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对策分析
2019-03-04李有良
李有良
(焦作大学会计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017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清晰地划定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0 年要初步建立体制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 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要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全面实现。 2019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指示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实施乡村的全面振兴,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1.乡村振兴现状调研
1.1 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因资本回报率低,社会资本不愿投入,导致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现有农村资源和要素未充分利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 所以,乡村经济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且发展还很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城乡的经济水平和收入差距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水、气、电、网、路、房、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方面都远落后于城市。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数倍于乡村。 另外,农村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百亿元村和西部地区的贫困村并存。
1.2 农民收入来源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政补贴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主要依靠的是打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说明农民收入的增长依靠的是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 这种增收模式有可能会带来农业的衰落,所以,必须寻求依靠农村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农民增收模式。 同时,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依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
1.3 农民文化素质
由于教育长期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 农村的年青人大多进城务工,城镇化又使得一部分文化较高、有一定技能的农民脱离了农村,所以,真正留在农村的人大多为老人、妇女、孩子、技能较低者等。 这样的素质和构成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巨大挑战。
1.4 农民的环境意识
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利益意识远远高于环境意识,为了追逐利益往往舍弃了环境。 如农民高强度使用化肥,给大气、水、土壤等带来严重污染。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环境意识虽有所提高,但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度假、投资、兴业的意识尚不浓厚。
2.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分析
2.1 文化教育因素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受益者。 相对落后的教育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妨碍了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认知及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局限于小农经济,农民对市场经济和金融政策知之较少,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受制于认知水平,重视眼前收益,轻视生态环境和乡风建设,妨碍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实现;受限于小农意识,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差,影响治理效率。
2.2 组织宣传因素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统筹、协调作用的发挥。 广泛吸纳农村党员、返乡创业者、致富能手、有觉悟的农村“明白人”等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组织工作中,共同出谋划策,做好宣传、发动、解释、督促等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工作,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组织工作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宣传工作关系到农民作为振兴主体的自愿性和主动性,二者都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2.3 产业发展因素
长期以来, 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了城市,社会资本又因回报率低不愿投向农村,农民自身的投资能力弱,导致了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研发技术落后,进一步加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人才、资金、技术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 乡镇企业虽有发展,但规模效益差,第二产业难以延伸至农村。 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技术滞后、提供给市场的多为初级农产品等因素阻碍了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 一、二、三产业无法有效融合,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较为困难。 实现产业兴旺必须破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2.4 生态环境因素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保障能力差,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风险日益加大。 如把污染企业或者具有潜在污染危害的企业外迁或布局到农村。 脆弱的环境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宜居性。
3.乡村振兴的对策
3.1 加大组织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加大对乡村基层人员组织宣传力度,使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 牢固树立并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两个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明确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 同时,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组织教育、邻里帮扶、科技下乡、法律讲堂、视频展播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农业技能,以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使其明确乡村振兴的要求、作用及对自身的影响,从而激发其作为主体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
3.2 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产业兴旺,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培育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寻求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农村人口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我市修武县的旅游和中药种植、温县的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武陟的粮食生产及深加工等都可作为主导产业予以培育。 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技术投资、人才投资,为此,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在充分挖掘农村现有资源潜力的同时,合理推进人、财、物向乡村流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助推主导产业的形成。 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选择示范带动、公司加农户、农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积极开发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业,有力推进城市工业向农村延展,使城乡工业能够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互通互融,促进第二产业在乡村的快速发展。 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电子支付、高铁等现代技术,助推快递、网店等新兴行业进入农村,促进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壮大。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农民就业,稳定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兴旺。
3.3 保护农村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治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 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绿色理念对农村生态治理的引领作用。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建设。 要创新与整合技术,以支撑农村生态治理。 要完善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生态治理。 如垃圾、污水处理要科学合理,“厕所革命”要抓好落实等。 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促进农村发展观念、方式、模式的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3.4 促进乡风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质上是在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乡风是乡村文化的历史沉淀,乡村文明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由于地域差别很大,所以要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不搞一刀切。 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以及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 另外,切忌把过多的现代化元素和城市元素引入农村,保护农村原生态文化。
3.5 提高治理效率
积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导向作用, 使村民自治落到实处、让村民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敬老爱幼、明德有信。 在自治方面,坚持村民自主议事,所有村中事务均要阳光运行。 结合实际制定并宣传涉及农村发展、文明新风、生态环境等不同的村规民约,保障村民有效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监督。 在法治方面,要形式多样地、持续不断地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特别要注意选择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采用现场说法、以案说法、党员讲法、设立法律顾问或法律服务室等等多种形式,带动身边群众明法遵法用法,使村民能及时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 在德治方面,村中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敬老好媳妇”“和谐家庭”“好家风好家训” 等评选,树立道德典型,提升道德水平。 有效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互动,提高乡村治理效率。
3.6 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要通过特色农业、创新型农业的发展,市场化开发和运作,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打工者返乡创业等, 夯实并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重视激活土地、农民宅基地等要素,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补贴收入。 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示范作用,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确保农民在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应当注意的是农民的生活富裕除了物质还有精神,包括居住环境、文化修养、休闲娱乐等,也需要多渠道筹资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