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教育语言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2019-03-05蔡华祥马玲

现代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师范生策略

蔡华祥 马玲

摘  要: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普通话是我国教师教育教学中规定使用的标准语言。作为一名师范生应努力做到:排除母语方言干扰,提高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区分普通话的使用场合,培养高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善于使用普通话,积极调控言语行为。

关键词:师范生;语言能力;策略

普通话是教师的工作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江苏版》(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1)明确要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中文等文科专业的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教师的重任,《普通话口语训练》《教师口语》《演讲口才》等口语训练课是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在这些课程中如何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能力,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从而适应在未来教师岗位上的各种需要,这就是我们所着重探讨的课题。

在探讨师范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两个概念:一是母语语言能力,二是职业语言能力。高等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都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基本上都可以用汉语正常地交流、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母语语言能力。那么,我们的母语语言能力还需要提高,或者说还有提高的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职业、不同岗位的人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并不一样,是有高下之别的。实际上,没有两个人的普通话标准程度、词汇量以及沟通能力等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国人的母语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语言能力和书面语语言能力),未来的教师自然不能例外。因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语言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师范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成就的高低。

再来看职业语言能力。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都少不了语言的运用,但有些行业对语言尤为倚重,甚至是主要凭借语言,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课上课下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很大,他所使用的语言自有其特点和规范。如何高效掌握和提高教师职业语言,是师范生职前的重要任务,关系到能否在未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有效展现教师的魅力、传授相关专业知识。那么,教师的职业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排除母语方言干扰,提高普通话水平

当前,我国的语言国情基本上是这样的: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大体上有十亿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北方方言为代表。这一类方言跟普通话较为接近,沟通起来几乎没有问题,所以这些方言区的人即使遇到外地人时,也可以只使用自己的母语方言,如东北官话、中原官话等。另一类以东南方言为代表。这一类方言跟普通话的差别较大,如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等。这些方言区的人遇到其他方言区的人时,只有说普通话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语言使用情况跟东南方言区较为接近,这里暂且不论。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它是在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为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这个层面看,普通话源于方言,又高于方言;普通话既有口语形式,又有书面语形式。同时,普通话又是和个人的母语方言有一定差别的语言,即使就目前已经观察到的一部分人群在幼儿时期习得的“普通话”来看,这种“普通话”实际上是他们父母的、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仍有所不同。

就此而言,每一位师范生都应排除母语方言干扰,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以南通大学师范生的普通话教学实际为例,这所大学所招收的绝大多数师范生都来自江苏。这些学生的母语方言可以分为吴方言、通泰方言、宁扬方言和北方方言四类。吴方言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市的启东、海门以及泰州市靖江等地。通泰方言主要分布在南通、泰州。宁扬方言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盐城、淮安、宿迁和连云港的南部县市。北方方言主要分布在徐州和连云港的北部县市。从整体上看,江苏生源地的师范生學习普通话的难点主要是在语音上。该地区师范生母语方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只有平舌音zi、ci、si,没有翘舌音zhi、chi、shi。因此,这些师范生必须重新学习普通话中的翘舌音zhi、chi、shi。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女声的翘舌音普遍偏前,接近舌叶音;男生的翘舌音普遍偏后,接近卷舌音。即使是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徐州,虽然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但是在母语方言中读翘舌音字的数量比普通话要少。如徐州方言将“老师”读成“lǎo sī”。此外,北方方言声调的矫正也是难点,如徐州人说普通话时,常常有人将“淮塔”读成“huái tā”。在声母方面,属于江淮官话的通泰方言区和宁扬方言区,很多地方鼻音和变音不分,即“n、l”不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情况比男生要好。在韵母方面,主要体现为前鼻音en、in和后鼻音eng、ing不分,出现这种母语干扰情况比较普遍,并且难以矫正。在早期的普通话学习中,师范生一般都能够认识到平翘舌不分、鼻音边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这些现象。在训练过程中,平翘舌的训练效果要优于鼻音边音和前后鼻音的训练效果,前后鼻音训练的效果最差。因此,极有必要针对前后鼻音的训练增加教学时间。

还有不少受到母语方言干扰的语言要素,师范生在训练过程中并不能自我察觉。如吴方言的师范生在说单元音i、u、ü音节的时候,摩擦色彩特别强烈,尤其是单元音i的音值甚至接近辅音。江苏省生源地的师范生常常把前响复元音韵母ai、ao、ei、ou说成单元音。在词汇方面,普通话中常用儿化词,江苏省生源地的师范生则往往不说儿化,或用子尾来替代。如常常把“老头儿”说成“老头”或“老头子”。近些年来,在90后师范生的普通话中,各种各样的网络词语、英文缩略词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些新兴的网络用语并不适宜于在普通话测试中使用。即使在日常交际中,师范生也不应在公众场合使用“屌丝”“逼格”等低俗类的网络词语。这些语言要素的干扰往往是深层次的,即使在短期的训练中有所改进,但稍不注意,也往往会有反复,甚至会回到起点。

