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立多层次科技特派员队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9-03-06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文/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市依托科技特派员进行了科技精准帮扶的探索和创新,组建科技特派员帮扶团,深入一线开展科技培训、现场指导,引进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培育新农民,为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建立多层次特派员队伍 激发帮扶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科技帮扶工作中的人才保障,是推动科技帮扶向广向深发展的动力引擎。天津市科技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困难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精细分类,选择相关专业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困难村结对帮扶,精准支持帮扶工作。主要围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设施蔬菜、特色种养殖等10个产业开展科技帮扶,每个产业设1名首席科技特派员和若干名骨干科技特派员。首席特派员负责整个产业的科技帮扶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协调组织。每名骨干特派员组织市级专家、区县技术人员、基层技术人员、乡土专家组成10~15人的帮扶团队,负责一定区域内本产业科技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共建立了72支科技帮扶团队,974名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覆盖了天津市892个结对帮扶困难村。科技特派员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为困难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帮扶项目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科技特派员+项目+示范基地” “科技特派员+农户”的模式,开展科技服务,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鼓励科技特派员大胆创新创业,引领一批传统农业产业向科技应用型、经济高效型农业产业转化。共累计支持项目72个,财政经费约8000万元,53名优秀科技特派员,87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其中21家为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为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示范推广新产品825项、新技术2444项,技术成果转化109项。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覆盖的全市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足12000元增长到19695元,切实促进了困难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创新培训模式 培育一批新型农民
通过手把手现场讲解、亲身示范指导、入户面授交流、集中理论培训等方式,结合困难村产业实际和科技需求,重点以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为主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加快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科技帮扶团队累计为困难村和困难户组织培训、观摩1470场次,服务农民36891人次,培训农民26198人次,答疑解惑13912次,为892个困难村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或农村创业人才近2000人。
出台保障政策 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王芝学(左一)在天津市武清区指导设施桃栽培技术
结合天津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实际,联合多部门出台了《天津市深入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行动方案》(津科农〔2017〕24号),通过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政策、健全科技特派员支持机制、实施农业科技帮扶提升工程等政策措施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特色种养殖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对接天津市困难村需求,形成科技帮扶全覆盖,到2020年,布局10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帮扶10000家农户加入产业链条,新增100家农业科技型企业。
推行“一村一策” 定制差异化帮扶办法
多层次多结构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紧密结合各村发展特色,帮扶方法各具特色,推动各村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彰显优势。例如:水产产业宁河团队采取分工协作、“精密便携仪器+大篷车”及时下乡、基地苗种饲料销售网络等帮扶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食用菌蓟州团队发挥团队优势、根据农时精准帮扶、农户需求应急反应快、发挥基地优势带农户,提升了当地食用菌种植户生产技术水平,实现香菇与白灵菇亩增产1500~2000斤,亩增收约4000元;泥鳅特色产业团队由基地担保解决资金问题、产品出口带农户、全方位服务解决养殖户后顾之忧、以加工带生产;昆虫特色产业团队引入黑水虻,为天津市农业的绿色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天津市科技局将深入推进《天津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行动方案》,编制《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登记制,完善现有采集信息,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退出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统计报告工作;精准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立新型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构建“互联网+”科技特派员新模式,探索科技特派员田间讲堂、网上农校、远程诊断等服务形式,推动实现技术、信息、金融和产业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