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原中央苏区赣州散杂居民族扶贫的主要做法、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9-03-05钟俊昆
钟俊昆
(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视察江西时提出江西发展的目标定位:“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1]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并且“把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和民族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取得积极进展。”[2]2018年以来,赣南原中央苏区各少数民族乡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不能掉队”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创新工作思路,立足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托自身优势,结合优势产业,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时代契机,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规划,发展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主,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并重的发展新格局,同步推进全村旅游扶贫、基建、农副产品加工等开发提升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积极创新,精准发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就赣州散杂居民族的扶贫脱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行扶贫脱贫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赣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赣州市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赣州市17个贫困少数民族村已脱贫16个,宁都县田埠乡龙下畲族村因地处偏远、历史欠账较大,属深度贫困村,尚未脱贫;2015 年赣州市少数民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99 户,2016—2018 年脱贫摘帽1826 户;少数民族村集体收入平均为7.6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9781元。“赣州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减贫,贫困发生率由2011 年底的26.71%降至目前的2.45%,累计脱贫176 万人。”[3]贫困人口减少九成,可以说效果非常显著。
习近平同志强调:“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4]通俗地理解,确定贫困户脱贫的标准就是“五看”:一看“房”,通过落实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保障房等扶持政策,确保贫困户全部搬进安全住房。二看“粮”,落实“五个一”扶贫措施,即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就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三看“读书郎”,把教育扶贫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四看“生老病死有没有保障”,脱贫户是否通过兜底保障扶贫和医疗保障扶贫等扶持政策实现生老病死无忧。五看“村里脏不脏”,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建设整治,同时强化社会风气引导,确保生活环境优美,营造乡村文明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和谐。在调查中,经常听到赣州市扶贫脱贫标准易记易懂的“顺口溜”,这也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的形象化写照。
二、赣州少数民族扶贫脱贫的主要做法
扶贫工作应结合地方实际,“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硬战的全面打响,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多元化的符合当地的扶贫工作新机制。”[5]赣州少数民族乡村扶贫脱贫工作也是如此,经过多年摸索,已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机制,有较成熟的经验做法。
(一)以“党建+”为载体,抓好“1+4”党建示范带建设
如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着力打造“1+4”党建示范带,即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党建示范园”+“党风廉政示范园”+“乡风文明示范园”+“民族风情园”,将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党建成效展示出来,让基层党建工作有抓手、有阵地、有形象,从而促使党建规范化、有形化、数字化,营造党员人人参与、群众人人知晓、村民大力支持的浓厚氛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重点,这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保障,能有力地推进精准扶贫。一是抓队伍建设。按照“党建+责任”的制度,以党性强、素质好、能力强的要求,抓好、配强村“两委”干部。二是抓平台建设。按“党建+服务”的思路,完善村部功能,设立村级服务站,构建“党小组+理事会+监事会”的有效运行机制。三是抓民风建设。以先进典型引领村风民风转变,以乡风文明建设促推精准扶贫,营造一股人人敬老孝亲、户户勤劳致富、乡乡和谐安康的社会氛围。四是抓实结对帮扶工作,使挂点干部与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常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倡导乡风文明
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载体,不断促进畲汉两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为脱贫摘帽凝心聚力。一是结合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到每月有活动,活动有内容,内容有特色。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月”活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深入民心,落地生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重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载体、有行动。加强流动少数民族人员管理与服务,做好日常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人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各村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并通过召开小组会、户主会及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宣传文明乡风,引导村民积极向上、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爱护环境,树立文明乡风。三是树正面典型,激发活力。每年举办畲族农历“三月三”民间文化艺术节,表彰民族团结创建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勤劳脱贫、孝老爱亲等贫困户典型,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意识,扶智扶志结合,“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开展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其中的积极作用”[6],不断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依赖思想,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三)加强特色村寨建设
