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病员救治护理体会

2019-03-05冯小霞董燕张丽芳方琳琳

军事护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任务区伤病员批量

冯小霞,董燕,张丽芳,方琳琳

(1.解放军第960医院南院区 空勤科,山东 济南 250031;2.解放军第960医院南院区 护理部;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正定院区 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130100;4.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 门诊部,辽宁 沈阳 110300)

批量伤病员是指同一或同一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造成3例以上的伤员[1]。中国驻南苏丹瓦乌维和二级医院是一所隶属于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UNMISS)、为联合国南苏丹维和部队多国籍官兵2200余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为维和力量提供卫勤保障服务[2],特殊情况下对当地难民实行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导致维和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在执行任务中常面临各种问题与困难。自2016年7月南苏丹政府军与反对派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以来,各地流血事件频发,导致联合国难民营难民数量急剧增加,加之极端天气多,以及生活环境恶劣,批量伤病员数量较前明显增多。本文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参加批量伤病员救治的体会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提高批量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从而提升我军国际维和卫勤保障能力。

1 临床资料

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驻南苏丹瓦乌维和二级医院先后完成2起批量伤病员救治,共计21例,分别为UN城内2号难民营帐篷倒塌砸伤12例(重伤3例,轻伤9例)及群发儿童高热腹泻9例(男8例,女13例),年龄1~50岁,平均(21.5±6.3)岁。我二级医院接到任务后,迅速展开救治,除1例重伤员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0例伤病员均痊愈出院,顺利完成了救治任务。

2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1 保障对象多元化 二级医院所保障的对象除了维和任务区多国籍官兵外,还需对当地难民实行人道主义援助。南苏丹地处东北非,宗教信仰多样(伊斯兰教、基督教及本地教),伤病员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保障对象受教育程度低下,且多使用阿拉伯语,不会用英语交流,加上本地翻译少,导致护患交流十分困难;尤其是救治批量患儿时,部分家长因宗教信仰原因拒绝护士给患儿行静脉输液治疗,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加大了救治工作的难度。

2.2 伤病情种类多样 批量伤员的伤情种类广泛,且与国内有着较大的不同。任务区瓦乌为种族战乱频发地区,武装派别多,且社会治安混乱、枪支泛滥,枪伤、爆炸伤等火器伤多见。同时,当地气候恶劣、极端天气常见,居民住房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砸伤事件时有发生。另外,当地生活水平低、卫生及环境状况极差,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如腹泻等情况较为常见,给检伤、救治流程带来了很大挑战。

2.3 护理人员编制少 瓦乌二级医院护士的编制数量为6人,其中门诊1人,住院部4人(负责病房和ICU工作),手术室1人。护士日常除了负责门诊的接诊登记、抽血工作外,同时承担了住院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在接到批量伤病员救治任务时,还要根据情况派出1~2名护士进行前接,1名护士负责手术前的准备。尤其在遭遇大批量伤病员的时候,在与医生进行编配分组抢救时,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理人力极为不足。

2.4 部分急救药品、耗材缺乏 由于维和任务期延长至1年,在本批医疗队员轮换部署至任务区时,部分原有二级医院药品及无菌耗材已超过有效期,而海运物资一般至少要3个月左右才能到达,甚至最长可达7个月。在此期间遇到批量伤病员救治的情况时,将面临药品、耗材短缺的问题。

2.5 职业危害风险大 任务区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区,艾滋病、疟疾等疾病肆虐,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健康。联合国实行个人隐私保护,医护人员不被告知患者的个人隐私,常有携带传染病病毒的患者来院就诊,在进行有创操作时职业风险增大。特别是救治批量伤员时,伤员多、病情急、有创操作多,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概率大,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的同时极易发生针刺伤等危害,使救治工作的风险程度大大增加。

