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东裴氏家风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

2019-03-05

运城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德育工作

孙 岩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念,其中,关于家风思想的论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河东裴氏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深度挖掘河东裴氏家风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体现新时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以此为依托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不断深入,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裴氏家风的内涵

裴氏家风经久不衰,形成了以“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为核心的信念与追求,其中蕴含着崇德向善、孝顺为先、严格自律、奉献国家等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讲仁爱、重民本、修诚信、存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要求与裴氏家风形成时代的呼唤。继承与发扬裴氏家风的优秀内涵,在新时代具有新的价值。

(一)家风的历史溯源

家风是家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也是家庭延续的根基。家风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潘岳的《家风诗》,此诗用优良的家风传统时刻勉励家族成员。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司马光《家范》已然成为家教的代表。明朝之后,在家风方面推崇“知行合一”,清朝纪晓岚对子女提出“四戒”,曾国藩也以勤奋简朴为家风的基本要求。在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传统家风中的封建思想受到强烈批判,马克思主义和一些西方的教育理念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分庭抗礼的局面。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家风成为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风文化。

(二)裴氏家风的特点

河东裴氏家族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上著名的大家族,发祥于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称为“三晋望族”。裴氏家族自秦汉魏晋,历六代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2]裴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相将之门,据史书记载宰相有59人,将军有59人,在其他领域有成就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裴氏家族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名门望族,其优秀的家风是整个裴氏家族的精华所在。

1. 用家风家训自我管理

两千多年来,裴氏家风经过不断地演变与发展,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形成了裴氏家族12条《家训》和10条《家戒》,其核心思想“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不仅仅是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更是一个国家管理方式的浓缩与呈现。《家训》体现的是一种文德教育,为家族树立起道德的高线。《家戒》是家法,为家族设立一个共同的行为底线。裴氏家族能够闪耀古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裴氏家族的《家训》以及《家戒》,这是两千年来裴氏家族最闪亮的文化符号。

裴氏家风中的《家训》《家戒》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与时俱进,跟随社会发展的变化与历史的进程,不断进行增补和修正,以此保证其《家训》《家戒》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第二是以家为本,裴氏家族的人口在初期并不是最多的,但是家族高瞻远瞩,对每一个家庭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家庭文化的建设与家族文化的发展相互融合,以家为本而兴族;第三是条律分明,《家训》与《家戒》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正面的《家训》以“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为核心,对家族成员进行引导,反面的《家戒》以“十个毋”为要求,对家族成员进行警示与惩戒,正反相辅相成,共同起作用。

2. 以耕读传家为世代传承

二千多年来,裴氏家族诞生了很多杰出人物,这些人正是裴氏《家训》的坚定实践者,他们将《家训》中的要求作为日常生活的标准,将这种深厚的道德准则融入家庭的每一个方面,形成了“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耕读传家的家风是传统家族进行治家的根本,在古代的农耕社会条件下,兼顾耕读是家庭的必然选择。在裴氏《家训》中要求其成员在“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3]4的同时,还要有“一技专长,生计无虞”[3]17,体现的是不仅仅是勤于耕种的治家之道,也是对社会、国家的贡献。裴氏家风家训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必须进行传承和弘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农耕文明转为现代文明的情况下,“耕读传家”的家风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下,“耕”不仅仅取其意,还应该延伸到致力于一项事业,在这项事业上耕耘,以此达到家风的传承与创新。

3. 以“修身齐家治国”为不懈追求

传统家风文化重视德育的教化功能,要求其成员以德为本,厚德载物,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有异曲同工之妙。裴氏《家训》要求其成员在个人素养与行为方面修身养性,在品德上做到“立身谨厚”;在思想上做到“读书明德”;在行为上做到“讲求公德、慎重言语”。[3]21

家庭是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家庭的安稳与和睦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传统家风文化重视“齐家”,并把“齐家”作为治理国家的一个缩影与前提。裴氏《家训》要求后人做到:“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父母、协和宗族、敦睦邻里。”[3]62其中不仅仅要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也要重视与邻里亲友之间的关系。裴氏家族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名门望族,清正廉洁的作风也影响着后代,为我国新时代廉政建设提供经验。比如三国时代的裴潜在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家中为其办理丧事必须从简,只在坟墓中放入简单器具,与当时的社会厚葬的风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北周的裴侠定下“凡贪官污吏者,死后禁入祖茔”的严训。[4]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河东裴氏家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良的家风建设也应该焕发新的活力,积极挖掘裴氏家风的深刻内涵,以此为依托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是对裴氏家风的继承性与创新性发展。

