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指导策略探索
——以大班阅读《好吃的草莓》活动为例

2019-03-05漳平市实验幼儿园郑晓峰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维管束图画书科学知识

漳平市实验幼儿园 郑晓峰

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大多以写实的方式呈现一个主题,书中常有丰富的照片,形象真实,深受幼儿喜欢。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多采用非叙事类语言的方式来说明一种事物,在说明过程中还有非常专业的科学性词汇,幼儿比较难以理解,阅读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建构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了让幼儿在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过程中获得相关的语言、科学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笔者以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草莓》为例,谈一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策略。

一、适宜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

适宜的图画书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科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草莓》这本图画书的主题是草莓,作者以品尝者的口吻,用照片的形式,呈现了草莓的外形特征,介绍了草莓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书中红色透亮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能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透过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幼儿可获得关于草莓的外形、内部构造以及草莓生长变化的过程等相关的经验,如草莓种子长在表皮上,维管束输送水分和养分,草莓种子发芽后会长出锯齿状的叶子,草莓表皮的颜色从绿色变成白色再逐渐变成红色,等等。通过这本图画书的阅读,笔者试着使大班幼儿“喜欢阅读不同类型、题材的图画书”,“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二、恰当的引发自主阅读的策略

幼儿阅读图画书主要有独立阅读、成人伴读和集体阅读三种方式。笔者在引导幼儿阅读《好吃的草莓》这本图画书的过程中,采用了独立阅读和集体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重点阅读草莓发芽、叶子变化、花托逐渐长成草莓,以及绿果期、白果期、转色期、熟果期不同阶段草莓表皮、种子颜色的变化等,进一步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提高探究草莓的兴趣,促进阅读理解这一核心经验的提升。

(一)形成阅读能力的独立阅读

大班幼儿总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在独立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了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可以采取猜测排图、验证猜测以及对比观察、涂色记录等方法,引导幼儿通过阅读掌握关键信息——草莓成熟的变化过程,认识关键形象——草莓。

1.设疑式阅读,激发幼儿探究草莓的兴趣

设疑式阅读就是在阅读前教师根据科学知识类图画书描述的主题,有针对地提出一些问题,设置疑问,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带着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探究。其一,“猜一猜是什么水果”。活动开始时,笔者通过课件让幼儿观察局部放大的草莓红色表皮和黄色种子,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图画书中局部放大的草莓种子看上去如瓜子一般大,幼儿非常意外地发现居然是草莓的种子,顿时萌发了想要进一步认识草莓的愿望。其二,“猜一猜、排一排草莓的生长顺序”。阅读过程中,笔者给幼儿提供了草莓种子长出胚根、长出胚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草莓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并按顺序排列图片的顺序。排图之后,幼儿带着自己的预测,通过阅读来验证自己排图的顺序是否正确。设疑式阅读让阅读变得具有挑战和趣味,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幼儿阅读的专注性、目的性。

2.记录式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草莓颜色的细微变化

教师根据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内容,为幼儿选择适合的记录方式,引导幼儿记录自己所理解的图画书内容。记录式阅读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问题式记录,让幼儿边阅读边记录自己不明白的内容;验证式记录,让幼儿对图画书主题的某些信息进行预测,带着预测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验证;“哇”式记录,让幼儿记录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过程式记录,让幼儿阅读图画书,观察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记录。

在幼儿阅读《好吃的草莓》这本图画书过程中,笔者鼓励幼儿用过程式记录的方式,观察并记录草莓在绿果期、白果期、转色期及熟果期中颜色的变化情况。教师提供了印有十颗草莓的涂色卡,让幼儿边阅读边选择绿色、深绿色、白色、红色的油画棒,从左往右把草莓的“深绿→浅绿→白色→慢慢变红→整个变红”的成熟过程用涂色的方式记录。涂色卡的运用,支持了幼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草莓成熟过程中形状、颜色的变化,提高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达到了引导幼儿科学探索的目的。幼儿能直接借助涂色卡,通过同伴互讲、个别讲述等形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草莓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对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这一核心经验,如:“草莓的白色表皮慢慢地变红了;过了几天,草莓的下面出现一点点红色;再过了几天,草莓有一半变成红色;又过了几天,草莓只剩下一点点白色的果皮;最后整个草莓都变得通红通红的。”“草莓的花蕊慢慢地长大了,绿色的草莓一天一天长大,草莓的种子是绿色的,草莓的表皮慢慢地变成白色,它还在慢慢地长大,长呀长,草莓慢慢地变红,最后整个都红了,又甜又好吃。”……

