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弹拨乐器
2019-03-06郑汝中
郑汝中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即壁画中描绘有大量的古代乐舞表演和乐器图像资料。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五个庙五处石窟。
表1.
421—439439—535535—556557—581581—618618—712712—781781—848848—907907—960960—10361036—12271227—1368
以莫高窟的规模最大,有492个洞窟。其中有音乐的洞窟240个,绘制乐伎3520身,乐队490组。乐器吹拉弹打四大类,有45种4549件。其中弹拨乐器11种,包括琵琶、五弦、阮、花边阮、葫芦琴、弯琴、琴、筝、瑟、箜篌、凤首箜篌,共计1291件。这里面有两种乐器胡琴和凤首箜篌在莫高窟壁画中未见,只出现在榆林窟。
一、乐器在壁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出现的位置
莫高窟石窟的走向是南北向,开凿在宕泉河谷西岸的山崖上。洞窟是坐西朝东,进洞一般有前室、甬道、主室。主室正北为佛龛,窟四壁和窟顶藻井及四披均绘壁画。在讲述乐器在壁画中表现形式和出现的位置之前,先把敦煌石窟的年代分期以表格形式说明一下(表1)。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乐器在壁画中表现形式和出现的位置,我们也以表格形式列出(表2)。
(一)伎乐天音乐表演场面
伎乐天乃壁画中天宫佛国世界歌舞的众神。而一切歌舞活动都是对佛的奉献和礼赞。除了佛本身受人顶礼膜拜之外,其他菩萨仙众都有可能是音乐歌舞的表演者,表现极乐世界的歌舞升平。伎乐天在壁画中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
表2.
1.天宫乐伎——早期壁画的出现是从北凉、北魏直到隋代。在窟顶与四壁上部交界处绘有带状之宫门栏墙,天宫圆圈城门状方格,内有乐舞的天人,半身立姿做演奏状。所持乐器多种多样,有的乐器绘得很写实。进入隋朝以后,天宫伎乐的位置渐为飞天伎乐取代。
图1.天宫乐伎(莫高窟249窟——西魏)[注]图1—图20参见作者编著《敦煌石窟全集·音乐画卷》《敦煌石窟全集·飞天画卷》《解读敦煌 佛国的天籁之音》《敦煌壁画乐舞研究》。
2.飞天乐伎——飞天即飞翔的天人。是印度神话中的保护神,天龙八部中的乾达婆和紧那罗神。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羽人,飞仙的意识已形成,我们从远古的原始艺术,史前图腾文化,岩画中看到端倪。在《山海经》《楚辞·远游》《太平御览》均有以天仙、亦云飞仙的描述。飞天的职能是礼赞、供奉、散花、奏乐,在敦煌石窟中的飞天,仅凭借美丽的衣裙飘带表现在空中翱翔飞舞奏乐散花姿态,造型优美,极富韵律感,是敦煌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形象。莫高窟绘有持乐器的飞天600余身。在窟四壁、佛龛内外和经变画中。
图2.天宫乐伎(莫高窟304窟——隋代)
图3.飞天乐伎(莫高窟322窟——初唐)
3.药叉乐伎——药叉也称夜叉,天龙八部之一。是佛国天界地位低的护法神,也能做乐舞蹈、边跳边奏、身体短粗、动作彪悍。常用粗犷的线条绘于壁窟下部与天宫乐伎上下呼应。
4.肋侍菩萨乐伎——持乐器的菩萨。多出现在经变画中,佛两侧或坐在佛的身边听法,部分持乐器。
图5.肋侍乐伎
(莫高窟428窟——北周)
5.金刚力士乐伎——佛的警卫。是手持金刚杵的勇士,也持金刚铃。金刚铃虽为乐器,也是法器。
6.童子乐伎——多为男童从莲花中化生而出,于天花流云中散花歌舞。从早期西魏,一直沿袭到晚期西夏均有绘制,出现在佛龛楣和窟顶人字披及经变画中。所谓化生,佛教认为众生来源有四种形态: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卵生是鸟类,胎生是哺乳动物,湿生是昆虫类,化生是无所依托。靠业力而生的是佛。
