“遗憾”还可表示不称心、不满、抱歉、对不起。如“很遗憾,他也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可惜”没有这个意思。“遗憾”可以做名词,“可惜”没有这个用法②。“유감스럽다”与“아깝다”的区别与汉语中两个相应的词汇一致。因此,教材用“유감스럽다”和“아깝다”分别注释,有利于学习者辨析这对近义词。例(4)用“아름답다”和“예쁘다”分别注释“美丽”和“漂亮”也是如此。这种完全对应的情况在两种语言中较少,但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可促进给学习者母语的正迁移。
第二,用韩语中同一个词翻译汉语中的近义词,如:
(5)咱们우리;我们우리《你好》
(6)认识알다;知道알다《掌握》
例(5)中“咱们”和“我们”都可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几个或一些人。但是“咱们”总是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我们”可以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也可以指说话人一方。韩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教材中都翻译成“우리”。例(6)中“认识”和“知道”也均用“알다”注释。用韩语同一个词汇注释汉语里的近义词,容易使学习者忽略近义词之间的差异,导致学习者使用的偏误。在韩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分别注释近义词的情况下,用同一个词注释的同时,应补充说明两者的区别。如“咱们”注释成“우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我们”注释成“우리(可以不包括听话人,也可以包括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等。
(二)汉源词的注释
韩语中有60%以上的汉源词[10]102,这是韩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的优势。低熟练程度的韩国学习者在表达汉语词时,首先想到的是母语中汉源词,在一定心理因素的驱动下将汉源词的某些词汇特征直接迁移到汉语中,因此出现了或形式、或意义功能上的偏误[15]。韩国留学生的词汇加工模式可能与非汉字圈国家留学生不同。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可能并不是遵循“语素→词”的学习顺序,而是把汉语词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的。
汉源词原来在韩语中用汉字书写,现在韩语用字母拼写,由于读音接近,韩国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可参照借鉴。但汉源词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并不都是完全对应,教材若进行正确的注释,则会促进学习者对该类词汇的学习;若处理不当,反而会妨碍学习者的习得。教材中汉源词有以下三类:
1.同形同义词。同形同义词,在韩汉两种语言中词形相同,词义和词义范围也相同[16]。该类词语是韩国学习者最容易习得的。教材中这类词汇有两种情况:
其一,汉源词在韩语中也是常用词,用相应的汉源词进行注释,例如:
(7)周末주말《攻略》
(8)有名유명하다《掌握》
其二,有些汉语词汇,虽然韩语有相应的同形同义词,但这些汉源词在现代韩语里不是常用词汇。教材注释方法如下:
一是不用汉源词,只用韩语的常用词注释,例如:
(9)饺子만두《攻略》
(10)头发머리카락《攻略》
“饺子”相应的汉源词是“교자”,但“교자”是书面语,口语中不常用,教材用常用词汇“만두”注释。“头发”相应的汉源词是“두발”,口语中常用的词是“머리”,教材只选择了常用的词汇来解释。
二是用相应的汉源词注释,并用一个常用的韩语固有词汇注释。如:
(11)衣服옷,의복《掌握》
(12)今年금년,올해《掌握》
“衣服”一词韩语里相应的汉源词是“의복”,但该词较少使用,更为常用的是“옷”,教材附加相应的汉源词“의복”。与“今年”相应的汉源词是“금년”,但不太常用,就附加较常用的“올해”共同注释。这样的注释既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又可以增加学习者对该词汇的熟悉度。
其三,有些词汇虽然有相应的汉源词,但这些词汇多为古代使用,现在已经很少用或不用,教材中一般用现代韩语注释,不提及汉源词。如:
(13)同学 학우《攻略》《你好》
(14)朋友 친구《攻略》《你好》
