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散文教学要抓线索、抓语言、抓方法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刘和珍宁静散文

散文取材广泛,形散而神聚,虽然短小但语言优美,历来受读者所喜爱。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散文所占篇幅不在少数,但从学生散文阅读实际看,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主题把握较为欠缺。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线索理清内容,抓关键词揣摩作者情感,结合背景及语言感悟主题,这样才能提升散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获得丰富体验。

一、抓线索,理清内容

散文因其“形散”,学生在概括内容时,难于抓住线索,难以把握。其实,虽然散文的“形”较为“散”,但贯穿作品的主题是始终如一的,一般文中会有明显的线索。故而在引导学生对散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线索理清作品的内容,且这也是分析散文首先要做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内容时,一是可结合文眼展开。以《荷塘月色》为例,文章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教师可由此而问:“‘我’为何不宁静?”引导学生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追问:“‘我’不宁静后选择去了哪里?”引出游踪,即家、小路、荷塘、家,紧扣游踪和语言描写,对“我”的情感展开分析。二是可结合文题对内容展开分析。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纪念的人物是刘和珍,紧扣“纪念”二字问:“为何要纪念,纪念了刘和珍哪些事,最后要告诉我们什么?”由此也就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即写作的缘由、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过程、最后则是总结请愿的教训并讴歌死难的意义。在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散文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线索展开,否则难以把握主要内容,理解也就成了空谈。

二、抓语言,揣摩情感

散文因其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在高中散文教学中,当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探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语言对作品的情感进行揣摩。以《荷塘月色》为例,“我”因不宁静而出门寻找宁静,在月下荷塘获得了暂时的宁静,那么,如何从文中找到当时“我”内心的变化呢?在“荷塘”部分,先写荷叶,以比喻写其风姿,表现其动态美,写荷花,接连三个比喻写其晶莹剔透的闪光和不染纤尘的美质,运用通感写荷香,以拟人写荷波,显得清幽恬静,试问,若“我”此时依然不宁静,能否感受到如此的美景,自然不能,也正是因为在美景的熏陶下,“我”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深入揣摩,在教学中可根据文本的特点、内容等围绕文本语言展开。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在阅读中,可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所涉及到的几类人,由此而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揣摩。如爱国人士、猛士,作者是尊敬和激励,文中称其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又如对反动派,是嘲讽和揭露,一方面控诉他们的暴行,另一方面痛斥他们的无耻卑劣,教师可引导学生勾画出具体的句子进行体会。又如《小狗包弟》的“尾声”部分,作者送走小狗的心情是轻松而沉重的,为何轻松,是因为包袱解除了,而联想到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而牺牲包弟,内心的愧疚也就油然而生,心情自然变得沉重。文中写道:“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这是作者内心真诚的忏悔,也正是因此,作者写成了《随想录》一书。

三、抓方法,分析主旨

作品不过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来抒情达意的工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揭开语言的外衣,去探析作者藏在背后的情和意。结合高中学生对散文主旨的把握情况来看,大多学生虽然能结合主要内容来分析散文的主旨,但方法不够系统,对主旨的分析不够到位。其实,分析散文的主旨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在散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题目、背景、行文思路及关键字进行分析。

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题目中用“记念”来明确作者的情感,结合文本,作者一方面在追忆刘和珍的事迹,而另一方面则是对反动派的痛斥,可见,作者是在追悼刘和珍的同时,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恶行,也讴歌了中国妇女勇毅不屈的精神。同时,结合三一八惨案的背景,也更利于学生掌握本文的主旨。同样,《故都的秋》题目已很明显,作者要写的就是故都的秋天,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再进一步揣摩情感,“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何?可见爱秋之深啊!那为何从字里行间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呢?这就要结合对作者的了解、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来分析。又如《荷塘月色》中,先借助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宁静”的原因,结合游踪探析作者情感的变化,在欣赏荷塘月色中感悟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散文所占篇幅不在少数,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切实立足于学生主体,引导学生抓住线索,结合散文作品的文本语言,深入阅读,仔细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读懂散文,在散文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刘和珍宁静散文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宁静之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巷口的宁静》
穿越百年的“微笑”与“温和”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