二、区分语言使用场合,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普通话是教师的工作语言,也是在工作和公众场合使用的规范语言。教师在工作中有很多即兴说话,尤其是在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时。尹俐(2019)的研究表明,初任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在面临课堂问题时,65%的新教师不知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有大约70%以上的新教师因课堂混乱而受到学校领导的警告。而白琦薇(2019)的研究表明,刚入职场的新教师在管理课堂问题行为上,更倾向于使用语言性的表达方式。这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要求教师能够迅速通过语言交际的手段化解危机,增强沟通效果。此外,教师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语言也有所不同。教师在上课、班主任会议、集体备课等工作环节,面对的是学生和同事,自然要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而在家访过程中遇到不会说普通话或普通话水平不太好的家长,如果教师再使用普通话与之进行交流,只能使交际双方产生距离感,不利于迅速达到交际目的。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当地的方言,而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下,也不应忽视方言与民族语的作用。事实上,双言社会中的人们在学龄前是可以掌握普通话和方言的(刘丹青,2016);而保持较强的民族语言能力,也能够增强少数民族青年一代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王浩宇,2019)。可见,教师应当正确处理普通话、方言与民族语的关系,区分其使用场合。

前文已经强调教师的普通话必须语音标准、语义明确、语法正确,避免使用低俗词语。在正常的教学语言中,师范生必须明白教师的语言不能有模棱两可的情况,不能让学生产生歧义与误解。除了简明正确之外,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做到生动活泼。在理科教学中,有诸多的抽象的公式、定理等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是一门教学艺术。这需要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更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师范生毕业以后大多从事中小学的各科教学,教学对象都是未成年的学生,生理、心理都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在整体上必须是循循善诱、健康正面的,决不能使用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会在有形和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因此,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简明正确,还要活泼健康,切忌对学生进行冷言冷语地嘲讽、不堪入耳地辱骂。

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但体现在自己说,而且还体现在让学生说。就此而言,教师的倾听能力就非常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首先,要主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明确问题,积极鼓励。如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在课堂上就会使用各种形式的提问方法,如直问、曲问、追问等(“怎么知道——从哪里看出——你是想出来的还是查字典得来的”)(程稀,1998)。其次,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对方的眼神,观察对方的情绪、体态,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言语反馈,如:“嗯”“哦”“然后呢”等。最后,还要能够迅速把握学生叙述的主要内容和大意,并能揣摩学生语言表达的言外之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从而既提升了教师的言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善于使用普通话,积极调控言语行为

普通话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说”和“听”上,还体现在语言交际过程的调控上,这对于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茅海燕,2014)。教师无论是面对课堂教学,还是班级主题活动,都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对整个语言交际过程必须要有一个很好地把握和控制,如: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时要分配给哪些学生,对课堂讨论的时间、效果如何掌控等。要达到良好的言语交际效果,首先必须了解、熟悉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面对课堂上的“小插曲”“恶作剧”等突发事件,应有能力进行处理。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跑题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更严重者如学生间发生了打骂行为,引起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关注。这不仅要求师范生在职前的学习中要注意收集分析这方面的案例,更需要到今后的实际教学岗位上去锻炼,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为,既然是突发事件,那么就意味着是无法复制的,并且常常没有定例可循。

总体上来说,我们建议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以下方面的能力:

第一,遇到突发事件时要镇定、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问题,避免事件往坏的方面发展。课堂教学中的言语交际都是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发生的,每一位师生的情感、意愿、态度,都会影响到课堂或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但要做到自己镇定、自信,而且要能够正面引导、影响学生。

第二,教师应能够对言语交际的进程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遇到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造成了僵持局面,这往往不是因为问题的本身,而是因为学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不服输、不低头、不承认错误的情绪和心理。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愿意接受表扬,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积极的一面。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先化解僵局;在处理事件时必须公正合理,对事不对人;从表扬开始,以建议、批评结束。

第三,遇到棘手的事件,还可以先转移话题,化解尴尬,再考虑达到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遇到紧急敏感的话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相关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此时能够转移话题,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中学课文《陈毅市长》为例:

齐仰之: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

陈毅: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齐仰之:可是我……我在工作。

陳毅:我专程来拜访齐先生,也是为了工作。

齐仰之:(为难地)好吧。不过,我只有三分钟的空闲。……

陈毅: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外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不,齐先生对有门化学确实无知。……

齐仰之:极盼赐教!……

陈毅: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

齐仰之:那么请问,所谓共产党人的化学,研究些什么?

陈毅:社会。

这篇剧本中的陈毅市长实际上就是转移了话题,化解了尴尬,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刘电芝、田良臣,2011)。

普通话作为教师的工作语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对普通话的训练,做到语音标准、语义准确、语法规范;其次,注意区分语言的使用场合,培养高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再者,还要积极调控言语行为,增强面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可以说,语言能力不仅需要在语言交际中养成,同时也需要依靠学校教育的培养。因此,我们希望师范类高等院校能更加重视对师范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培养,既要有语言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适当进行实况模拟的训练,从而帮助师范生顺利进入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白琦薇.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沈阳S小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2]程稀.試析课堂教学追问表达式的功用——兼论钱梦龙的追问[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C1).

[3]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江苏版(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刘丹青.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J].语言科学,2016,(4).

[5]刘电芝,田良臣.高效率学习策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马毅.《教育语言艺术》评价[J].师范教育,1993,(3).

[7]茅海燕.教师语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王浩宇.藏族青年语言能力与社会经济地位关系调查研究:以天祝县为例[J].语言战略研究,2019,(1).

[9]尹俐.小学初任教师课堂管理现状透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10]张颖炜.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师范生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