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厚植优势的路径选择

2019-03-04朱先锋

焦作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焦作焦作市经济

朱先锋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

1. 厚植农业优势, 加快焦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焦作市地处豫西北,当地人把种地比喻为绣花,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在全国粮食产量排名中,焦作闻名全国,属于高产区。 1998 年,焦作成为我国第一个地处黄河以北的吨粮市。 1999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2016 年,焦作市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8 万亩,粮食年产量可以达到209 万吨, 连续十二年实现丰收,夏粮产量连续十三年连续丰收,粮食产量逐年升高。 不但高产,焦作小麦质量也很高,被称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 农业部的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曾经说:“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 ”

从功能上讲,农业除了要具有生产粮食的功能,同时还要具备很好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 从这个角度说,农业生产不但要充分保障粮食的供给,还要从农民收入、生态环境上给予保证。 截至2015 年底, 为了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156 家家庭农场在我市建成,16 个城市生态农业园在我市建成,48 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由此带来的销售收入达602 亿元。 今年,我市把工作重点放在6 个国家级、39 个省级龙头企业上,使它们规模更大、产值更高。 同时,和农业相关的其他特色产业集群也要发展,如畜牧、种子产业化集群。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由于其认识局限,只讲从种到收。 而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加长,各项更加细分,从农田到老百姓的餐桌,都在它的范围内。如果我们还只是把农业当作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柱,那么在市场经济中,将会束缚农业带来的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2015 年底,我市选育农林作物新品种1 个、新品系9 个,主要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6%以上, 居全省前列;新增农民合作社449 家,覆盖率超过50%;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3.3%,高于全省17 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到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 个百分点。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在不断增强“四大怀药”“武陟大米” 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我市将大力培育“平安种业”“菡香大米”“孝敬蔬菜”等知名品牌,形成农产品品牌群体优势。为了保证粮食稳定增长, 提高粮食产量质量,焦作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农惠农富农,实现一二三产业在农村的融合发展。

2. 厚植工业科技创新优势, 加快焦作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焦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各种产业项目的带动,所以必须重点抓好产业项目的引进、发展。 对于那些不但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而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较高的技术含量的项目,一定要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谋划、引进、建设并推动其发展, 使其能够在焦作迅速落地,从而为整个焦作项目的发展提高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夯实焦作经济发展的基础。 项目发展是先驱,同时要做好为之配套的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城市水系、铁路、公路、生态等十大建设继续实施并加强,对于一些省里和市里重点谋划项目, 一定要加强推进,加大支持力度,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使其成为焦作经济发展的主力项目。 现代化的交通综合体系保障了人民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要加快交通建设。 在交通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快建设客运专线、铁路专线以及配套设施。 如从焦作到太原的客运专线、新乡—焦作—济源—洛阳城际铁路、 焦作到荥阳黄河公路大桥及连接线、火车站南广场等的建设; 抓紧建设武云高速,力争尽快通车;尽快推进南太行绕城高速的建设开工;加快孟州到武陟的沿黄快速通道建设。 在这样一个交通体系下, 打通市外和市内的联通,城市和城市的联通, 从而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交通更加顺畅,从而带动和刺激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市结合以往经验,在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上下足功夫。 一些基础项目、长远项目、惠及民生的项目,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

示范区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载体,要强化其对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 要想加快示范区的发展,重点是靠投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一些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对城市功能区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推进,使不同的功能区连片开发,综合发展。 强化示范区的产业和功能的复合发展,尽全力在全省经济排名中名列前茅。 对于产业集聚区,不仅要有量的发展,规模的扩张,还要有质的提高,发展从数量发展转为质量发展,质、量同行,创建集群,加大创新,开创智能发展、绿色发展新局面。 在保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向外延伸产业链条,完善行业种类,从而使我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同时带动现有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市整体竞争力。 伴随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我市落户,我市的产业集聚区在全省的排名也将会提高。 对于服务业,发挥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的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两区”创建活动,争取使正在建设的项目达到30 个以上,使项目投资更上一个台阶,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带动,在全市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创新,使科技创新带动我市经济更好、更强发展。 在创新过程中,要突出亮点和重点,优势产业是我们创新的核心和中心,要集中现有资源和优势,加大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的实施。 首先,为创新搭建好平台,如在一些大学建设科技园,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激励。 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使二者共同创新,共同进步,使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同时,要有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制度作保障,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创业创新实施各种优惠政策, 搭建保障大众创业的服务体系。 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一人一制,柔性引进,吸引更多的人才来焦作工作。 注重实际,引进战略发展项目、重大攻关项目相关的人才,对于具有特定技术的人才或团队,可以以招标等方式引进,让他们在焦作创新创业,带动经济发展。

