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与弘扬的三维向度

2019-03-05

关键词:爱国主义马克思革命

种 鹃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3)

习近平强调:“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1]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一具体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及其价值、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等。如有学者认为西柏坡时期提出的 “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坚持”等重要思想,从改进革命作风、坚定革命信念、创新革命方法、夯实革命基础等层面,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观的内涵,对新时代保持革命本色、高昂革命斗志、发扬革命精神、练就革命本领有重要的影响;[2]有学者认为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导思想进行了新发展,对其价值目标进行了新阐释,对其精神形态进行了新补充,从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话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本文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性内涵,赓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意蕴,进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成果,担当这场社会革命主角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征程中需要有继续激励和引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性内涵在历史中提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根据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978);第二是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特定内涵,但总体上贯穿了国家情怀、人民情怀、斗争精神的共性特征。

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党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在国内,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际上,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企图在政治上实行孤立,经济上实行封锁,军事上实行包围的政策;此外,党自身也面临着在和平建设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事实求是、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问题。[4](P235-236)面对新中国初期的复杂形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迸发出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情和精神力量,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艰苦创业、改天换地,成功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及国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无私奉献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当新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石油的时候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大庆石油人凭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大庆油田,从此大庆油田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石油,结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发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为国捐躯精神,为建设大庆油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种精神被当地誉为“铁人”精神。江泽民将“铁人”精神概括成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5]红旗渠被林县人民称为 “生命渠”、“幸福渠”。 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的形势下,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凭借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的苦难历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面对兰考县遭受严重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问题,焦裕禄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发扬“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同全县干部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身患肝癌,仍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旧着保持人民公仆的姿态。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总结和提炼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6]50年代中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工作中。他们与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肩并肩一起,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基本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

第二阶段,主要是1978年至今。 文革结束后,中国在经济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历史性转折时刻,邓小平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7](P150)这一断言明确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中国的发展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活路。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呼唤新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制度、政策和实践创新,需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一系列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在这些精神中,改革创新处于核心地位,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最强音,它贯穿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呈现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退休后,江泽民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强调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江泽民指出:“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就是邓小平同志所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P301)面对几次大的灾难,中华民族经受考验,形成了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的精神。如在1998年大洪水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行动,与洪水进行抗争,以惊人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长江领域的安全,保护了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领导干部冲锋在前,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互相支援,迎难而上,形成了不畏艰险的抗击“非典”精神。在汶川地震中,中华民族又一次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胡锦涛曾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9](P126)在 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期间,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友好相待、公平竞争,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精神。改革开放时期还涌现了郑培民、任长霞等为代表的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一心为民公仆精神的典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凝聚了中国力量,为新时期改革攻坚克难提供了精神支柱,为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总体看来,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内涵不完全一致,但都体现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艰苦奋斗的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中的“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红旗渠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焦裕禄精神”中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等都是这些精神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强调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分析国际形势,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国家观念。其中创业精神一方面体现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公仆精神更好地体现了一心为民的思想;夏季奥运会期间体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总之,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自身艰苦奋斗的严格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意蕴在经典中赓续

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特定的内涵,但不论形式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始终贯穿着国家观念、人民情怀、斗争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治立场和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

(一)国家情怀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创新发展

铁人王进喜之所以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奋战三个多小时制服井喷;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告别亲人,在环境极端艰苦的西部戈壁滩上隐姓埋名28年,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陆续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使中国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航天员之所以能够舍小家、顾大家,把对父母、子女和亲人的爱埋在心中,忘我地投进航天事业中,是因为他们心中高扬爱国旗帜,一心为国争光。马克思认为,爱国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它不是一种纯粹、抽象、内省的民族情结,而是受到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等条件的制约。爱国主义因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阶级地位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性。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10](P291),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鼓吹的爱国主义的欺骗性。由于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祖国也就成为资产阶级为了避免无产阶级冲击资本主义而欺骗无产阶级的一个工具。祖国已不属于工人,所以说 “工人没有祖国”。恩格斯认为,国家绝不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地说,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无法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能协调的对立面而又无力脱离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即经济利益彼此冲突的阶级,不必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形式上超出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缓和冲突,把矛盾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处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1](P113)在这里指出了国家的历史性、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剥削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总是利用、欺骗人民群众。资产阶级也不例外,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德国人民渴望统一祖国的爱国行动,盗取了人民斗争的成果,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他们认为,爱国作为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能抛开社会历史和阶级空谈爱国。把爱国 “神圣化”“抽象化”的理解和阐释,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同时,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赋予爱国以国际主义涵义。他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告诫无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斗争到底。在资产阶级企图通过侵略战争巩固和扩大统治时,无产阶级不仅要反对本国的资产阶级,而且要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国际资产阶级的侵略。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无疑是国际性事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斗精神。即无产阶级爱国精神,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争取社会进步、实现祖国的美好前景和促进世界人类解放事业的伟大的力量。