二、裴氏家风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不断提升家风建设,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裴氏家风作为两千多年来我国家风文化的一个闪亮之星,蕴含着先人哲思的朴素与厚重,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重视家风的培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德育培养的营养剂。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优秀的家风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是道德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大学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家风文化对大学生德育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风贴近生活,贴近个体,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响应与共鸣。[6]良好的家风文化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家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具有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裴氏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传承和超越,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此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比如裴氏家风中“友爱兄弟、敦睦邻里、立身谨厚”的要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新的要求相一致,通过把裴氏家风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让大学生通过对裴氏家风的学习,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以新的方式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道德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

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担了一部分德育教化的功能。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第一堂课就是来自家庭的教育,家庭成员的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良好的家风家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首位的,借鉴与学习传统家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助于大学生成长发展。比如裴氏家风中强调“孝顺父母、居家勤俭、讲求公德”,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最崇尚的一种德性。通过把裴氏家风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让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和学习裴氏家风,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可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效果。

(三)增强大学生时代责任的必然要求

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微观的要求,经过不断地发展与融合,影响的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风貌。家庭是国家的最小的单位,国家是无数家庭的融合。裴氏家风的核心“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要求从每个家庭单位的日常活动做起,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这种以家风为承托的要求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更是所有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通过把裴氏家风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以此为纽带,积极探寻大学生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明确奋斗目标,坚定中国梦的理想,把个人的努力放入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中,在完成自身升华的过程中为祖国做出贡献。

三、裴氏家风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

(一)以家庭为基础,树立良好家风

一个家庭价值观的选择和践行是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当下社会文化的主流要求为标准来构建的。家风不仅仅是家庭中个人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是整个家庭文化的不断延伸,这种延伸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教育环境。大学生是一个家庭未来的中坚力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围绕家庭中家风的传承、发展、升华,对大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力量,感受到良好的家风对个体精神的塑造的正能量,才能让大学生完善自己并主动维护和营造良好的家风。当代家风建设必须在传统的内容上更新与变化,不断注入新活力,与新时代新要求相融合,这就要求每个家庭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适当的改变传统家风中不相适应的内容,让家风文化历久弥新[7]。

收集裴氏家风核心的家训家戒内容,通过开展“寻找家训”、“书写家训”、“诵读裴氏故事”、“展示好家风”等活动,把裴氏家风的内涵再一次展现给每个家庭,培育出优秀的家风家训,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日常家庭交流中得到提高。

(二)以学校为突破,进行科学引导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家风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学校建立裴氏家风社团,通过演讲、写作、讨论等形式加深大学生对裴氏家风的理解;组织大学生参观裴晋公祠,让大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断加深对于裴氏家风的理解和认同,不断扩大裴氏家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不断推动家风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相结合。

将家风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感悟传统家风文化的力量,将家风文化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之中能长期的、稳定的感染与改变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通过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可以将裴氏家风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融入到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出一种更加规范的教育。例如向大学生讲解裴氏家风的形成、发展和现状,讲解裴氏家族的名人故事,讲解裴氏家训等等。一方面可以使传统的家风文化更加系统和完整的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又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融为一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社会为导向,广泛深入宣传

社会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环境,可以与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三者形成合力共同把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积极向上、科学有效的宣传,使整个社会广泛认同家风文化的力量与作用。

裴氏家风底蕴深厚,通过广泛宣传可以扩大影响。第一要广泛宣传,比如运城地区先后拍摄完成《<家训>润无声,<家戒>醒后人》、《山西裴氏:正反并举立家规》两部专题片在当地电视台进行长期播放,制作宣传片《千年风流话裴氏》,在裴晋公祠里建立“裴氏家规馆”,在当地道德教育基地设立“裴氏家规”专区对裴氏《家训》、《家戒》进行展示,[8]根据当地特色编排相关蒲剧、印刷相关书籍、拍摄短视频等,通过不同的方式,从各种角度对裴氏家风的价值进行宣传,让大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裴氏文化的内涵。第二要加强裴氏家风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免费发展《裴氏家规》口袋书,[9]邀请专家讲解裴氏家风故事,邀请裴氏家风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裴氏家风的温度,进而引导整个社会风气不断向上。

总之,以河东裴氏家风为依托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要形成多方合力,让家风文化融入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一个角度,用其文化感染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通过把裴氏家风的精华进行精准解读与重构,以此与新时代新要求相适应,挖掘出其当代社会价值,使传统家风家训能够再一次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继承和弘扬裴氏家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形成优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自身德育的升华。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德育工作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