如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以赣州畲族、瑶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为目标,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制订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图,严格按照规划推进;以民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民族风情为特色的发展目标,加大投入,立足长远,着力建设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村寨,坚持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并行,全力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民族村落。一是保留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在畲瑶文化的建设中将把少数民族村寨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民居建筑、服饰艺术等陈列展览,农耕器具、生活用具、特色美食、民间故事等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出来。二是在村落建筑中植入民族文化元素。在畲族村的民居改造中,将大门、窗户、前廊、屋檐、屋顶等处进行修复、改造、装饰,协调融入畲族凤凰、彩带、龙角等艺术特色,在瑶族村落建筑中融入瑶族盘王、松果、狩猎等特色文化元素,建成一批与畲族瑶族相配套的具有畲族瑶族特色的公共设施。墙体上注入畲族瑶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通过改造、喷绘、“涂鸦”等形式,将反映畲民瑶族生产生活习俗的畲族瑶族文化搬上墙,形成一道畲族瑶族风情浓郁的文化长廊。
(四)着力发展民族村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脱贫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又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7]如安远县高云山乡圩岗畲族村主要产业有脐橙、生态米、蔬菜、百香果、红薯、猕猴桃等,成立了百香果、红薯、生态米、蔬菜等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寻乌县澄江镇汶口畲族村按照“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重点引导农户积极发展猕猴桃作为支柱产业,同时兼顾发展养蜂、养兔、红薯、西瓜等短平快过渡产业。龙南县黄沙畲族村近邻县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种植马鞭草,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打造了集农副产品销售、婚纱摄影基地、观光休闲、农家乐、民宿为一体的“观赏花”产业扶贫基地特色名片,建立了“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位于赣县区湖江镇北部尧口畲族村,毗邻赣江、水陆交通便利,借助水资源丰富,主要发展渔业,同时兼顾水稻油茶种植、黄牛鸽子竹鼠养殖等。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结合良好生态环境种植灵芝、生姜等。上犹县平富乡信地畲族村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以茶叶、番薯种植、毛竹林、速生丰产林为主,发展高山生态蔬菜、有机茶叶、森林养蜂等产业。崇义县长龙镇沈埠畲族村结合自身环境特点,办好骑云峰茶园和水稻养鱼观光园。这些特色产业与贫困户利益链接助力脱贫。
(五)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旅游
民族乡村旅游是扶贫的重要手段,有学者认为:“扶贫旅游以其资源环境一致性强、社区居民参与度高、关联带动效应显著、可持续发展特质突出等优势,成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造血式’扶贫的重要途径。”[8]因此可以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将产业发展与旅游结合,建有油茶、甜柚、脐橙等5个万亩产业基地,打造了1 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7 个省级扶持的“一村一品”示范点、2 个赣州市农业龙头企业、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还结合民族乡的实际和乡村特色,打造了花园村地前、青塘村大岭背两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了三条结合特色村寨、观光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循环线路。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借助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列入全国乡村游重点村的契机,紧扣乡村旅游,加大了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新建凤凰大道、四星级旅游厕所、凤凰、山哈广场,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种植荷花、油菜、非洲菊,修建赏荷花木栈道、钓鱼休闲池塘、乡村骑行道路、畲族民俗祠堂、文化墙、景区拍摄点等,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将畲族风俗、民族元素融入表演和自然景色中,编排荷仙舞、龙狮舞等,每逢重大节日或村民喜事,都会有节目表演,增加喜庆氛围,彰显畲民特色,打造了元龙乡村旅游的独特亮点;龙南黄沙畲族村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利用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传统,成立畲族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开发多样化旅游特色产品,身穿富有畲族民族特色的服装,整理畲族乌饭节、竹篙舞、打糍粑等畲族文化节目,定期开展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火龙节、脐橙节等特色活动,将传统的畲族文化搬上舞台吸引游客,并鼓励当地群众积极开发小微旅馆,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服务,吸引游客消费游玩,助推当地发展。
三、赣州少数民族村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州少数民族乡村扶贫脱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但不可讳言,因历史传统、资源秉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制约了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
少数民族村落大多处于典型的山地,不少还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形成的安土重迁、重男轻女等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根深蒂固,新思想、新技术传播缓慢,影响了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展基础差、底子薄
赣州散杂居民族地处偏远山区,产业单一,以农业为主、种果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不平衡,突出优势产业发展缓慢,抗风险意识与能力不足,缺乏新技术支撑,转型发展缺乏动力。现有的特色产业中,如有机蔬菜、高山茶叶、生姜、芙蓉李、毛竹等农副产品种植业受气候、交通、通讯、市场等条件束缚,很难做大。村民接受新的发展产业持观望态度,对特色产业和基地的引进缺乏经济支撑和和资金投入,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三)特色风情小镇建设内涵欠丰富甚至流于形式
有些特色小镇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文化支撑和资金投入,同质化发展,知名度不高,客流人流较小,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四)民族村两委干部大多思想认识不足
民族村干部大多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思路不够开阔,基层党组织力量不够强,党建工作没跟上,党组织战斗力有待提高,创新意识不高,后备人才不足,引领效果有差距。村民旧思想、旧观念依然存在,在产业发展中过分依赖传统产业,不少贫困村民养成“等靠要”惰性,内生动力不足,加上资金技术等缺乏,难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四、针对扶贫脱贫主要问题的对策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已着手解决,但仍应强化,主要着手解决好下面问题。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各项政策
需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宗教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定期研究,完善规划,制定措施,解决问题,推进落实,尤其是要把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提升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水平,认真抓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把有想法、表现优秀农村青年吸收到组织来,强化党员带头作用,做到“六个结合”,即党建引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丰富、特色鲜明、统筹发展。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在政策扶持、财政预算、资金配套、项目建设上予以倾斜,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各项工作。
(二)突出扶贫攻坚为重点