要想实现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县域经济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要尽力协调好市和县区的财税关系,使二者共同进步。 尽量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从而使它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所以要尽力营造各种条件,使县域发展的活力被激发出来,通过调整、优化市与县市区财税体制,达到二者共赢。 鼓励各个县市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壮大主导产业,使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能够相互联动,交错互补,协同发展,从而形成县域经济新的优势, 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进而在全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实现我市经济飞跃发展。

3. 厚植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势, 带动焦作经济的高增长点

2016 年,在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目标。 文化旅游业是焦作转型升级的重点,焦作市只有在今后不断坚持发展旅游业,提升其地位和质量,才能在转型升级中得到产业保障。 全市人民已经认识到也已认可旅游业作为焦作的支柱产业,在经济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其他城市相比,焦作在旅游业方面有着其独特和丰富的资源。 从地理位置上看,焦作山水资源、湿地资源丰富多样,另外,焦作又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这些都使焦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太极圣地、山水焦作”成为了焦作的两个品牌,为此,焦作市提出了依托这两个品牌,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把焦作建设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国际旅游名城,使焦作旅游从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游,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 这些转变,有助于促进焦作旅游实现“二次创业”,促进旅游经济产值的突破,争取到2020 年,旅游业的年收入达到500 亿元。

2016 年10 月, 河南日报专题报道组对我市武陟县、孟州市、温县进行了调研,他们对修武县的云台山景区、 产业集聚区和武陟县圪垱店乡、孟州的西虢镇莫沟村,温县的陈家沟景区进行了深入走访, 目的就是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通过调研走访,展现给人们。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报道组了解了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全面情况,了解了我市现在的旅游业已经从以往的观光休闲、 景点旅游,转变为休闲度假、全域旅游,并使山水和文化相结合,打造出了新的、富有内涵的旅游文化。 专题报道组一边走,一边看,沿途走着看着,走下来、看下来, 他们发现了在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焦作市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们把焦作的文化建设、旅游建设的每一个值得记录的瞬间,都用镜头拍下了。 所有的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让专题报道组的成员们深深感到震撼。 他们把焦作的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势报道出去,让大家看到,同时,焦作人民为之所付出的心血、汗水,焦作人的不畏艰辛、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也被人们所目睹。 所有这些,让人们相信焦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在焦作人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会很快到来。

4. 厚植文化产业优势, 作为焦作经济增长的补充点

从整个经济形势看,文化产业是具有很强发展空间的产业,但就目前而言,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民间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商机和发展平台。 焦作市民间文化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焦作市在旅游业中融入大量民间文化,通过民间文化的带动,焦作旅游经济出现了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也给民间文化的重新振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焦作民间文化以此为契机,走出新的路子,走向新的方向。

5. 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加快焦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如今,由于绿色象征着和谐、自然和勃勃生机,所以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 第一次把绿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 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整个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向绿色发展,通过绿色引领,实施节能减排,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通过绿色发展,倒逼经济的转型、经济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 只有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常态,我们的经济才能进入良好的发展循环中。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十二五”期间,焦作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在转变。 过去的焦作在生产要素上投入很低,由此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随着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模式的到来,已经完全被淘汰。 我市在全市大力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各种绿色生产要素出现在农业生产中,不但实现了环境生态的保护,而且粮食总产不断上升。 新常态下,焦作农业不断显现出 “中国粮仓” 的勇敢担当。“十三五”刚刚开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利好”就接踵而至,焦作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将在这些好的开头的引领下,会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焦作绿色发展的新优势。

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来保驾护航,需要环境来衡量发展效益,需要站在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判。 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重新还给大自然。 既要发展经济,还要保护生态;既要保证眼前的经济发展,又要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但是,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的过度、消费的奢侈和不合理、过度浪费等也随之而来,体现在资源的危机、能源的危机和短缺,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所以,绿色发展的观念应该大力推广, 用绿色的观念约束消费者,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对于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能源消耗小的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每个人在对待生态环境的时候都能以身作则,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么资源枯竭、资源短缺的局面就会得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成本也会越来越小。

猜你喜欢

焦作焦作市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骄傲的汉字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焦作市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临轩听雨
焦作市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焦作市土地流转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