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血汤联合痔炎冲洗灵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2019-03-06

陕西中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渗液熏洗肛周

张 新

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一病区(西安710021)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急症,是肛腺及肛窦受细菌感染,从而导致肛门直肠及肛管周围软组织化脓的疾病,发病率达3%~5%[1]。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是临床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术式,可一期完成脓肿治疗[2],但也有报道显示,多数接受该术式治疗的患者易并发肛瘘,二次手术率高,不仅增加患者身体痛苦,而且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然该术式属于开放型手术,创面较大,加之排便影响,导致创面易发生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延长,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4]。报道显示,糖尿病属于肛周脓肿诱发因素之一,患者免疫力低下,因此更易发生各类感染,且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较慢,术后并发症多[5]。如何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是肛肠科医生的努力方向。中医长期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口服、坐浴、熏洗、针灸等均具有良好效果[6]。笔者总结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术后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方式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科室肛肠科一病区接受诊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对入选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5~72岁,平均(45.75±5.16)岁;病程中肛周脓肿5 d~3个月,平均(25.36±4.46)d,糖尿病10个月~12年,平均(7.01±1.22)年;创面纵径<2 cm 7例、2~5 cm 28例、>5 cm 1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45.47±5.32)岁;病程中肛周脓肿8 d至3个月,平均(25.01±4.66)d,糖尿病8个月至12年,平均(7.15±1.20)年;创面纵径<2 cm 9例、2~5 cm 28例、>5 cm 1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糖尿病的定义标准[7],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符合中华中医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中对肛周脓肿的定义标准[8],即肛周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有压痛感和波动感等。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及肛周脓肿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证;无凝血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研究开始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能配合研究进行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及其它感染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入选者入院后均接受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实施肛周脓肿治疗,同时在手术前后均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术后6 h内禁食,6 h后恢复半流质食物,2 d后恢复正常饮食;常规抗生素抗感染用药3 d,同时进行常规外科换药。对照组患者术后均选择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局部熏洗坐浴治疗:取0.4 g的高锰酸钾加入2000 ml的开水中进行融化;之后将融化混合均匀的溶液放置于坐浴架上,先对患处进行5 min左右的熏洗治疗,待坐浴溶液降至36°左右时,开始坐浴冲洗,持续10 min。坚持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则选用痔炎冲洗灵进行局部熏洗坐浴治疗:野菊花30 g,青黛6 g,花椒20 g,朴硝9 g,大黄和硼砂各3 g、冰片0.5 g、白矾和儿茶各1钱。取上述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浴盆中,加入2000 ml开水浸泡15 min;随后将浴盆置于坐浴架上,先对患处熏洗5 min左右,待药液降至36°左右时,开始坐浴冲洗,持续10 min,坚持每日便后和睡前各1次。同时,在此期间每天坚持服用益气养血汤加减方剂。主方:炙黄芪30 g,党参和山药各20 g,当归、熟地、丹参、川芎、白芷各15 g,白及10 g,炙甘草6 g。血瘀证者加红花、桃仁;湿热甚者加薏仁、黄连、黄柏和苍术。加入煎煮至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

3 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渗液分泌物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两组患者术后7d、14d、21d两组患者创面面积缩小率对比,创面面积缩小率=(初始创面面积-当日面积)/初始创面面积×100%。依据文献[9]报道肛周脓肿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21 d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且瘢痕坚实,且后期7 d内未发现创面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存在新鲜的肉芽组织,症状得到缓解; 有效,创面缩小25%,存在较新鲜肉芽组织,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创面虽新鲜,但面积缩小<25%,且新生肉芽组织少,症状未完全得到缓解。

结 果

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期疼痛缓解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康复治疗后疼痛消失、瘙痒消失、腐肉脱落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期疼痛缓解情况比较(d)

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渗液和分泌物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大小创面渗液分泌物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渗液分泌物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

3 两组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创面面积缩小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康复治疗第7、14、21天创面面积缩小率显著增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创面面积缩小率对比(%)

4 两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 术后康复治疗21 d,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2.020,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例(%)]

讨 论

西医认为肛周脓肿是肠道细菌感染所致,其中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患者肛腺受致病菌侵袭后,炎症会波及肛门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为手术,而手术治疗是否彻底的关键在于原发感染病灶的发现[10],然因肛周脓肿位置的特殊性、病原菌的多样性和切口的敞开性,导致患者病程中发生以创口为中心的肛周滋水淋漓瘙痒、创面渗液、肉芽组织水肿、创面停止生长等现象,不仅导致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治疗费用增加;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1]。

术后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肉芽组织形成、炎症反应、凝血、胶原合成和细胞在创口部位的增殖等,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均会导致创面迁延不愈[12]。中医对肛周脓肿病因病机论述较多,《灵枢·痈疽》中载有: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浓。中医认为肛周化脓为湿热毒邪下注引起,术后患者局部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通,久则化热,最终导致术后创面愈合缓慢,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鉴于此,笔者对在本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辅以中药局部熏洗及中药内服的联合治疗。直接对患处予以药物熏洗,在温热和药物双重作用下,患处血管扩张,不仅能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而且能通过对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刺激,达到舒经活络,调养气血的功效。痔炎冲洗灵方野菊花具有消肿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13];青黛抗炎、抗菌消肿、镇痛[14];大黄止血镇痛、消炎抗菌;硼砂、白矾、儿茶均为抗菌药物;花椒含有的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止痛止痒功效,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5]。诸药合用可发挥消肿止痛、抗炎抗菌之功效,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瘙痒感,同时抑制病灶区域细菌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内服的益气养血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及甘草为补气之药,资助化元、摄津生肌。其中黄芪素以“补气之最”著称,为补气之司令、补血之精华,可敛创生肌、托毒排脓,增强机体免疫力;党参具有补益中气、生津养血之功效;当归可补血止痛,生肌长肉,同时具有凉润之功效,与黄芪、党参等合用,使之补而不热;山药补而不滞健脾补气、养精益胃;地榆凉血止血、清热收敛;白芷生肌止痛、排脓活血;白芨消肿生肌。上述诸药联合,发挥阴阳气血并补、敛创生肌、消肿止痛共奏之效。同时辨证加红花、桃仁以活血;薏仁、黄连、黄柏和苍术以祛湿散热。研究表明,黄芪、人参、炮姜、当归及川芎等中草药炮制而成的生肌膏具有促进溃疡创面细胞增殖,参与创面血管再生的作用[16];李伟等报道称,活血通络生肌方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面的愈合,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等作用[17]。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后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康复治理后疼痛消失、瘙痒消失、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及不同大小创面渗液分泌物消失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康复治疗第7、14、21天创面面积缩小率显著增大,且术后康复治疗21 d,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术后辅以中药内服加中药局部熏洗治疗不仅能更好的改善症状,减轻患者伤痛,同时可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加速创面愈合。

猜你喜欢

渗液熏洗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