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行为的实证探究
2019-03-06钱文娟
钱文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江苏 苏州 215009)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朝着教育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亦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初步形成以慕课、私播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各类数字化平台,如蓝墨云班课、爱课程等不同平台展开,助力大学英语教学,帮助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等问题,也解放了教师的一部分“教”的功能。近几年,英语课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主要有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路径,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各生态因子,生态平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信息技术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等。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影响学生信息化技术使用行为意图的因素。本研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意图。
首先,学生是最大、最直接的英语学习者群体,如何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使用各类信息化手段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其次,影响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行为的因素很复杂,如果教师不了解学习者的行为意图,可能会阻碍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最后,研究为我们开展互联网+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第一手数据,帮助教师选用合理的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本研究期待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影响学生信息技术行为有哪些重要因素;二是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等变量和行为意图之间是否有线性关系以及相关程度;三是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等变量对行为意图是否有预测作用,预测方向如何,以及有多大的预测力。
1 研究理论和设计框架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 & Ajzen[1]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计划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如何改变行为模式。Ajzen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图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而行为意图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自于个人自身的“态度”,即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持有的“态度”;其二是源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即影响个人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规范”;其三是源自于“行为控制感知”,即个体感知执行某特定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行为控制。
一般而言,个人对某项行为的态度愈正向,则行为意向愈强;个人对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同样行为意向也会愈强;而当个人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则行为意向也会愈强[2]。计划行为理论被用来探索影响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大小。本研究着眼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信息技术媒介等对信息技术行为意图的影响,在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前要考虑以上因素。这些因素是否影响行为意图从而间接影响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表现。
余泰魁、Mathieson、Davis、Igbaria、Dishaw等[3-8]研究指出:主观规范对态度有直接效果,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有间接效果,态度为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图的中介变量。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互动理论者则认为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心智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学习者的内在机制决定并影响着语言的输入[9]。Jongpil Cheon等研究者作了一项基于TPB的手机学习调查,认为大学生能接受手机学习并且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知影响着手机使用的行为。综上所述,采用Jongpil Cheo等研究者基于TPB的研究架构和实证假设(见表1),认为外在信念如教师影响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内化作用不断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英语学习观念,从而影响着行为意图。假设TPB可以解释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行为,如果假设成立,我们将检验学生英语学习信息技术行为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表1 基于TPB的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测试对象为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调查场所是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问卷共发放153份,回收138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134份,问卷有效率97.1%。其中,女生101人占75.4%,男生33人占24.6%。
2.2 研究工具
研究问卷参考许嘉麟编制的量表[10],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设计,以Ajzen[11]所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设计包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知与行为意图维度的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越高表示同意程度越高。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20.0,具体有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应用较为广泛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作为信度测试的标准。一般来说,α≥0.70时说明问卷属于高信度;当0.35≤α<0.70时属于一般信度;当α<0.35说明问卷属于低信度。本次调查中,题目与总分相关的值均大于0.3,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均大于0.5,α系数均大于0.7,主观规范、行为意图、行为态度、教师准备、有用性、易用性的α系数分别为0.89、0.91、0.85、0.78、0.76、0.74,整个量表的α系数为0.95,表明整个量表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信度。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提取出6个因素,6个因素对题目的平均方差解释能力高于50%,说明收敛效度较高。Bartlett’s检验显示题目之间相关系数为0,根据Hair等的建议,因子负荷量至少大于0.5才有意义,本研究6个因素对题目的平均方差解释能力高于67.23%,收敛效度较高。各变量和题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5 以上,且检验值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各变量都具有很高的收敛效度。
3.2 变量的相关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且可能是正相关,因此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对行为意图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有用性和易用性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意图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8、0.59、0.45、0.57和0.57,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检验水平p<0.01,达到了统计意义,这些变量之间不相关的概率几乎为零。说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意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认为相关系数r位于0.6~0.8是强相关;0.4~0.6是中等程度相关。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图之间是强相关,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意图之间是中等程度相关。
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变量与行为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8和0.56,意为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检验水平p<0.01,说明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态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变量与教师信息技术准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5、0.32、0.28和0.31,说明它们之间呈弱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3.3 变量的回归分析
由相关分析可知,行为意图及各维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程度各不相同,对其他变量的预测作用也势必不同,为此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的直接影响为0.67(说明主观规范每增加一个单位,行为意图随之增加0.67个单位),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的直接影响为0.33(说明主观规范每增加一个单位,行为态度随之增加0.33个单位)。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图的直接影响为0.18(说明行为态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行为意图随之增加0.18个单位)。主观规范除了对行为意图产生直接影响外,还通过行为态度产生间接影响。H6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行为态度,H7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态度对其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图具有中介效果,假设成立。行为意图的残差系数为0.37,说明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对其能解释的方差较多,对行为意图产生了显著影响。H1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行为态度会显著影响行为意图,H2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行为意图,假设成立。行为态度的残差系数为0.52,说明主观规范对其解释了一半方差,它是行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2 皮尔逊相关性矩阵
以行为态度为因变量,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见表3),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都能进入回归,其对行为态度的直接影响为0.33和0.39,说明两个变量也是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以主观规范为因变量,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信息技术准备对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为0.35,教师信息技术准备对主观规范存在着影响,H5假设成立。
表3 回归系数表
4 分析与讨论
相关分析回答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是影响学生信息技术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图之间是强相关,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意图之间是中等程度相关。采用回归分析回答了学生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图能解释的方差大小,对行为意图产生的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解释了一半方差,它是行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也是学生行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学习信息技术使用的主观规范显著影响行为意图,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图的解释力低于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的解释力,预测作用并不显著。这和TPB的跨文化比较有关,Hofstede将中国归为一个集体主义国家,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往往将个人兴趣、态度或个人需要摆在次要位置[12]。积极建立新的利用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系统和教学模式,创设有用且易于使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将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重要方面。学生认为他们具备课程中需要的足够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会乐意、自信和自律来决定使用信息技术,有信心使用好新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使用越成功的学生,越喜欢在课程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正如Shih and Mills所建议的,学生可以用文字、语音、照片或视频等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课程的自我效能测试可提供即时测评,时效性较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升成就感。教师准备度影响主观规范,即教师可能会显著影响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在进行信息化课程教学时应该意识到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实践发现,学生更有可能比教师使用更新的技术。这启发我们,教师要积极利用课程平台,发布课程信息或补充信息,建立课程信息化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各种学习功能来应对信息技术,增强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端正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意图。教师要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学校、机构要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以此来促进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学生信息技术行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有助于高职英语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知识传播形式与教育交往方式的变化将进一步凸显教育的育人功能。
5 结语
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下进行英语学习信息技术使用的行为意图调查,考察了影响学生信息技术行为的因素,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相关程度和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信度和效度;②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图之间是强相关,行为态度、教师信息技术准备、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与行为意图之间是中等程度相关;③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的主观规范显著影响行为意图,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图的解释力低于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的解释力;④教师准备度显著影响主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