7.迦陵鸟乐伎——印度神话中的乐神迦陵频伽。人首鸟身,体似仙鹤,有头的也有双头的,双头的又称共命鸟。头戴菩萨冠,持乐器演奏或舞蹈。出现在隋代,在唐代经变画中增多。位置在经变画礼佛乐队的两侧边沿,窟顶藻井中心,佛龛顶等场合,所持乐器多样。
8.经变画乐伎——经变画也称变相。即将佛经的文字内容变成图画。经变画乐队最早见于隋代,人数较少,进入初唐就出现了大型乐队。
图4.药叉乐伎(莫高窟249窟——西魏)
图6.童子乐伎(莫高窟398窟——隋代)
图7.迦陵鸟乐伎(榆林窟25窟——唐代)
图8.经变画乐伎(莫高窟85窟——晚唐)
a.乐队在说法图的下方,莲花宝池的上方。有时乐队前沿还有迦陵鸟乐队。
b.乐队分两组,相向席地而坐,中间有一两个舞者,有时也持乐器。
c.两组人数大致相同,持不同乐器,基本是一样一件。
d.乐队的排列和所持乐器无固定规律。
莫高窟有大大小小的经变画乐队500余组,这是乐器出现最多最集中的场合。如220窟一铺乐队有28人之多,使用乐器有19种。
(二)伎乐人音乐表演场面
在壁画中凡是描绘人间世俗的音乐活动,其中奏乐做舞者都称作伎乐人。出现的场合如下:
1.窟的主人为了祈福,往往把自己及眷属绘在壁上供养佛,有时绘乐伎,称供养人乐伎;
2.在经变画中反映民间、民俗的故事画,嫁娶、宴饮、乐舞场面和百戏杂技场面的伴奏等;
3.描绘窟主的出行图中有乐器出现。
出行图是中国最早的传统绘画形式。多出现于墓葬壁画、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中。一般画面较小,也有大的,如山西太原娄睿墓就有大型出行图,其中有乐舞场面,敦煌壁画中的出行图就是沿袭了这种传统。它和佛教关系不大,主要是宣传窟主的家史。敦煌壁画中出现有三组出行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曹议金出行图》《慕容归盈出行图》。以《张议潮出行图》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绘制最精美生动, 是一组很有名气的历史画卷。它是张议潮的侄子张维深为纪念其叔张议潮所修的功德窟中所绘(图9)。
图9.出行图乐舞(莫高窟156窟——晚唐)
张议潮是河西一带的土豪,于公元858年在沙州率众起义,使河西一带脱离吐蕃统治,因而受到唐王朝敕封为归议军节度使。这幅长卷画是描绘他凯旋而归的威武场面。仪仗队前导是吹打的军乐,然后八人的舞蹈,有十四人的乐队持笙、笛、琵琶、箜篌等为之伴奏。
张议潮出行图对面是绘有其夫人宋氏的出行图,它的前导为百戏舞乐,一壮汉顶竿,两小童勾脚倒悬,后有舞乐烘托气氛。
(三)图案装饰
图案装饰是我国绘画的传统形式。即将各种动物、植物和日常生活用品排列成一种固定组合,形成一种图案。在经变画中,用乐器构成的图案叫“不鼓自鸣”,寓示天界无人演奏,乐器自会发出仙乐。乐器身绕彩带,凌空飘舞,衬托极乐净土世界的欢乐祥和。
“不鼓自鸣”在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在隋代,后历代均有绘制,多达1000余件乐器。
同时,“不鼓自鸣”除天宫飞舞外,在佛龛内外,佛床壶门和华严经变的华严海中也绘有单件乐器。
华严海是华严经的图解,是田比卢舍那净土的象征。华严经认为:一滴水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这极赋哲理的思想,在画面中通常表现为九组说法图,下方绘一大海,海中小圆圈水滴表现莲花世界,圈内画有各种器物,其中有大量乐器。
图10.不鼓自鸣(莫高窟217窟——盛唐)
(四)法器
在壁画中,乐器不是为演奏音乐,而是作为法器使用的。如常置于窟顶四角绘的四天王之一的东方持国天王,所持的琵琶就为法器。四天王在印度佛教中是各护一天下,传入中国后有所变化,他们被安排进了寺院的天王殿威严站立。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持伞,西方广目天王手缠一龙,四物寓意“风、调、雨、顺”。