把脱贫攻坚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制定下一步精准脱贫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常态化、全覆盖要求,进一步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问题导向,多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加大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特别是群众和村委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加强收集整理上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得到更多的实惠,确保村落和谐稳定。不断优化产业格局,以民生事业为基础,用好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完善硬件建设,突出安全饮水、空心房拆除和环境整治。加大扶持力度,夯实脱贫基础,坚持从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倾斜支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用好扶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整合住建、交通、土地、水利、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农村电力、通讯信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到户。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提升民族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实施改房、改厕、改厨、改圈和建沼气池、建绿色庭院、建绿色产业生态扶贫工程。把“特色村镇”“美丽乡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民族地区危房提升改造结合起来,改变村容村貌、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加快发展产业,促农增收致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作为治本措施来抓,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一是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优势,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业,围绕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使贫困户有脱贫项目,有致富门路,有稳定的增收来源。二是立足地域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林果种植、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壮大少数民族地区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突出民族特色优势,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做好“生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深入推广“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市场供应、生产与销售,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民族地区群众建立稳定的增收来源。
(三)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扶贫实效
一是建立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建立扶贫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各项扶贫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有效推进少数民族精准扶贫。二是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干部驻村扶贫制度,继续坚持省、市、县对口支援的做法。三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将项目资金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倾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夯实脱贫基础。四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对象确定、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安排、扶贫实际效果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公开、接受监督,确保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五是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督查考评机制,保障精准扶贫效果,实现同步脱贫摘帽目标。
(四)激发内生动力促精神扶贫
针对长期存在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造血功能差”问题,挂点帮扶单位应开展“大走访”,主要领导应带领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真正做到“连心连情”。注重从三个方面解决贫困户观念扭曲问题。一是开展“扶志”宣传活动。组织结对干部上门耐心向贫困户宣传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讲清享受政策的条件,消除贫困户“打擦边球”的思想误区,并结合移风易俗行动改变贫困户不良习俗。同时,加大贫困户劳动技能知识培训,增进贫困户脱贫信心。二是开展脱贫示范户创评活动。在已脱贫的贫困户中,推选数名干部结对帮扶效果好、脱贫成效突出、致富成效明显的扶贫示范户,采取脱贫前和脱贫后对比的形式,在一定范围进行宣传,提升农村党员和致富示范户“双带”作用。三是加强对贫困群众“扶智、扶志、扶德、扶勤”教育,强化宣传引导,做好正面典型宣传;开展一次精准脱贫扶德大宣讲,重点引导贫困户消除“等、靠、要”思想,摒除攀比陋习,并因地制宜打造扶德示范点,上墙村文明公约,制作2-3 块精准脱贫展示专栏,进一步浓厚脱贫攻坚宣传氛围。四是进一步转变帮扶方式,改进产业帮扶方式,进一步提升改造专业合作社,采取帮扶资金入股的形式,让贫困户持有合作社股份,实现按比例分红,解决贫困户有政策但无技术、无劳动力等问题。
(五)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赣州市34 个民族村总的集体经济260万元,平均7.6 万元,最多的不超过18 万元(于都县宽田乡上堡畲族村17.5 万元),少的仅3 万多元,实力不雄厚。有的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如上犹县平富乡横坑畲族村利用槟榔芋种植合作社、益民毛竹合作社和横坑畲族村农业专业合作社链接,发展了白莲、红薯、槟榔芋和食用菌种植等集体经济产业,2018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 万余元。崇义县乐洞乡高洞畲族村竹林资源丰富,根据全村居住分布情况,因户施策,种植作物有毛竹、中药材、茶叶等,优化笋竹丰产林、发展有机蔬菜、刺葡萄、吴茱萸药材、庭院经济等,集体经济仅3.8万元。赣州市民族村集体经济收入整体应加强。
(六)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紧密围绕“大团结、大联合”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民族村“新时代传习所”、乡风文明理事会作用,大力推进文体服务中心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建设,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为纽带,充分发掘人文底蕴,挖掘畲族特色文化、宗祠文化,重点围绕产业、文化、基础设施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建幸福村寨;用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增加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综合配套设施按标准进行完善,建成便民服务综合大楼、村幼儿园、民族小学、卫生所、农家书屋、百货商店、健身园、山哈大院、同心广场等,促进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表演、特色建筑、民间艺术队伍建设,精心打造村史馆、民族馆,新建乡村振兴村史馆、民族文化沙龙,再现优良的历史文化内涵,稳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结束语
扶贫脱贫攻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承诺近年必须完成的完成重要战略目标,它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承接。江西革命老区原有基础较薄弱,特别是原中央苏区赣州市散杂居民族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村,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多,扶贫脱贫工作非常艰巨,当前应突出赣州少数民族乡村脱贫攻坚重点,在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经验,针对问题,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综合施策,促进赣州少数民族乡村脱贫致富与快速发展。
(本文的调研和写作得到赣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各调查点的帮助,特别是市委统战部尹林春副部长的指导,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