这类汉源词,对韩国学习者来说,过于陌生,即使在注释中标注出来,也很少有学习者明白,甚至会使学习者觉得费解,因此,不标注汉源词。
2.同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指韩汉使用相同的词语,但表达不同的意义,两个词语的意义或有联系,或无联系[16]。因为这些词汇的意思及用法跟汉语不完全对应,反而很容易引起学习者偏误[15]。因此,教材的注释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词语意思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汉语词义范围大于韩语汉源词,教材对这类词汇的注释方法如下:
(15)个 개《301》个명《你好》个개,명(가장광범위하게쓰이는양사)《攻略》
(16)翻译 번역하다《攻略》
翻译통역,번역하다,통역,역자《301》
韩语中“개”也是一个量词,但不能用来修饰“人”,修饰人用“명”。《301》仅用“개”来注释“个”,易使学习者忽略“个”修饰“人”的用法;《你好》中用“명(名)”注释“个”,也不全面;《攻略》指出“个”在韩语中的两种用法,“개”和“명”,指出了两种语言的区别。“翻译”汉语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指书面翻译,也可以指口头翻译,还可以指表示做该动作的人;韩语中“번역하다”仅有动词的用法,指“书面上的将一种文字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口头翻译,则用“通譯”;表示做该动作的人,则用“翻译者”。《攻略》注释为“动词,번역하다”,未涉及名词用法。《301》注释了“翻译”的两种用法,“翻译”的这几个义项相关度较高,注释指出汉韩的区别,有利于学习者习得。
第二,汉语的意思范围小于韩语。韩语汉源词,在汉语中分化为几个不同的词,在难度等级上属于最高级,可能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例如:
(17)食堂 식당《301》《攻略》餐厅식당《301》
(18)时间 시간《301》《攻略》《掌握》《你好》小时 시간《301》《攻略》《掌握》小时시간(시간을세는단위)《你好》
“식당(食堂)”意思是“各种内部食堂和街上的饭店”,包括汉语的食堂、餐厅、饭店等义项,而教材注释中“食堂”“餐厅”的注释都是“식당”,这就导致了韩国学习者一直到高级阶段都常出现“*我喜欢东门外边的四川食堂(四川饭馆)”的偏误句。“시간”包括汉语的“时间”和“小时”两个义项,教材用“시간”注释这两个词语,会加大学习造成母语的负迁移。仅有《你好》,用“시간을세는단위(数时间的单位)”加以说明。
第三,汉语意思与韩语词义相差较大,或完全不同。这类词的意义与汉语不一致,如果学习者依据两者语音的联系,将母语的意义迁移到汉语学习中来,很容易出现偏误。如:
(19)工作 일,일하다《你好》《301》
(20)小心 조심스럽다,조심하다《攻略》《掌握》
韩语中“공작(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目的,提前安排”的意思,“소심(小心)”指“小气”的意思。教材对这类词汇的注释,都没有提及相应的汉源词,只是用相应的意义进行注释。这类词语就会造成理解偏差和表达障碍。这类词汇是韩国学习者的难点,用韩语进行注释的同时,有必要提醒学习者该类词汇与韩语相应汉源词的意义不同。
四、韩国教材词汇编写本土化策略建议
通过对四部韩国广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词汇选择、命名以及注释方式的考察,韩国教材本土化编写中可以作出如下的努力:
第一,教材中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本土化词汇,以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该类词汇的数量不宜超过5%。
第二,标注词性时,应对比两种语言的相关术语的名称与内涵是否一致。对于名称不一致的词性,如果内涵一致的,采用学习者较熟悉的标注方式。例如“前置词”,对于内涵不一致的,采用汉语的标注方式,如“代词”。
第三,对于词义注释,应建立在充分的汉外词汇意义对比的基础上,以增强母语正迁移,减少母语负迁移。特别是韩语的汉源词,如果意义和用法与汉语词汇一致,在注释中标出汉源词以促进学习者习得。对于意义有差异的,应进行相应的补充说明。对于意义差异较大的,应直接进行释义,并特别标注与汉源词意义不同。
注释:
①本土化汉语教材,指根据当地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学习者母语特点等因素开发的适合当地人学习的教材。
②文中近义词意义辨析,均引自赵新《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