二、敦煌壁画中弹拨乐器的特点
下面仅仅是介绍敦煌壁画中弹拨乐器的特点、演变。并非是教科书上的弹拨乐器的介绍,是我对壁画石窟的科研认知而已。
中国音乐有一个特色,就是以弹拨乐器为主体构成音乐结构。汉代以前中国音乐的象征性符号是古琴,汉代以后象征性的符号是琵琶。这两种乐器可以说明中国音乐的特色是以弹拨乐为主体的。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绘制了近千年。琳琅满目的乐器,清晰的反映出各种乐器发展的轨迹。其中有弹拨乐器11种,为琵琶、五弦、阮、花边阮、葫芦琴、弯琴、琴、筝、瑟、箜篌、凤首箜篌。需要说明的是,它和弹拨节的弹拨乐器有区别。其中有几种乐器三弦、扬琴、柳琴、月琴,敦煌壁画中没有。
1.三弦这件乐器出现在明代,敦煌壁画止于宋元。三弦形象资料出现在北京房山云居寺。有一明代的塔,塔基座上有组浮雕伎乐,就有一三弦。另福州开元寺的大殿斗拱雕刻一组飞天,其中一身飞天持三弦。
2.扬琴壁画上没有,是因为扬琴在中国出现得较晚。它是明末从广东兴起的。当时叫洋琴,这件乐器来自东欧罗马尼亚一带。
3.柳琴和月琴。它们分别是琵琶和阮的延伸。
下面分别介绍壁画中的弹拨乐器。
1.琵琶
(1)在敦煌壁画中绘制图形最多,仅莫高窟就有689只。在千年的发展中,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我把典型的筛选出五十种(见图11)。
图11.琵琶50种样式
早期窄瘦或圆形,后逐渐趋于梨形。可以看出这是一件我国本土产生衍变发展的乐器。
(2)在壁画中琵琶直项和曲项并存,曲项居多。
(3)手弹和拨弹并存,拨弹居多。演奏方式席地而坐,横抱、横弹。
(4)琵琶上绘有捍拨和凤眼。
(5)琵琶的复手都较大,要比现代琵琶大一倍。
(6)壁画所绘琵琶均为四相,未见设品。
但是,我在藏经洞出土的一幅晚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织胜光佛五星图》绢画中(图12),发现有一只琵琶在四相下附有三个品,两短一长,连同四相,即为七柱。此画可证实唐代琵琶已有设品萌芽。过去认为明代琶琶才出现了品。这一发现,把琵琶有品这个历史推进了数百年。
2.五弦
五弦在壁画中出现较琵琶少,莫高窟仅40余只。在乐队中出现两个琵琶图形时,一个为琵琶,另一个是五弦。它应该是琵琶派生出来的乐器,但文献中把它定为单独的一种乐器。比琵琶略小,可是在壁画中显示不出来,在壁画中五弦和琵琶无大小区别(图13)。
3.葫芦琴
葫芦琴就是琵琶的一种变形。是否是用瓢类制成?古代是否流行使用过这种乐器?不得而知。文献中均未见记载。仅壁画中出现几只,是否为画工创作也待考。莫高窟壁画中,葫芦琴有两种图形,一种就是葫芦形,一种长腰长柄形(图14)。
4.弯琴
弯琴是壁画中很有意思的造型。莫高窟绘有27只。晚唐出现的,五代、宋、西夏、元时一直沿袭绘制。它的造型有凤首和琵琶的共鸣箱,但弯曲成弓形。一根弦或几根弦,弦不可能贴琴板面,不能按音演奏。但是它造型华丽,艺术效果突出。可能为画工的艺术构思,从琵琶衍变而来。这种艺术构思也影响了新疆,壁画中也有弯琴的图像(图15)。
图12.织胜光佛五星图(绢画)—— 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
图13.莫高窟266窟——初唐
图14.莫高窟322窟——初唐
图15.莫高窟161窟——晚唐
5.阮
阮和琵琶在敦煌壁画中同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应用比琵琶少。仅有65只。阮的图形短颈和长柄都有,长柄居多,拨弹和手弹均有,拨弹居多(图16)。
6.花边阮
花边阮出现在莫高窟初唐220窟的乐队和盛唐217窟的和天宫“不鼓自鸣”中,仅此两例。造型为曲项、五弦、花瓣形共鸣箱,形似现在的大阮和低音乐器。文献中未有记载,后代未见流行。但此乐器造型美观合理,是一种可实用的乐器。我们已经仿制成功,音色很好,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图17)。
