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9-03-06苗素华周荣凇张玉琪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35期
关键词:优势问卷运动

杨 媛 苗素华 周荣凇 马 羽 张玉琪,

1.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40

在我国,帕金森病(PD)是患病率仅次于痴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2],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存质量。文献资料显示[3-6],中医疗法在治疗PD 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弥补了现代医学在非运动症状治疗及药物副作用方面的不足[7]。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8],但中医仍存在着服务领域缩小、服务感知价值评价较低、中医特色和优势淡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不充分等问题[9]。本研究从PD 患者需求角度出发,调查PD 患者人群中医治疗服务实际应用现状,探索中医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医在PD 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8 月面向PD 患者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35 份,回收问卷417 份,有效回收率为95.86%。调查对象涉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贵州、广西、云南、海南等30 个省级行政区域。

1.2 方法

前期对临床患者及家属的深入走访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自制问卷[10]对PD 患者进行调查,并通过问卷星平台回收问卷[11]。问卷主体有由3 部分构成: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基本情况、接受中医治疗服务的情况、对中医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等。为保证调查结果客观可信,避免调查人员主观随意解释及诱导,问卷以自填式为主。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情况

2.1.1 PD 患者基本情况 417 例被调查PD 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PD 患者基本情况

2.1.2 疾病情况 病程≤36 个月30 例(7.19%),>36~60 个月39 例(9.35%),>60~120 个月133 例(31.89%),>120 个月215 例(51.56%)。单纯口服药物180 例(43.17%),已接受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术)237 例(56.83%)。

2.2 中医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认知情况

2.2.1 患者对中医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 愿意使用中医治疗服务305 例(73.14%),26.86%的患者不愿意进行中医治疗。在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的人群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51 例(92.64%),高中学历98 例(63.23%),初中及以下学历56 例(56.57%)。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与其他学历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 元愿意接受中医治疗者45 例(93.75%),>5000~10 000元愿意者85 例(81.73%),2000~5000 元愿意者136 人(69.39%),<2000 元愿意者39 例(56.52%)。不同收入级别患者对接受中医治疗意愿间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患者对中医治疗优势的认知情况 认为中医治疗的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是中医治疗优势的有242 例(58.03%),认为中医治疗可延长西药药效维持时间、起到增效减毒作用[3-6]是优势的有98 例(23.05%),认为中医具有因人制宜、个体化优势的有166 例(39.81%),认为中医诊疗具有问诊详细、全面了解病情、人文关怀度高的优势的有74 例(17.75%),认为中医可提供日常养生保健建议、有利于长期防病治病的有180 例(43.17%),认为中医具有其他优势的有46 例(11.03%)。

2.2.3 患者对中医疗效的期待 希望通过中医治疗改善运动症状震颤、僵直等309 例(74.1%),期望可以延缓病情发展267 例(64.03%),希望改善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便秘等202 例(48.44%),希望减少西药用量212 例(50.84%),希望预防并发症、合并症出现178 例(42.69%)。

2.3 中医治疗服务的实际利用情况

2.3.1 患者使用中医治疗服务的比例 其中,220 例(52.76%)已接受过中医治疗服务,197 例(47.24%)未接受过中医治疗。在已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中,病程1~3 年12 例(5.45%),>3~5 年22 例(10%),>5~10 年78 例(35.45%),>10 年109 例(49.55%)。不同病程时间接受中医治疗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服务的实际时间 连续接受中医治疗<1 个月58 例(26.36%),1~3 个月61 例(27.73%),>3~6 个月36 例(16.36%),>6~12 个月30 例(13.64%),>12 个月35 例(15.91%)。

2.3.3 中医治疗实际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220 例患者通过接受中医治疗后,运动症状中的运动迟缓得到改善25 例(11.36%),僵直得到改善34 例(15.45%),震颤得到改善23 例(10.45%),起步困难得到改善15 例(6.82%),开关现象得到改善9 例(4.09%),剂末现象得到改善3 例(1.36%),异动症得到改善9 例(4.09%)。在非运动症状中,睡眠障碍的改善人数最高,为51 例(23.18%),便秘得到改善41 例(18.64%),疼痛得到改善23 例(10.45%),抑郁得到改善22 例(10.00%),尿频尿急得到改善21 例(9.55%),胸闷心悸得到改善18 例(8.18%),多汗等汗液排出异常症状得到改善16 例(7.27%),体位性低血压得到改善7 例(3.18%)。同时,认为中医治疗并未改善任何症状者86 例(39.09%)。

2.3.4 影响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原因 因效果不理想而影响中医就诊、治疗217 例(52.04%),因复诊频繁、无法坚持复诊149 例(35.73%),认为中药汤剂熬药繁琐、耗时长191 例(45.80%),由于中药汤剂口感不佳而影响长期服药治疗91 例(21.82%),因针灸疼痛而不能坚持治疗83 例(19.90%),其他原因导致的影响中医治疗51 例(12.23%)。