在独立阅读环节中,笔者根据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内容和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观察、比较与分析等方法,发现了草莓的外形特征以及草莓生长过程中前后的变化,有效地帮助幼儿提高预期、假设、比较、验证等阅读能力。

(二)提升经验的集体阅读

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阅读重点

信息技术因为其画面的鲜艳、图像的逼真、音响的融合等,能契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科学知识类图画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的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笔者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了突出草莓鲜艳欲滴的果皮、可以逐粒点数的草莓种子的动画,以及水分和养分通过维管束输送的特效。集体阅读时,笔者边结合动画边讲述,引导幼儿认识了草莓的表皮和种子,感受了草莓虽小但种子特别多,要数很久才能数完的特点。动画特效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来,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维管束和每一粒种子相连,作用是输送水分和养分。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了科学性词汇“表皮”“ 种子”“ 维管束”,认知了草莓的外形特征,知道了维管束的作用。

2.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经验

思维导图运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类信息用隶属与层级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关键词与图片、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引导幼儿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采用图示法,将图画书的主要信息进行分类,将其中的关键内容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只在有特别需要的图片中呈现文字,制作成一张各种信息相互并联和串联的层级图。在集体完整阅读的环节,笔者把《好吃的草莓》的画面进行分类和梳理,做成向四周放射的思维导图:以草莓为中心,向外延伸出由草莓的外形、草莓的生长、草莓的花、草莓成熟过程四个子主题组成的第一层级;与四个子主题相关的图片作为第二层级进行延伸,并把关键词放在相应的图片上,如表皮、种子、维管束、发芽、开花、凋谢……思维导图用课件的方式播放,笔者可以按顺序点开不同的子主题,以集体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再次认识草莓;笔者还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意点开一个子主题进行集体讲述。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幼儿在听、看、说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形成比较完整的关于草莓的经验。

通过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草莓》,笔者试图帮助幼儿“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感知并了解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三、引发继续探索的延伸活动

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后再延伸与图画书相关的活动,可以加深幼儿对图画书主题的理解,拓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激发和维持幼儿阅读的兴趣,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阅读价值。

(一)经验延展的讲述活动

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阅读,能发展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帮助幼儿掌握专业的科学词汇,发展幼儿的学业语言。科学知识类图画书阅读之后,教师组织相关的说明性讲述活动,可以是该主题的再讲述活动,也可以是类似主题的讲述活动。在《好吃的草莓》阅读之后的延伸活动中,笔者开展了大班说明性讲述活动“西红柿”,要求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有了阅读《好吃的草莓》后获得的经验,幼儿能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讲述西红柿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当看到西红柿胎座部分延伸出来的白色纹路时,幼儿能很自然地说出这是维管束,并知道维管束是输送水分和养分的结构。

(二)继续探究的区域活动

通过《好吃的草莓》这本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阅读,幼儿了解了草莓不仅能吃,还藏着许多关于发芽、生长、成熟的相关信息。幼儿由此萌发了再次探索、了解草莓的兴趣。为了让幼儿继续探究关于草莓的秘密,笔者在自然角或者小菜园引导幼儿种植草莓,观察草莓的生长变化;在美工区提供盆栽草莓,让幼儿欣赏、绘画;在阅读区继续投放《好吃的草莓》《画说草莓》以及“大科学”系列的图画书,引导幼儿再次深入了解关于草莓的其他经验,并迁移阅读《好吃的草莓》的经验,阅读其他植物类的图画书;在语言区提供盆栽草莓、水果各部位的图片,引导幼儿排图,按一定的顺序讲述。

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阅读,能帮助幼儿获得图画书中的科学知识,真正发挥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

猜你喜欢

维管束图画书科学知识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蜗牛看牙医
神奇的图画书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