3 对策

3.1 制订紧急处置预案流程 充分吸取历批维和医疗队发生及面临的各类突发情况,在国内集训期间,针对任务区伤病情种类的特点,制订和完善多套相关救治应急预案及救治处理流程,特别是医疗队员轮换期间的救治工作流程。(1)按照我军分级救治、时效救治、整体治疗和精确高效的战伤救治原则[3],完善指挥体系,成立2个应急前接后送小组,分别由2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司机组成;同时根据伤病员数量及伤病情对区域内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如协调一级医院、工兵分队医疗人员,以确保伤病员得到合理救治。(2)将伤病员救治流程中的护理工作分为救治前准备、救治中护理和救治后护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伤病员到来之前,根据患者数量及伤病情迅速做好相应紧急救治准备,包括床单位、手术器械、抢救仪器设备和药品、耗材的准备[4]。第二阶段,伤病员到达后迅速检伤分类,同时将前接后送小组以外的护理人员分成4个救治小组,重伤一组、重伤二组、轻伤组和手术组,每组包括1名护士和1名卫生员,根据医嘱进行救治配合;同时,前接后送小组的2名护士,可根据任务情况紧急后送伤病员或加强到重伤组、手术组、重新编组进行救治,护士长根据伤病员救治情况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第三阶段,伤病员病情稳定后,完善各类护理文书及住院期间的各项护理,清点物资消耗并及时补充,针对救治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3)优化救治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护士及卫生员定期演练,熟练掌握,并针对预案中反映出的问题积极进行修订完善,特别要关注重点环节[5],如医护之间的配合、物资准备、与检验及药房之间的工作协调等,在缩短临床反应时间的同时,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确保救治工作科学、顺利[6]。

3.2 提高快速救治反应能力 医疗队护士多来自各医院专科,任务区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每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内、外、妇儿等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适应多护理岗位要求。集训时除了要加强野战救护的技能培训外,还应加强急诊、内科、外科等多学科业务轮转学习,熟练掌握紧急采血及紧急输血规范操作程序、相关采血设备和专用采血袋的使用等,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同时,重点针对任务区各护理岗位工作职责与护理技能,结合各类突发伤的类型、特点、救治原则、重症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特别是各类抢救设备使用方法等,对护理人员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进行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到达任务区后,应在第一时间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物资进行熟悉[7],同时对急救物资实行伤病模块化管理,固定放置,遇有批量伤病员时,能够针对伤病情快速取用、快速施救,从而提高抢救反应速度。

3.3 合理编配安排护理人力 合理的人力调配是保障有效救治的前提条件[8],任务区护理人员数量配备较少,完成日常临床护理工作基本不存在问题,但遇到突发批量伤病员救治时,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十分凸显。此外,在医疗队交接轮换期间,由于天气等原因,接替人员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全部到达任务区。因此,针对此问题,除了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护士编配人数外,可在国内集训时提前做好人员轮换批次计划,同时重点加强卫生员的专业培训。卫生员应选择有医学基础的人员担任,集训期间与护士一同对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进行全面学习提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将卫生员与护士进行编组,制订灵活有效的分组方案,规范岗位要求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达到最优化,有助于实现有序、快速、高效救治[9]。

3.4 加强急救物资设备管理 维和任务区大多处于战乱状态,医疗资源匮乏,卫生基础设施落后[10],而急救物资与设备是维和二级医院开展正常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1)轮换前与前方做好充分沟通,将前方急需的急救物资和需要更换的设备于轮换第一时间空运至任务区,确保医疗工作的不间断开展。(2)随着我军医疗急救物资与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换代,维和任务区的急救物资也需要定期更换,以适应现代化战争需求,并建议配备新式的军医背囊和卫生员背囊等。(3)注重做好急救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登记,保持备用状态,尤其是一些设备的配件,一旦损坏,在任务区无法买到,应在国内物资准备时充分考虑,以免因设备问题影响救治工作。

3.5 提高特殊感染防护级别 任务区传染病患者较多,其中包括许多艾滋病阳性患者。在批量伤病员抢救时,伤病员数量多、病情急,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救治的同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患者是否为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者,因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做到全面防护:(1)国内集训阶段,应根据任务区传染病特点,强化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进行个人防护的系统学习,掌握艾滋病、恶性疟疾等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2)救治患者时一律戴手套、口罩、帽子,必要时带护目镜、穿一次性隔离衣,做到操作娴熟、全面防护、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做好个人保护,操作完毕后彻底洗手,消毒擦拭[11]。(3)有创操作时选择安全型用具,如安全型注射器具、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针等,防止针刺伤,医疗垃圾在救治结束后,由专人负责,统一放入焚化炉焚烧。(4)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 h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 h。(5)每周定时对营区、病区进行消杀,床上挂蚊帐、室内放驱蚊液及驱蚊香,医护人员身上喷洒驱蚊液,定期预防性服用抗疟药物,预防恶性疟疾的发生。

4 小结

批量伤病员抢救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急”,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由于任务区的特殊性,突发事件常有发生,而维和二级医院在人力、设备等方面都不能与国内相比,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加强各类技能的提升,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快速救治反应能力和医护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运行,有效提高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任务区伤病员批量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采用经济数控车床批量车削孔类工件的再实践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 公车管理系统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多任务区侦察决策研究
在数控车床上批量钻铰孔类工件的实践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考虑价差和再制造率的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生产批量研究
针刺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