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文化融入课堂的途径与实践
——以焦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为例
2019-03-04王晓艳
王晓艳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
如何让学生了解焦作文化、 宣传焦作文化、传承焦作文化, 为焦作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针对该问题,笔者确定了以“焦作文化融入课堂的途径与实践”为课题的教学改革研究。
本研究分为二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主要以《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为试点,致力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第二个周期为第一个阶段的延伸,通过实地踏查,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课堂教学,把焦作文化进一步融入到《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之外的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和焦作文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 整个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成长、教学效果以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
1.研究目的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1 研究目的
促使在焦作的学生了解焦作、 热爱焦作、宣传焦作,进而服务焦作地方经济发展。
1.2 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为本项目服务?
如何将焦作文化融入正常的课堂教学内容,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如何做到以点带面, 促进该专业的全面发展?
如何将研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后续项目的拓展积累经验?
如何更好地助推焦作地方经济的发展?
2.具体措施
2.1 教学组织方式
打破原有的排排座的传统格局,改为以小组为单位,采用U 字的排列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选出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本团队相关问题讨论和平时课堂的考勤,这一项和期末成绩挂钩,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通过组织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人心齐,泰山移。
2.2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改革在U 字形课堂组织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饮品“6+1”茶为介质,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包括实物分析类、实地踏查、动作和语言表达类等,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1)动作表达类
这种教学方法是使用身体动作作为表达媒介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个体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体运用如下:
第一,茶艺的展示。 上课前,老师展示如何冲泡茶叶的流程,然后学生进行现场训练。 既懂得了茶叶的种类, 熟练掌握了冲泡不同茶叶的流程,同时也提高了个人修养。
第二,课前的热身。 正式上课前,由小组进行热身,热身的方式包括游戏、辩论等方式。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角色扮演。 根据相关课堂内容,以某个内容为主题,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既满足了学生的潜藏在内心的演员梦,也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2)实地踏查类
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践行。 包括学生的实践和教师的实地踏查。 我们到嘉应观、少林寺、山西李家大院、凤凰古城、山西平遥等相关景区进行实地踏查, 之后进行讨论,并认真写出调研报告,进一步指导《旅游资源概论》《导游业务》《饮食文化》《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学概论》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 总之,本次改革已经从《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一门课程覆盖到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
(3) 实物分析类
主要通过实物的展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方法。 比如对茶叶种类的认识就是通过实物分析法,通过直观的感觉认知和理性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语言表达类
头脑风暴,也叫“脑震荡”,是在学生中迅速分享想法、生成观点的教学方法。 通过此方法,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
本次改革抛弃了传统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做到了讲授时间不过长,知识点数量比较适宜。 向学生预告要学习的内容, 并在将具体内容完成后,进行重复讲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内容
本次改革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了丰富的焦作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
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伏羲女娲等)。
农业、中医文明(农业和医药圣祖神农氏、神农祭天、药王孙思邈遗迹、四大怀药)。
中华武术诞生地(猿拳发源地净影寺、八极拳发源地月山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水利之兴(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
文化名流(李商隐、司马懿、韩愈、山涛、郭熙、许衡等)。
太行精神(愚公移山、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根据地等)。
根文化(姓氏之根、龙的发源地、人类始祖居住地、农业医药之根、水利文化之根等)。
此外,以《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课程为试点的改革目前已经延伸到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和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焦作的饮食文化、焦作的旅游资源、焦作的民俗文化等方面。
以调研焦作温县的陈家沟景区为例,经调研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并融入到相关课程。
第一,太极拳的中外影响力。 太极拳已经成为焦作旅游的一张名片,太极拳的内容,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心、养性、养生等,可以融入到《旅游资源概论》课程。
第二,景区的规划缺点。 宣传意识淡薄,本村居民对景区基本情况不甚了解。 景区规划中,重点放在了太极祖祠上,忽略了整体规划。 周边环境脏、乱、差等内容可以融入到《旅游规划与管理》课程中。
第三,缺乏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可以融入到《旅游学概论》的课程教学。
第四,导游基本素质不高,普通话不标准,讲解内容过于简单、程序化、吸引力不强等讨论结论可以和《导游业务》课程相结合。
第五,缺乏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可以融入到《饮食文化》课程。
此外,还对焦作武陟嘉应观、温县陈家沟、博爱古建筑等进行了踏查后的认真讨论,并与有关课程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焦作文化融入课堂。
3. 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 进一步融入焦作文化
在河南省举办的中餐主体宴会设计大赛上,我们确定了三个主题:中国红、玫瑰之恋和竹林七贤。 其中竹林七贤就是以焦作文化为主题的宴会设计,包括餐具、中心主题艺术品的创意和菜单设计、菜品名称等都充分体现了相关的焦作文化知识。
为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焦作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全域旅游和打造国际文化知名旅游城市,通过对焦作文化资源的调查和资料整理、查询,把焦作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 不仅收集到了焦作旅游资源的相关材料,还完成了《焦作四大怀药博物馆》《打造中原民俗街,服务地方经济》等相关建言材料。
(1)通过多次调研、讨论、构思成稿的四大怀药文化馆设计方案,从四大怀药文化馆设置的背景、承担的功能、设计构思、功能分区、具体区域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实的论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大怀药文化馆的具体区域设置共分为清净园、怀药展览区、体验区和购物区。 整个设计以“小、素、新”为设计理念,小,不贪大,要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合理布局各要素;素,凸显当地文化元素,具有所在地乡土文化气息,让来宾身临其境,倍感素雅之味;新,体现时代感。 本方案是彰显焦作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设计,一旦付诸实践,将可能成为助推焦作文化旅游的重要抓手。
本着服务焦作市地方发展的目的,在实地调研、专家问询等基础上,提出了沿新河建设中原民俗文化街的设想。 中原民俗文化街将以文化传承为主体,兼具文化旅游功能。 它既是中原传统建筑迁地保护区, 又是中原民俗文化展示地,还是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消费区。 具体来说,就是以复建或迁建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建筑、传统民居为主体,以再建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为补充,以中原民俗文化为内涵, 以深度体验为特色,供人们开展特色住宿、餐饮、手工艺操作、娱乐、节庆活动、参观等休闲活动。 这一设想,既可以保护传统建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因地制宜、尊卑有序”的中原传统文化之韵律美,又可以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新的文化旅游园区。
总之,提出中原民俗文化街的构想,就是要满足造访者在休闲、健康前提下寻求故土情结的心智需求,使之成为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具备旅游休闲功能的文化传承示范区,并以此为契机,来丰富焦作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从而为焦作经济转型再添一笔靓丽的色彩。
(2)以与企业合作为契机,推动改革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通过学校,加大与云台山、青天河等景区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 将有助于本专业更好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时,为改革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
4..改革的成果
(1) 通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 并经过学院师生评价,教学效果优秀。 本研究由最初的以《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课程为试点成功覆盖到本专业的各门课程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总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新思想,行动有变化,提高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教师的成长。 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通过这两个周期的艰难探索,基本完成了初职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的转化。
总之,这次改革是成功的,但是还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地方,希望借此研究,推动学院教学水平和地方经济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