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对巩固民族关系的意义
——以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为例
2019-03-05汪莙霞
汪莙霞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以民族平等原则来处理民族问题,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党的民族政策也在不断完善。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宪法第四条第一款中“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12年至2017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人均收入和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9%,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主题落到了实处。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他们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认同,必须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现实贫困问题出发,而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正是解开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对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产业扶贫”——扎深民族平等的“奠基石”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借助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在贫困县打造出一批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提升贫困人口劳动技能,促使农民脱贫致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21。坚持民族平等不仅要让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享受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而且要使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是解决我国各方面问题,包括民族问题的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从全国范围来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巨大地提升,但不同地区仍然存在差异,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全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精准扶贫的真正受益者是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充分的实现,获得感大大提升。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巩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而精准扶贫中的“产业扶贫”正是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相对平等的关键一步。
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原因,对不同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计划,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对八个民族省区进行的定位;对深度贫困地区,如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等“三区”和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云南的怒江州等“三州”进行的重点支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这为加快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流入少数民族地区,更新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加快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国家整体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完善,且更新换代的速度缓慢。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交通便捷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外界对民族地区的投资预期低、投资力度小,这又反过来导致投资的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基于上述原因,且综合考虑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具备劳动力充足、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采取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实施“雨露计划”;以“两后生”为重点对象,以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为目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重点贫困村村干部和乡镇扶贫干部培训等措施,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精准扶贫中的“五个一批”政策,“互联网+精准扶贫”政策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无疑也提高了扶贫的精准度,开阔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视野,普及了新的发展理念。此外,“产业扶贫”在加快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层面经济结构的优化,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缩小了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实现民族平等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产业扶贫”无疑是扎深民族平等的“奠基石”。
二、“专项扶贫”——铸牢民族团结的“同心锁”
“专项扶贫”是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思和总结我国以前“大水漫灌”式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找出发展问题,挖掘地区资源优势,定制专门的适合地区发展的脱贫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40。民族团结既指各少数民族内部的团结,也指不同民族之间要团结和睦,休戚与共。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消除贫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使各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仍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此,更应该通过精准识别,找出能促进地区发展的资源、技术、文化等优势,加大对口支援力度。而“专项扶贫”不仅有利于国家增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拓宽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渠道,实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不同地区在互通互信的过程中,增进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交通、通讯等技术的日新月异,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人才的自由流动,陆续出台了许多专项计划和优惠政策,例如援疆援藏计划、财政转移支付、多口支援、借助“一带一路”机遇顺势发展,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对特定地区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此外,全国其他地区缺乏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是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信息的相对闭塞导致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无法充分传播,而外界因不了解也不会主动让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入少数民族地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而通过“专项扶贫”的桥梁作用,可以使外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更深入地了解,对各种资源地挖掘也就更具有针对性,信息和业务的交流活动无疑会进一步增进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
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有相当大的影响,而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专项扶贫”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援藏援疆等工程为民族地区提供了物质和政策上的优惠,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工业等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必须意识到“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已不能啃下当前的“硬骨头”,要想根治贫困问题,必须从找准贫困原因入手,采取精准化的扶贫方式。而一对一、点对点的“专项扶贫”模式在弥补以前政策短板的基础上,使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更加切身体会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既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专门的关爱”,同时也对“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等试图以贫困问题为借口来抹黑祖国、造谣煽动民众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从行动上给予了沉重的打击。进一步坚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因此,“专项扶贫”无疑是铸牢民族团结的“同心锁”。
三、“教育扶贫”——增进民族互助的“加速器”
“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农民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能力,进而实现认识、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族互助的目标是不同民族之间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后,国家和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帮扶的力度加大,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却未能同步提升,这对转变当地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挖掘地方发展潜力、提升后代综合素质形成较大阻力,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的一个短板,而“教育扶贫”对解决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也是千差万别。少数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占优势,但缺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支持,而其他地区虽然在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占优势,自然资源却相对不足,这就为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提供了条件。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号召全国人民对西部地区给予扶持;东部发达地区积极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岗教师等到民族地区,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等关键行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利用当地人才对家乡的心理认同感,充分发挥人缘、地缘和族缘优势,鼓励和引导从民族地区走出去的各类人才回家乡创业,施展才华,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才资源的互动流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巩固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互帮互助关系,增强了民族互助。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缺乏、历史传统保守、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等原因,人们的思想也较封闭落后,既没有改变现状的实力和条件,更缺少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生活的目标仅仅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而这又进一步造成推动地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相当匮乏,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在这种条件下,群众很难对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互助等观念有深入了解的积极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内生资源的发展。扶贫必先扶智和扶志,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教育扶贫”最基础的内容,而使他们树立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志向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通过吸引其他发达地区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也有利于培养当地群众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致富意识,改变原有的等靠要、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等思想观念。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学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不仅会逐渐形成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思想,也愿意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来提高生活水平,达到在精神上想脱贫,在行动上能脱贫的目的。这种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的转变,既有助于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随着“教育扶贫”效果的不断凸显,地区之间的互助合作也会更加频繁,经济的繁荣发展必将进一步使民族互助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教育扶贫”无疑是增进民族互助的“加速器”。
四、“社会扶贫”——共谱民族和谐的“新乐章”
“社会扶贫”是指除了政府专职的扶贫开发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扶贫开发活动中,对我国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各种开发、救助、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等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2]15-16。民族和谐,是指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政治经济得到平稳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尊敬,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影响重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特别是“社会扶贫”可以举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之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差距,维持不同地区经济的相对平衡,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主体依然是政府,尽管政府投入有力度大、覆盖面广等优势,但对贫困地区长期持续的投入不仅使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压缩了对其他社会项目的支出比重,也带来诸如官僚风气重、扶贫效率低、资金损耗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而社会和个体在扶贫过程中的参与,使扶贫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相互协商,紧密结合的多主体合作式网络结构。贫困治理体系内部的主体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分享资源,共享治理发展成果。政府可以凭借其行政手段、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而个人可以更多地采用自愿和社会动员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多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不仅拓宽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资源,增强了贫困治理的灵活性,也使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扶贫”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弥补政府扶贫工作的不足,改进先前的贫困治理结构,而且可以统合各种扶贫资源,充分发挥多个扶贫主体的综合优势,集多方之力来解少数民族地区困难群众之忧。例如,通过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引导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参与到扶贫项目中,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扶贫平台,如网络平台、资金平台、组织平台等,发布有关贫困地区的最新资讯,吸引高校学生、科技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参与扶贫;通过完善“社会扶贫”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进行扶贫贡献表彰等方式激励社会团体参与扶贫。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营造积极的社会扶贫氛围,提高大家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以广西“东兴模式”的边贸扶贫中扶贫主体的参与能力为例。东兴地区开展边贸活动离不开边贸企业和边民的参与,但作为互市贸易参与的主体,由于受文化水平低和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东兴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联系金融机构给予了更加宽松的贷款政策;边贸企业在享受国家税收奖励、投资优惠的同时,积极提高自身互市贸易的实力,扩大产业规模,吸引更多的边民就业;而当地贫困边民也积极参加政府开办的技能培训班,提高自身的就业、创业技能。这种边贸活动逐渐拓展为全国、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这在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的同时,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因此,“社会扶贫”无疑有助于各民族共同谱写民族和谐的“新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3],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改善、社会稳定,符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也从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为各民族增进“五个认同”,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