2.3.5 患者对中医治疗服务选择的偏好 选择中药治疗184 例(83.64%),选择针灸治疗135 例(61.36%),选择推拿67 例(30.45%),选择拔罐、刮痧29 例(13.18%),选择其他中医治疗方式21 例(9.55%)。

2.3.6 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经济花费 每月用于中医治疗花费<500 元99 例(45.00%),500~1000 元64 例(29.09%),>1000~2000 元35 例(15.91%),>2000~3000 元和>3000 元者分别有11 例(5.00%)。

3 讨论

3.1 中医治疗服务使用实际情况与意愿不甚相符,需促进PD 中医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提高效果

调查发现,有73.14%的患者愿意使用中医治疗服务,对中医治疗的优势、特点认识较为全面,提示中医治疗在PD 患者中的群众基础较好、认知度较高。但最终实际使用中医治疗服务的患者只有52.76%,中医服务意愿实际转化率不甚理想,且能够长期坚持(>6 个月)治疗的患者只占29.55%。与相关研究[12-15]调查数据不同,分析原因,与被调查人群及所患疾病有关。提示在目前PD 领域,中医治疗服务尚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进一步分析原因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疗效不理想是影响进一步就诊的最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中医在PD 的实践中已取得一些进展,相关的证候分型及疗效判断标准已发布[16-17],但仍存在着各医家对病因病机认识不同、辨证分型众说纷纭、治则治法各有见解的情况,尚缺乏较为统一、被广泛认可的辨治体系。加上地域、患者个体差异及医者经验有限等原因[18-19],最终形成了目前中医治疗PD 效果不甚理想的局面。同时,相关研究探索的缺乏也是导致目前中医治疗PD 效果不佳的原因。

应集国家政府及医务、研究工作者之力,大力促进、推动中医PD 领域的临床实践和探索,鼓励优秀民间中医经验的整理和传承,加强医者在PD 辨治中的交流与协作,推动PD 规范化、普适化的中医辨治体系和诊疗方案的建立;促进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具有中医自身特色、非照搬现代医学模式的中医研究的开展和探索,推动现代科学与中医的有机结合。

同时,针对复诊频繁、就诊不便等不足,需加强现代科技在中医远程复诊中的应用与创新,建立规范、方便的远程复诊平台,方便患者复诊就医。对于汤剂熬制繁琐、口感不佳等不足,需加强中医药替代剂型的开发和研制工作,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为中医量身定制,满足患者需求的药品剂型。

3.2 中医治疗就诊需求的实际满足率不甚理想,需进一步细化宣教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PD 患者对中医疗法需求最高的是改善震颤、僵直等运动症状,而实际效果中,运动症状得到改善的总比例为53.62%,患者得到主要就诊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并且有近40%的患者认为中医治疗并没有改善任何症状,实际效果与患者预期疗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在非运动症状中,睡眠障碍、便秘、疼痛等症状的实际改善率则远远高于患者预期效果,中医治疗对非运动症状的就诊需求满足率较高。

从以上结果来看,虽然患者对中医普遍存在的优势认知度较高,但患者对中医治疗PD 的认知情况及预期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患者普遍对中医治疗运动症状有较高预期。但文献研究显示[20-23],在单纯治疗运动症状方面,中医与西医口服药、手术等比较优势并不明显,而在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上具有较大优势,中医治疗的结果与患者意愿差异较大。提示患者对中医治疗PD 的具体优势领域并不了解,应进一步优化、细化PD 相关的中医宣教工作,对中医治疗PD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有针对性、精确性的宣传教育,使患者明确中医治疗的具体优势领域、最佳介入时间及疗程等。利用多种新媒体传播平台,积极推动PD 中医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进入社区及家庭,宣传中医“治未病”观念和传统养生保健文化,促进PD 的早期治疗和康复。

3.3 中医治疗项目的选择不均衡,需重视中医人才培养,推广多种中医治疗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在患者选择的中医治疗项目中,中药治疗比例最高,而针灸、推拿等其他疗法利用率偏低。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中药治疗的公众知晓率较高、复诊次数相对较低、适应证相对广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针灸推拿等其他疗法的普及率较低、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要求高、相关人才相对匮乏有关。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导引、气功[24]、食疗养生等都是中医特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这些特色中医治疗项目的普及和推广,一方面需要扩大其公众知晓度,另一方面需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提供平台。因此,应全方位、多领域提升国民对中医文化的了解,促进相关中医知识的科普,加强对中医院校的支持力度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需要从政策、资金等角度加大对中医医疗机构的支持,鼓励特色中医治疗项目的使用和推广。

4 小结

本调查研究显示,PD 患者对中医的认知度较高,意愿强烈,对中医治疗的期望较高,但实际转化率并不理想,目前中医治疗服务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关诊疗方案及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患者宣教工作尚需细化、优化,相关管理及保障措施需不断完善,以全面提高中医治疗PD 的效果,充分发挥中医在PD 领域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优势问卷运动
矮的优势
不正经运动范
画与话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问卷你做主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