(二)人民情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创新发展

焦裕禄来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雷锋之所以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洪水面前之所以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生忘死、舍己救人,将人民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都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一心为民。恩格斯早年基于对社会阶级状况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他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过去和现在〉》中指出:“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尽管他们粗野,道德败坏。将来拯救英国的正是他们,他们还是可塑性的材料;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也没有偏见,他们还有力量从事伟大的民族事业,他们还有前途。 ”[12](P628)马克思早期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时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力地论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3](P174)19 世纪40年代,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充分认识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正处在不断分化将转入无产阶级队伍的过渡阶段。在这里他们已经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把劳动者中的非无产阶级阶层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思想。经过1848年革命的洗礼后,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是巴黎公社所创造的一个伟大的有深远意义的经验。公社代表了占人口大多数的被剥削群众的利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就是用人民选举、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的公仆取代旧机构的官吏,而且明确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在马克思看来,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从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深厚的人民情怀是对马克思政治立场的创新发展。

(三)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

林县人之所以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红旗渠的奇迹;邓稼先之所以在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难时,迎难而上;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不畏艰险就是因为他们不屈服,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在19世纪30至40年代,马克思在政治观点上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突出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通过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充分肯定,宣扬了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观点,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德国当时的封建统治及其精神支柱——宗教神学,表现了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之后马克思开始由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转向共产主义。18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4](P435)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才能获得真正解放。在1848年革命期间,马克思恩格斯着重强调了被压迫民族运动和欧洲民主革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明确提出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是欧洲革命的最好同盟军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进行暴力革命和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巴黎工人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掌握着革命的武装,并用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公社,维护了巴黎城里的革命秩序,抵御了入侵并围困巴黎的普鲁士军队,使巴黎公社存在了72天。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德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形势。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时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15](P373)概而言之,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一生充满了革命性。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同时结合时代条件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将其演化为勇于变革、锐意创新、敢于面对挑战并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实践中弘扬

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重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注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16]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培养和教育。

(一)新时代依然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不能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爱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17](P58)。青年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作用愈加突出。新时代对青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因思想、政治方面的不成熟,极易出现世情国情认知模糊、爱国能力弱化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全球化时代不需要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不一致、爱国主义就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是个体自由选择等等。因此,澄清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首先,全球化时代更需要爱国主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产生并属于某个具体的国家,生活、工作、学习在一定的国家空间范围之内,与这个国家发生诸多关联。即使在全球化时代,个体身份认同和角色认定仍然受制于国家,因此全球化时代更需要爱国主义。其次,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一致。割裂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一种抽象的爱国主义,即将“1949年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个具体的事实,用抽象的“国家”概念代替具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割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性。需要指出的是,爱国主义就是要强化国家的历史性和具体性。当前的国家即是指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脱离这一具体前提性条件理解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剥离,只会误入歧途。第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辩证统一。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在于,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国家”,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民族”。爱国主义是国家意识的最高体现,而民族主义则是民族意识的最高体现。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单位,可以聚合多民族,在民族多样性基础上寻求民族整合性,在民族利益分化基础上实现民族利益共识,以此维持整体的国家稳定。第四,爱国主义是国家赋予公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作为国家成员的公民,爱国主义是一项必须履行的义务。这项义务,不仅牵涉到国家与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作为公民,可以主动放弃部分权利,但是作为义务形态而存在的爱国主义,却是公民所必须要履行的。公民爱国主义义务,不仅是一种自发自觉的思想状态,而且还是一种自信自省的精神气质,受到法律内在规定。

(二)新时代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能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演变始终贯穿着为民的立场,说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心。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更需要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某些党员干部缺乏群众观念,官僚主义气息严重;缺乏使命意识,形式主义四处弥漫;缺乏忧患意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断作祟。为此,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至关重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6]其次,注意群众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将群众的意见 (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9](P899)

(三)新时代继续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不能变

习近平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然大量存在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分裂、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等问题。如当前有人鼓吹“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有巨大的破坏力量,不能依靠革命推动历史进步;有人歪曲和否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权谋论”取代客观的历史事实,竭力贬损和矮化毛泽东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实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充分了解这场斗争的持久性、复杂性及艰巨性,保持斗争状态,提升斗争本领,获得伟大胜利。另外,新时代学习马克思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22]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斗争的宣言书,全文共32处用到“斗争”一词,充满了斗争精神。斗争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马克思所讲的斗争精神主要指向与旧世界决裂,具有特定的哲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强调伟大斗争即继承了马克思的斗争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绝非庸俗层面上的不同人或群体、组织之间为了争夺私利而进行的争斗或争夺,更不是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而是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征程上,不能丧失敢于直面矛盾、较真碰硬、尽责尽力、善作善成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中国崛起的历史重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但并不意味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万事亨通。惟有发扬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冷静认真分析、主动大胆作为、有力有效斗争,才能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马克思革命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