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教育本质的生命化教育

2019-03-05李东风李铠希

运城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教育

李东风,李铠希

(华东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13)

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重视人的主体价值,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感受。生命化教育是立足于教育的现实状况,客观地看到教育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优势和不足,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原理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提出的一种更好的教育理念。

一、生命化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

(一)生命化教育的含义

生命化教育是立足生命视野,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把对孩子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要求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1]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不断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2]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珍惜、尊重、欣赏生命;开启生命的智慧;点化与润泽生命。

(二)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化教育蕴含着对教育的希冀,希望人能获得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获得健全的发展,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根据张文质和黄克剑教授对此方面的研究,其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它认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专长也不相同。教师要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特点,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成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拥有更好的成长状态。生命化教育希望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都能有其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都能有它独特的成长变化,希望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尽心尽力,耐心细致地教育他们。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充分发掘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方案和计划,谨记学生生命具有鲜活的个性,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要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标准统一的知识。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自己领悟、自己觉悟的教育。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进行思考加以认识,再次实践再次认识,如此循环,继而产生对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新的稳定性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事件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不断进行反思、自我教育、再认识。这样,个体生命在不同事件中经历丰富的历程,经受不同的生命感受,最终获得个人的成长。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范本教育。通过榜样示范、直面经典,让学生看到、感受到好的形象,引起他们内心的渴望,能够真正感染他们的生命,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境界。这要求教师既要做好榜样示范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机制,动机产生,情感意志,一步步栽培,由内而外,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对教学中缺乏生命化教育的反思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理性主义在全社会盛行开来,人们开始将评价一个事物有无价值的标准确定为是否有用、是否实用。教育因此也染上了这种风气,学校教育以培养各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为宗旨,学生学习浮躁,尽管学着自己不喜欢的课,但仍然希望通过考取高分获取更高的学历、获得更多的技能,来满足自己更多的物质享受,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精神发展需求。这样,教育促进人生命更好地成长的内在价值被遮掩了,教育开始变得功利化。这些偏离教育初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停下脚步把目光转向如今的学校教育。

(一)对教育过程的反思

回想我们接受教育的课堂,一上课就老老实实地坐在冷板凳上,听老师讲解那些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的抽象概念,只能硬着头皮听着。如今的课堂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眼神茫然,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又不允许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只能看着黑板和多媒体变换,被迫学习。做不完的题和考不完的试让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课堂如同产品制作流程,不能充分考虑人的主观感受,人的情感、意志被压抑,彰显学生青春活力的时刻很难看到,极易造成不好的精神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教育过程更多的是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的发言,很多学生没有自我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也就丧失了课堂参与感,转而做其他事情又被老师连批评带恐吓请家长,更有甚者通过捣乱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教育过程围绕的轴心是专业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因此远离了使人的生命获得更好的成长的初衷,这也是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可悲之处。这样的统一标准,未遵循受教育者生命成长的规律,不顾学生实际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挤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认知思维方式和水平,学生无法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实需要也无法被满足。

(二)对教育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学校大纲,致力于呈现给学生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没有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也没有对学生个体特征的了解,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课堂上呈现迷茫、无趣、无奈的生命状态的不理解。这样的教育内容会使人畸形发展,无法使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无法焕发他们生命的活力。而且,从现实生活中来看,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有知识而没有情感或者有学识没品行,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可取的。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的欲望,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与学生情感上的交融,就难以使教学内容深入人心。不能领悟生命的意义,就无法调动他们为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因此,课堂要让学生快乐且有所发展,就要让学生体悟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有多样化的课程来让学生自己选择,开拓视野,丰富自己各种认识和体验。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让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从而获得健全的发展。课堂要让学生获得综合发展,课程内容就要涉及关乎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真正将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都融入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三)对教师与学生个人的反思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教师对于课堂上学生不好的学习状态视而不见,慢慢地习惯于独自演说,不再“奢求”学生的回应,不能够及时反思也不愿再做调整。甚至有些教师开始不思进取,上课仅仅凭着那些掌握已久的知识应付课堂。他们没能以身作则,没能做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示范者。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态度偏差较大,没有足够的耐心。学生则对世界的了解不够,显得有些颓废,不知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而感到茫然。教师和学生没有课堂上的互动,也没有实际生活情感的交流,彼此只是在教室模式化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无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四)对教育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很多依然以讲授法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却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没有使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应在了解学生近况和学习程度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探讨和研究课堂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模式。教学总是从理论的角度开展,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实际,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生活,直面生活,解决问题。应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现实参与感。