图16.莫高窟285窟——西魏
图17.莫高窟220窟——初唐
7.琴
琴的历史最长,相传为伏羲氏所制。在敦煌壁画中始自西魏,莫高窟共绘26件,多为独奏,乐队很少见。为上层文人所使用的乐器。如85窟的故事画中,美丽的公主在听善友太子弹琴(图18)。
8.筝
筝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件很成熟的乐器。莫高窟共绘有176件。壁画中筝的头尾、岳山、码子、弦都清晰可见,琴身呈弧形,已与当今的筝无什么区别(图19)。
图18.莫高窟85窟——晚唐
图19.莫高窟112窟——中唐
9.瑟
瑟在敦煌壁画中极少, 多弦大型的筝图形可能就为瑟。但壁画中交待的不是很清楚。瑟与筝是姐妹乐器,尤如笙和竽并存。
10.箜篌
在敦煌壁画中,箜篌的数量仅次于琵琶,有278只之多。它是宫廷乐器,在民间并未流传。因发音有缺陷,一个框架造型,没有共鸣箱。但造型绘制很华丽,所以不断绘有箜篌图形。古代箜篌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竖箜篌,另一种是卧箜篌。壁画中所见均为竖箜篌,呈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形状,壁画中未见卧箜篌图形,只见于文献记载(图20)。
图20.莫高窟285窟——西魏
11.凤首箜篌
文献记载有凤首箜篌。莫高窟壁画未见绘制,仅见于榆林窟3号窟。它的下部有一个清晰的共鸣箱,还隐约可见数根弦。
三、仿制乐器
敦煌石窟壁画乐舞图像,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反映古代音乐生活时间跨度最大,乐器品种数量最多,表现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形象的历史窗口。我国古代的乐器无论在品种数量上,社会应用上远比今日传世的乐器丰富多彩。在对洞窟壁画乐舞考察、分析、统计、拍照的同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浩瀚繁杂的乐器图像择其典型,仿制成实物。使古代灿烂的乐器文化再现今朝,供展览、研究、演奏,无疑将是一种新的境界。
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将敦煌研究乐舞壁画拍成照片,建档、分类、筛选。
2.参考敦煌有关文献史料,进入考证研究。
3.数次去扬州,考查研究扬州邗江出土的五代琵琶实物。
4.考查、参考国内各个博物馆馆藏乐舞资料及实物。如故宫、天坛的清代雅乐,国子监孔庙祭孔乐器,湖北隋县战国乐器,马王堆西汉乐器,成都王建墓伎乐浮雕等。
5.参观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研所收藏的乐器。
6.观看了陕西歌舞剧院的《长安乐舞》及仿制唐代乐器。
7.参考日本正仓院所藏乐器图像资料。
8.根据研究,我写出了论文《敦煌书画乐器考略》《敦煌壁画特异乐器》。初步将乐器分类、定名、筛选出要做的乐器图样。
我设计这批乐器的理念有几个方面。
1.以壁画乐器图像为基本依据,选取造型、结构、装潢与今日乐器不甚相同的图形。
2.不单纯复古,不是只做成展品,更强调实用性。因此,乐器外观仿效敦煌壁画原貌,而内部的结构,是以现代先进科技音响效果的要求为前提进行了改进。因此叫仿制乐器,而不叫“复制”和“复原”乐器。
3.制作材料,尽量用发音好的,不拘泥古代的材质。
4.乐器的律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实古代各种乐器的律制也未能统一。同时从壁画中也难辨识这个问题。为了适应今日的应用,除少数乐器沿用传统律制外(如古琴),其余均采用十二平均律的音律来处理。
