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

2019-03-05张艳萍

关键词:融合专业能力

张艳萍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江西 吉安 343009)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美国自1947年开始开设创业课程,至今已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和贯穿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1]。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 “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教育哲学思想[2]。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施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国家在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 “强化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兴起[3]。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丰硕,处于文献快速发展期,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但研究和实践仍存在问题,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4]。当前,对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正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于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使转型发展明确方向,步入正确快速发展轨道,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以人才培养为历史使命和根本职责的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其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高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5];2012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颁发,明确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并且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规范[6];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措施,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7]。

其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就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内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性和应用型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未来 10 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人才质量。就应用型高校而言,质量合格的人才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8]。传统的专业教育,只注重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基本的专业技能,所培养学生“只会做事不会想事”,在行业内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样的人才即便是专业能力很强,其能力结构也是有缺陷的,其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样的人才已然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就此而言,地方高校若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其发展也将受到限制。因此,“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地方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相对于专业教育,它更是一种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塑造,是对专业教育的提升和重要补充。作为正处于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以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造能力的特质,无疑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非常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

1.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当前,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比较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良好社会适应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祌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由此可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旨在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在新时代的升华。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10]。至此,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按照文件要求,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其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6]。向应用型转变,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调整,是一项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到具体教学制度、教学模式等重大变革的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综合改革,是保证转型发展正确方向的关键之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其与转型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而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必将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一系列深刻、系统而切实的改革,这种改革将能够增强转型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3.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中央多次强调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在于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12]。近年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遭到诟病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缺乏“供给侧改革”的意识,“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10]。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在此理念引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全面而深刻变革,按此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将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能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深入人心,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比较多的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7]。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甚至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着力于管理机制、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将有助于以上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育人机制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职能部门也相应增加,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迫切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领导机构以及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统一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上来。

1.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一,是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学校多个部门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团学部门负责大学生“挑战杯”活动的组织;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创业教育;教务部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在培养目标导引下的统一协调行动,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与专业教育融合统一的培养方案,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各部门各司其职,依据培养方案,协调统一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创新创业教育沿着正确轨道正常运行的保障。一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组织机构、质量保障等顶层设计,以制度的形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总纲,指导全校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协调有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以总纲为指导,以培养方案为目标,制订保障目标实现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

(二)整合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效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其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教学资源就要重新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

1.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教师既具有高校教师的从业资格,也具有相应行业的从业资格;既具有教育教学技能,也有相应行业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当前,被诟病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而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行业从业经验,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属“单师单能型”教师,这种师资队伍类型,仅适应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传统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还要有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就无法落到实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可走以下途径:一是柔性引进兼职教师。借产教融合平台,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后,与专业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是有计划地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每年有计划选送教师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专项培训;制订相应制度,激励教师赴行业挂职锻炼。三是组成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组成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2.加强实践环节的各项建设

强化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传统专业教育注重系统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更多是验证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在实践环节的资源配置上,大多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室,实验项目也多半是验证性实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化,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要重新配置。一是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构建结构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多学科交融的大型综合实验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室、创业实训室和训练中心等,着力提高大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模式,建立校院二级实践教学基地,分级管理。如有些大中型企业涵盖较多的专业,学校就可集中人力、财力建设若干个多专业共用的校级实践基地,对该实践基地进行统筹管理。各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组成团队进行协同创新实践。

3.建立产教融合机制,耦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空间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12]。由此可见,政府引导和推动下的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教学资源。首先,通过产教融合平台,高校能够对照企业行业标准来指导专业建设,有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企业行业对所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反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其次,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学生和教师深入到行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产品开发,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实践锻炼,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再次,企业行业专家指导实践实训教学,有助于解决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级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于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将这种理念和模式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必将促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人才培养质量也将发生质的飞跃。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培养目标、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13]。要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切实深度融合,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制订可测量的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和标准,是专业教育的价值主张,是教学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专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及基本的专业技能,忽视了对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要求,制订的目标笼统且与社会需要契合度不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如何设计才能做到明确且可测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设计,可为我们提供借鉴。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和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13]

2.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人才培养的“轨道”,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其包含两部分内容:关于学生“学”的规定和关于教师“教”的要求。要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教学制度。一是建立行业调研制度。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融合,旨在培养在相应行业能够创新和创造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各专业定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行业调研,如通过毕业生追踪调研、用人单位调研等,了解掌握行业对创新创业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此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二是完善学分制。学分制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很好的学习制度,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同时更是优化人才培养中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要切实地融入专业教育,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趋向于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就需要完善学分制,使之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在学分制的设计中,要加大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科知识面、拓展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创业能力。其次是将第二课堂(如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的学习和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拓展学生视野、涵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第二课堂“游离”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而疏于管理,第二课堂质量和效果欠佳,学生忽视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就要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提高第二课堂教学质量;将第二课堂学习数量和质量纳入学分制管理,引导学生重视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实践。再次,在国家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进行社会实践和创业。三是实施双学位制度。创新创业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就是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学制度,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系统修读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辅修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其它专业。四是建立“产教研用”融合的教学制度。“产教研用”有机结合制度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研用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有天然的契合。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创新与创业的信息交换及其交叉融合渗透。其次,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再次,产学研用相结合,能够获得更多教育教学资源以及拓展教育空间。

3.围绕着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平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因此,要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进行深入的改革。

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以认知——认可——行动为教学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其相应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并就此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

(1)基于认知、认可、行动教学目标,构建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人是通过心理过程(知、情、意)来感知和把握客观世界的。遵循此规律,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知)是对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认识,建构观念,构成个体素质的一部分。认知是构建创新创业能力的 “物质”基础。认可(情)是对所认知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所认知的知识有一个正面的价值评判。行动(意)就是运用所建构和认可的观念去实践去创造。

针对教学目标“认知、认可、行动”三层次,可设置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

①针对“认知”的教学目标,可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对创新创业活动有初步的认知。

②针对“认可”的教学目标,一是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相应的创新创业案例,并进行小组案例分析和布置创业策划案作业,以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同和兴趣;二是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本专业领域内科研前沿与技术开发教学内容。

③针对“行动”的教学目标,一是在制订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时,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其中,并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通过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项目、互联网+大赛等,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基于“认知、认可、行动”三层次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提高。因此,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就是要改革“灌输”式教学方法和“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即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创新创业、认可创新创业,并能够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针对“认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评价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以测试学生对系统的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评价形式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②针对“认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评价方式可以论文、团队合作撰写项目策划案等。

③针对“行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种训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比赛如“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大学生学科竞赛等,评价方式是项目申报情况和参赛情况等。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