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2019-03-05王少敏陈俊清刘自刚庞一雄
李 萍,王少敏,陈俊清,刘自刚,庞一雄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 432100)
冠心病(CHD)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患者的血管腔会变得狭窄,甚至阻塞,以至于出现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的改变,造成了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致使其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2]。临床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异常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并且与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3]。由此可见,对于冠心病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干预,调节其脂质代谢异常情况,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控制,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大量研究证实,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加之其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使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作为降脂药,能够有效调节脂质代谢,对于稳定粥样斑块硬化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受到广大医师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观察其对血脂、冠脉斑块及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1~76岁,平均(63.6±9.5)岁;体质量指数20.1~27.3 kg/m2,平均(23.6±3.5)kg/m2;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级9例,Ⅱ级26 例,Ⅲ级11例;病程11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7.1±3.5)年;合并疾病:高血压32例,糖尿病14例;胆固醇4.15~5.48 mmol/L,平均(4.82±0.61)mmol/L;三酰甘油2.08~2.36 mmol/L,平均(2.29±0.57)mmol/L;空腹血糖4.31~6.78 mmol/L,平均(5.61±1.35)mmol/L。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2~77岁,平均(62.4±9.7)岁;体质量指数20.6~27.8 kg/m2,平均(23.4±3.4)kg/m2;NYHA分级:Ⅰ级11例,Ⅱ级25 例,Ⅲ级10例;病程10个月~12年,平均病程(7.4±3.5)年;合并疾病:高血压34例,糖尿病13例;胆固醇4.13~5.51 mmol/L,平均(4.91±0.63)mmol/L;三酰甘油2.13~2.42 mmol/L,平均(2.31±0.62)mmol/L;空腹血糖4.34~6.81 mmol/L,平均(5.56±1.36)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心功能分级、病程、合并疾病及临床资料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指南(AHA)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相关诊断标准[6];(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者;(2)既往他汀类药物过敏史;(3)合并全身严重感染、消化性溃疡、自身免疫性疾病、心房纤颤者;(4)具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5)近3个月内发生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216) 40 mg/d,口服;用药3 d后,若未发生低血压,剂量增至80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50211)20 mg/d,晚餐后0.5 h顿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液5 mL,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vanti-J26S离心机,以1 500 r/min 高速离心30 min,分离血浆取上层血清,标记患者的编号、时间及组别,置于-80 ℃冰箱保存备用;所有标本进行统一检测。
1.4.1血脂水平 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
1.4.2冠脉斑块水平 冠状斑块程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VCT-XT64层螺旋CT,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区域自气管隆突下2 cm至膈下2 cm完成双源CT,将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测量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其检测的斑块组织密度与斑块病理形态学相一致。根据CT值对斑块定性,分为脂质斑块(CT值<60 HU),纤维斑块(CT值60~129 HU),钙化斑块(CT值≥130 HU)及混合斑块。
1.4.3BNP、CRP水平 采用荧光免分析法检测血清脑钠肽(BNP),正常值<80 ng/L;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RP,正常值<3 mg/L;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4.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GE公司Vivid7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LVEF。
1.4.5不良事件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CRP及LVEF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BNP、CRP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BNP、CR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变化情况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CRP及LVEF水平变化情况
表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4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其中研究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所致,引起患者血管狭窄,甚至阻塞,加之血脂的冠脉沉积,极易发生心肌缺血、坏死,表现出胸闷、昏厥、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威胁较大[7]。相关报道显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形成同其病变程度、临床预后均有着密切的关系[8]。另有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冠状斑块的稳定性、炎性反应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等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由此可见,稳定冠脉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炎性反应为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概率的有效手段。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起到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渗出的作用,改善心室重构,缓解心肌张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作为常用的血脂调节药物,不仅能够发挥血脂调节作用,抑制冠脉斑块的形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的进程,作用广泛。陈懿等[10]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冠状斑块,减轻炎性反应,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脂蛋白作为脂肪、蛋白质混合物,主要由三酰甘油、胆固醇、磷脂及蛋白质分子所构成。HDL为血清中密度较大的脂蛋白,主要将胆固醇送达肝脏,以清除细胞内胆固醇,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LDL则是能够将胆固醇送至外周血,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1]。相关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够降低肝内细胞合成的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清TG、LDL-C水平,发挥其调节血脂作用,有助于冠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12]。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更有利于调节冠心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对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研究组在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冠状斑块面积,这可能与二者联合更有利于抑制炎症因子激活,促进血清胆固醇进一步分化有关,何荣华等[13]研究结论亦证实。
CRP为临床常用炎性指标,为一种急性相蛋白,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增大炎症的活化程度,加重冠脉血管的损伤程度,提高心血管事件风险[14]。BNP作为心室肌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正常情况下水平较低,而在冠心病患者体内,其水平异常升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BNP、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应用更加有助于炎症因子的抑制,促进病变血管的修复。另外,研究组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缬沙坦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最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良事件,但研究组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唐慧芸等[15]研究一致。
4 结 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情况,减少冠脉斑块面积,抑制炎性反应,并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