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基点的传统文化品鉴
——以《渔父》教学为例
2019-03-05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它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立德树人。语文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熟知文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被动地接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文本所含传统文化少有独到而深刻的认知。为此,笔者以《渔父》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品味中华传统文化。
一、接触文本,初识传统文化容颜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的存在不是虚无的,总是依附于特定的文本。特别是熠熠闪光的传统文化精髓与所依附的文本之间相得益彰,就像红润的苹果与翠绿的树叶之间相互映衬一样。为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自然少不了对文本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
对文化的定义,中西方有一个基本共识,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语文教学而言,自然会淡化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着重于对精神财富的认知与发掘。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精神财富主要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制度等。在笔者看来,一切能导引人们产生积极精神变化的因素都是文化。为此,在文本阅读之时,关涉这些方面的内容都属于文化鉴赏的范畴。不过,如果上升到传统文化层级,则可以发现这些方面的内容必须具有两大特质:一是属于自古就有的文化,而且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二是属于经历了时间的淘洗,穿越了千百年依旧在积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以出自《楚辞》的《渔父》为例,这里面充溢着极为明显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从《渔父》全文来看,这里面直观呈现的是三闾大夫与渔父的对话,但其背后却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温柔交锋。
其实,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文本,从文本的字面内容出发,继而逐步深入到文本深层次的文化层面。然后识别每一篇文本所运用到的写作技法,借此明了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内容。以这篇《渔父》为例,此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屈原与渔父对照起来写,最终是凸显屈原及其思想。经由这样的文本接触,对传统文化容颜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感知,继而为下面的更高层级的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研观点,寻觅传统文化津梁
先看屈原的自我陈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简要概括了“举世”与“我”的不同,前者都表现为浑浊不堪,浑浑噩噩,看不清世道真相,不明前方之路;后者却独自保留清醒,深知世态人情和社会的黑暗。就文本创作而言,作者将这个观点应验于对屈原的描写之上,“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为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屈原劳累如此,可见其确实是达到身累、心累的地步了。同时,作者也借助对这些行、形和言的描写,全方位地揭示了屈原“是以见放”的深层次原因。在与渔父的对话中,屈原鲜明地表白了自己的信仰。他不愿自己清白的身体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哪怕用极端的葬身鱼腹这样的自杀行为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很明显,屈原是一位有志于报国的士子文人,看到国家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他内心可谓波涛汹涌,难以接受。但是,个人的力量实在微弱,屈原被奸佞小人排挤,落得个外放的结局。不过,这依旧不能改变他的初衷,他依然不愿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可见,他是一位典型的儒家思想尊奉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宁愿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受到玷污。他是一位用死亡来证明自身灵魂清洁的爱国儒士,也因之成为后人敬仰、歌颂与祭奠的真儒士。
再看对渔父的描写。全文对他的描写分为四个层面,可以简要概括为说、笑、动、歌。但是,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恰恰有机融合,显露出渔父的思想与信仰。从他所说的话里,可以看出其思想是与屈原相对的。他先是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所推崇的是“不凝滞于物”,能够比较自然地“与世推移”。简单地讲,就是人不能为外物所牢牢地牵制,应学会随波逐流,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在他眼里,屈原的坚守理想根本不可取。世人都浑浊不堪之时,就应使浑浊的泥水更加浑浊;众人都迷醉了,就应跟着大醉一场。在他眼中,屈原的所作所为不可取,而且现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的。渔父的“莞尔而笑”则将其观点借助神态描写的方式凸显出来。很显然,他认为屈原的信仰是自己所不能接纳的。随之“鼓枻而去”,他自己荡起渔舟悠然离开,只留下足以表明自己信仰的歌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无论水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都可以顺应其特点而有所为。很明显,渔父就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家思想的隐者,他的宗教与信仰是顺应自然,因变而变。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思想,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其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回望中国历代的士子文人,他们往往也就在这两端之间游离。幼年有志于学,科考之后有位了,就积极追求有为,但受排挤贬抑了,就寄情山水之间,过起清静无为的隐居生活。再被启用了,就再次积极有为。如再被弃用了,就再次流连于山水之间……儒家文化让他们有着一颗积极向上向前的心,而道家则是这些失意文人的精神后院。
三、多维比照,尽得传统文化芳华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个文本。因为对中学生而言,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定的时空距离,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据此,引入多维度的比照就是引导学生尽得中华传统文化芳华的妙策。
一是同一思想的比照。例如,对于屈原,可以与同样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过的苏轼进行比照。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也曾在作品中表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不过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在对苏轼的旷达认知之中,更应识别儒家积极有为的更高境界,与屈原坚守的不同之处。二是不同思想的比照。如对于屈原与渔父,对于范仲淹与王维,进行多组的思想对照分析,加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知。范仲淹虽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但在任上时仍政绩卓著,始终秉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王维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遇到挫折后则逐渐消沉,过着半官半隐的闲散生活。三是文本内外的比照。文化的传承源于古代,但指向当下,因而教学活动必须引领学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关联起来。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实践。
在统一的文本原境中,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鉴赏和传承而言,就应基于这样的原境。在文本中进行最为基础的感知,在文本中进行跨越时空的寻觅,在文本中进行现实的领略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