(五)对教育环境的反思

学校教育的物质环境都在不断改善,但人文环境却改观不大,从侧面反映出整体的素养还不够高。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很好地尊重、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要求学生规规矩矩,考取令家长满意的分数。学生总是被禁锢在学校,实践活动较少,不能很好地融于生活。只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润物细无声般地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好的氛围。

(六)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只看分数高低这种考试结果,不看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点一滴真实的变化,只看知识学习不看品德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就会片面化,极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恐慌,导致精神压力较大,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提升生命化教育的策略

生命化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顺应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从自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理念能促进学生生命状态积极向上,促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为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一)改善教育过程

生命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设置动态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室里桌椅摆放呈环状或者呈辩论赛形式,让学生享受课堂上的时光。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层次。其次,尊重、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想法,用平等对话的态度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切实从思想层次解决问题。再次,教育过程要以学生为轴心,与学生生活相贴近,融生活于教育,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命出发,用已有的知识点化、润泽、提升新的生命,使每一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生命律动来感悟与学习,才算真正完成教育使命。[4]

(二)拓宽生命化教育的内容

生命化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是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在世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寻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注重学生个人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他们愿意上的课。

学校课程设置需要全方位化、多层次化、宽领域化。全方位化是指无论学习什么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兼顾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课程系统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促进品德和智力的均衡发展,提高审美情趣,发扬劳动精神,整体发展更加健全。这样的课程从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多层次化是指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快慢不一样,据此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他学习的班次。宽领域化是指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既要有一般的通识课程,也要有专门的自主学习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要注意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各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政治立场,有公德意识,有正确三观还能体悟生命美好的人,激发他们对更高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三)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化意识

生命化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一般素养,还要有耐心、责任、爱心、宽容心、人文情怀等生命素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做一个知识渊博而又人格高尚的生活者,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看法,理解学生的状态和感受,及时观察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通过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及时反思学生和自身生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生命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释放潜能,并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有自己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精神状态,熏陶、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激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师要认识到和学生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交往。只有从内心中认可对方与自身的对等,才能在知识传授的种种表象中,达成双方的真正理解和宽谅,以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纯真姿态进行本质层面的交往。教师与学生只有达成情感上的接纳和亲密,才能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人智慧、价值观等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生命的自我生成。[3]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以生命启迪智慧,提升教育境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要想获得个人全面而持久的发展,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恒心。要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处事方式,使其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为他们在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就能在获得自学能力的情况下,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收获不同的实践体验,提升生命的内涵。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自我定位,努力在各种各样的见闻中开拓自己的眼界,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个人的事情并为之努力奋斗。要多读书,多经历,发现世界之美,生活之美,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树立理想信念,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学会心理调适,正确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提升个人修养,文明礼貌待人。

此外,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要求老师要努力地提高人格魅力,树立民主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真诚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而不是从成人的视角苛求学生。教师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疑惑、思考、收获的幸福感,看待问题的思维,做事的心得体会等与学生分享,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引领正确且多元的方向,使学生主动体验、探索。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份持久而高尚的爱,学生才能产生积极情绪,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其成长。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能够满足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促进人格的完善,形成独特的个性,同时教师的生命活力也得以体现。

(四)探讨生命化的教学方法

生命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关心学生真实的生命感受,让学生的“生命”在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生命化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阶段性的认知水平等,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智慧的启迪,对生命有新的体悟,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成长有所进益。例如选定某个课题,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自主探讨,自由发表意见,形成一定的看法,教师通过梳理、提升、总结,对学生起一个指引性的作用。生命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通过多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体验,能对生命有所体悟,比如学哲学,可以让学生创设哲学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哲学意蕴。

(五)营造宽松、自然的教育环境

改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种植花草让校园变得更绿、更美,保持干净、整洁,增加健身器材等使校园生活更舒适。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学校的人文环境,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风,严谨治学的学习氛围和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

(六)关注生命成长的教育评价

第一,动态的评价机制。学生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从多种视角和标准来评价学生,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4]应分时分段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多肯定学生,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让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二,多元的评价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综合评价对自己有一个更好、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着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更加自主、自觉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更好地获得自我提升。

第三,多元的评价标准。学生作为单独个体的优势与不足是不相同的,要找到学生适合的发展方向和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其成长进度的评价标准。

第四,全面的评价内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还要看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个人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否有所提高。

第五,多样的评价方法。依照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内容的深浅来确定评价方法。要注意多用正面激励,不断肯定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生命化教育的提出,希望教育最终能够回归生命,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生命情感体验,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的提升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善教育效果,塑造健全人格。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