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19-03-05王汉定万思敏
王汉定,万思敏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即区域文化状态),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与一定的乡村区域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为当地群众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交往规则、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教育、科学、技术、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等的统称。[1]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关注健康的文化,让农民们精神上充实起来。近年,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成就背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瓦解,乡村文化有虚化倾向,乡村文化的虚化又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作为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不可或缺,否则乡村集体的凝聚力不会持久。
在传统中国,乡村文化曾十分有效地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内生于乡村社会的乡村文化,既以生态智慧建设着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更用约定俗成的非制度性规范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秩序”。[2]遥想我国五、六十年代,在生产能力和物质状况落后的情况下,农民们组织起来战天斗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乡邻互助、敬老爱幼等美德随处可见。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但乡村文化却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文化传承的内在断裂等因素而逐渐式微[3],一些乡村出现有悖于伦理道德的怪象、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已经不足为奇了。
二、培植乡村文化的细水长流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培养挖掘乡土文化人才。
(一)挖掘乡村文化的种子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依旧在广阔的农村,挖掘提升乡村文化的种子,就等于在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种子。乡土人情、村规民约等文化现象是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要让它们真正活起来。当下,不少人走进乡村田园,不光是图吃喝游玩,更愿意扭秧歌、听大戏、干农活,体会不一样的乡土生活,农村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越来越有吸引力。[4]振兴乡村文化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例如,可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深耕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挖掘推广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并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让优秀乡村文化持续进入城乡百姓生活。此外,要重视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资料。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搜集和整理乡村文化工作都处于落后局面,导致其文化底蕴未得到有效的发掘,导致其文化缺乏深刻的感染力。因此,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背景资料,充实乡村文化底蕴。
(二)“文化下乡”变成“文化在乡”
当前各地农村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当然有其积极意义。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部分文化下乡活动的昙花一现,并不足以融入乡村文化世界,而且部分活动对不同群体的观众喜欢何种内容、何种形式,演出单位缺乏调查,心中无数,效果也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反而凸现了既有乡村文化的劣势。短暂的文化下乡或者忽略农民主体的文化活动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精神生活的贫乏,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文化的短缺。当前的重点应该是为乡村“种文化、育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乡土,浸润生活。从“文化下乡”到“文化扎根在乡”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繁荣群众文艺,让村民从“一天过节”变为“天天过瘾”。乡村各类学校师生文体队、农民为主体的“草根”社团以及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可与城区剧院的专业演出团队进行“文化联姻”,建立结对共建的长效合作关系,例如戏曲下乡,就可以在乡村成立越剧、昆剧、豫剧、京剧传习基地,请艺术名家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演出,通过戏曲的“传艺、传神、传德”,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乡村。[5]农村自己的队伍巡回展演,更易于将文明新风送到每个村民身边,让大家在通俗易懂的好节目中受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相融合,必然也更有助于让文化之风潜移默化地扎根在群众心里。
(三)提升村民文化自觉
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文化建设成效必然很难凸显。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传播力度,为农村居民接受各类文化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例如,可以开通村组广播,举办各类文化专题讲座;可以有效用好墙画、宣传栏、大喇叭、广播车、印发文化手册和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宣传乡村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新时代的文化推广形式,将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提升文化对农民的感染力。如可以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有条件的村落甚至可以建立历史陈列馆,将当地的历史沿革脉络、风俗人情故事、红色革命记忆、传统技艺的传承等加以展示;为了聚人气,推广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介绍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情况、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等等。如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的问题,就可以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逐步、不间断地供给村民所需求的阅读资源;同时,在村民中培养阅读骨干,带动和引导其他村民进行阅读,逐步满足村民普遍存在的阅读需求。
(四)将学校打造成乡村文化的坚守之地
乡村学校作为农村的文化中心,是乡村文化的“光源”。乡村学校通过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以及现代文化的引入、传播和融合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优化农村文化场域。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把乡村知识和乡村生活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播农村传统文化,活化学生的乡土想象,培养乡村青少年热爱家乡、尊重村民的思想感情和价值信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新一代农村人对乡村的认知和体悟,从而促进乡土文化的延续、乡土情怀的生长。乡村学校可以走出校门,将自身发展成为文教推介中心,加深村民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乡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当然不是乡村学校教育所能全部解决的,但至少我们应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是乡村文化之于乡村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如何,二是乡村教育之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又何在?”[6]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独特,本身就包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与资源,对其进行正当、合理的文化反思,籍之传承好乡土社会的优秀文化传统,可谓正当其时。
(五)释放文化魅力,振兴乡村产业
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是相互促进的,把文化培育成乡村产业发展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就能成为乡村产业的“硬支撑”。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础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根本路径在于乡村的产品、服务能够不断地被消费。只有乡村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乡村旅游点、乡村民宿等有了更好的消费增长,才有产业发展的可能。如何使消费增长?营造独特的乡村文化趣味,打造充满乡土情怀的文创产品,培育浓厚的乡愁情愫,恐怕是第一步工作。没有数十年的农民进城,和农村走出去的凤凰男、凤凰女扎根,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这部分庞大的群体,更具有浓厚的乡愁情结。拿乡村的典型产业如旅游和养殖、种植业来说,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思想表达和精神价值的文化,从主题、地域和氛围三个方面塑造凸显自身文化底蕴,才能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而即使是养殖、种植业,也可以倡导绿色健康理念,弘扬养生文化,激发客户消费动力。释放文化魅力,打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牌,狠抓文化产业升级,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可以成为贫困地区的重要财富。
(六)构建乡村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新农村建设必须考虑文化因素,要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日重建乡村绝不能只注重建筑是否整齐划一,用所谓的现代住宅替代本土的原生态建筑,忽略人文情怀的建设难以给农民带来舒适、持久的宜居感受,更缺乏对数千年来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新农村建设应该“探究地方的历史及其演变,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有基本的认知”[7],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留住广大农村的人文景观,系统宣传农民群体世代延续的勤劳节俭的人文性格,传承优良的家风民风民俗,实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共生与融合,让村民们在新的家园里可以更惬意地生活。另外,乡村人文传统中的乡贤文化依然值得探索挖掘。尽管随着新中国基层政权在乡村建立,乡土秩序重建,过去千年对“国权不下县”进行有效补充的“乡绅”“乡贤”群体,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然而延续数千年的乡贤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内涵,更多是一种榜样力量、教化策略的体现,也有助于优化乡村治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可以成为当下乡村治理的好抓手。例如,乡村规划过程中,难题不少,发挥好有威望的乡村能人的作用,往往给人事半功倍的意外惊喜。
(七)文化扶贫工作至关重要
文化扶贫是精神的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文化扶贫是对贫困地区观念贫困、信息贫困、智力贫困全面的人力资源综合开发,也是克服愚昧落后的深刻的社会革命[8],优秀的乡村文化底蕴能激发“人”的主体性,从而产生脱贫的内生动力。简而言之,可以提升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努力拼搏,最终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优秀的驻村青年干部为数不少,要带头扶起建设文化的队伍,使文化服务下沉到位、文化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最终实现“扶人”的目标[9],将村集体建设成农民群众的温暖家园,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扶贫先扶志,除了修路架桥,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传播先进文化,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要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文化扶贫的专项政策,为文化扶贫提供保障。
乡村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脉,而且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母体。只有全面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才能重塑和再造新的乡村社会和乡村理想,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