5.乐器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标志,在古代特别强调它的仪仗作用。因此,古代乐器很讲究装饰,金漆彩绘。现代的乐器则趋于简朴素雅,讲究实用。我们仿制乐器希望追回古代这种审美意识,对选择典型的敦煌壁画图案纹样进行装潢彩绘。
在设计和制作中,第一步把壁画的二维空间平面图,根据画中与人体的比例和多年对民族乐器使用的实践经验,画出草图,做出纸样。第二步,提出具体方案,把我的设想、预期的音响效果、形制、做法讲给工人师傅听,让他们理解变为他们的想法,合理改进,反复切磋从细部的结构到具体做法,最后定材定稿,投入制作。
我的研究课题《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以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的名义,拨请国家批准正式立项。后经国家专家组鉴定,认为是我国一次重大的乐器改革。荣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之后,我继续进行研究,先后试制了四次,把乐器的仿制标准化、系列化。最近,2018年仿制了一百多件乐器,是规模最大的。参加了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并获奖。中外参观者反响热烈。乐器不管从音色、音量和造型外观上都是成功的。
但是,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先人的成果上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不足之处还很多,研究还有待深入。
图21.部分仿制的弹拨乐器图[注]仿制乐器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以上是敦煌壁画乐器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现在,我想总结一下它的文化内涵,在理论上总结一下它的研究价值。
壁画中的乐器除了它本身的社会特征、艺术魅力和乐器发展的状态在音乐史上的价值外,同时还存在着文化观念上的意义。
1.这些壁画中的音乐舞蹈场面,基本上是反映古代宫廷音乐的状态。它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礼乐典章制度的形象图解。中国人对音乐、绘画的感觉方式和理解方法,是有其规律的。
2.敦煌壁画具有符号性质。其特点是将单纯的图像或有情节的图像编成语汇,使人联想和意会,将形象转化为意象,起到联想和感悟作用。壁画中大量绘制乐器、乐舞场面,使庄严枯燥的讲经说法,赋予了生气,寓意人间的欢乐祥和。所以,乐舞图像很大成分也具有这种符号性质。
3.尽管描述的是宫廷的礼乐场面,但创作手法还是民间的、民族的,因此,大量反映的还是社会民俗。
4.敦煌壁画反映了佛教和儒教在政治观念上的融合,与音乐思想上的默契。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延续千年,影响很大。从壁画中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很早就形成了以儒学为基础的礼乐思想。把音乐视为统治阶级的专利和工具,使用其宣扬统治阶级的威严,教化人民。
早期的礼乐比较僵化教条。汉以后佛教进入中国,经过长期的磨合酝酿,在思想体系、政治利益上得到统一。佛教的乐舞壁画主要是宣传封建社会的宗法、皇权和等级制度。在帮助儒家宣扬三纲五常的同时,融入佛教的善恶因果,出世牺牲逆来顺受等等思想。
5.当今时代变了,今天,我们弘扬敦煌乐舞文化,要赋予它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加强民族的自信,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祥和,把音乐还给人民,加强音乐的娱乐性、群众性、通俗性,接地气,有益于国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