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民俗旅游发展探究
2019-03-04卫彦雄
卫彦雄
老挝旅游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革新开放路线,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对旅游业的改革才正式提上日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老挝第二大创汇行业。提到老挝的旅游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老挝原始的自然风光,其实老挝独特的民俗文化、淳朴的民风、精美的寺庙建筑,才是真正吸引游客的地方,是游客向往的返璞归真之旅。由于老挝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对于各种旅游设施、景区景点建设的投入远远无法满足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除了宾馆酒店这些行业,旅游市场没有完全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因此,严重影响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老挝独特和富有魅力的民俗文化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老挝旅游业的一大特色。目前,老挝民俗文化在老挝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是无法代替的。
一、老挝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况
老挝是个神秘的国度,尽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就开始实行革新开放路线,但是外界对于东南亚这个内陆国的了解并不多。老挝的民俗文化丰富,不管是对于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极具吸引力。加上老挝是佛教国家,几乎全民信佛,因此许多民俗文化都和佛教有关或者受到佛教的影响,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更增添了老挝的神秘和魅力。近年来,老挝也开发了一些有关民俗旅游的项目,但相对老挝的“十二风十四俗”来说,这种民俗旅游的开发是远远不够的。老挝的民俗旅游仍然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老挝的风俗是昭法昂在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后,从柬埔寨引入佛教的,老挝传统节日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就形成了今天老挝独特的“十二风十四俗”民俗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些民俗文化早已植根在老挝民众心中,成为老挝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老挝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得外国游客对老挝流连忘返。所谓“十二风十四俗”指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传统的民俗节日。
正月节(忏悔修行节):每年的十二月举行。此节主要是为那些违犯清规的僧侣(违犯五罪之一的僧残罪,仅次于波罗夷罪的第二重罪)而设,让他们在规定的地方修行,令其罪行和心灵得到洗涤。
二月节(感恩稻谷节):一般在收割后举行。稻米收割后,脱粒晒干,在入谷仓之前要举行仪式,邀请僧侣为收割的稻米念经,为的是来年吉祥如意,同样获得丰收,种稻有好收成。
三月节(面包节):一般在四项具备的集会(佛教仪式)后,农民把糯米蒸熟后,捏成鸭蛋般大小,表面擦上盐巴和鸡蛋再拿去烤。表面的鸡蛋烤熟后,把自制的蔗糖塞到糯米团中,在农忙季节结束后,拿去寺庙布施。
四月节(诵经节):一般在三月月圆之前或者之后举行。诵经节的特点是,诵佛本生经,同时举行听诵佛本生经。信众会邀约去寺庙,用鲜花把寺庙装饰一番,尤其是用有佛教特征的莲花装饰,把佛本生经拿去巡游,在寺庙的佛堂结束巡游。紧接着在佛堂诵本生经一天一夜。
五月节(宋干节、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份举行。这个节日非常盛大,节日盛典会连续举行好几天。在如琅勃拉邦要举行一个星期,有选宋干美女、宋干美女巡游等活动。这个节日还被视为老挝的新年,也是泰国的新年,深受外国游客的喜欢。
六月节(高升节、火箭炮节):一般在农忙的季节开始之前,也就是雨季来临之前举行。膜拜城柱,对着高空发射自制的土火箭来向雨神祈福,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农忙时节获得充沛的雨水,这就是“高升节”的由来。人们相信,如果那年没有举行膜拜自制火箭炮的仪式,一定会遇到各种灾难。举行高升节也标志着农忙开始了,这个节日可以说是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延续至今。
七月节(清洗节):一般在每年公历的六月份举行。七月节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节日,但是意义重大。举行这个节日是为了把发生在国家里不吉祥的邪恶的龌龊的东西清洗掉,让国家恢复平静。
八月节(入夏节):一般是佛历八月十五日举行。入夏节开始到结束,共三个月的时间。节日期间规定僧侣和尚们不能在外留宿,不管外出办什么事情,当天都必须回到自己所属的寺庙。入夏节的第一天,会举行盛大的布施仪式。这也是老挝最大的佛教节日。
九月节(施鬼节):一般在每年公历的八月份举行。施鬼节是老挝最大最隆重的鬼节,这个节日大家会为去世先人的灵魂准备各种食物,有生食和熟食,有烟、糖、水果。人们把这些东西装到用芭蕉叶编织成的盘子中,然后放到自家院子中的空地或是树下,或者放在寺庙周围。节日期间,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龙舟活动,如琅勃拉邦。这种独特的民俗节日吸引许多老挝国内外的游客。
十月节(施孤魂野鬼节):一般佛历十月十五日举行。这个节日距离九月节正好15天。举行十月节,是为了祭拜孤魂野鬼,让这些孤魂野鬼回到他们应该回到的地方。
十一月节(出夏节):一般在佛历十一月十五日举行。出夏节也是老挝重大的佛教节日,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布施活动,有些地方还用蜂蜡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然后在晚上举行蜂蜡雕塑巡游。此外,在这一天老挝各地举行飘水灯活动,在首都万象还举行赛龙舟等活动。
十二月节(迦稀那衣节):一般在佛历的十一月十六日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僧伽和尚布施迦稀那衣布,这是僧伽经过入夏节三个月后,得到信众布施的迦稀那衣布。这个节日历史悠久,从佛教传入开始就举行了。
老挝除了传统的“十二风十四俗”,另外还有些与佛教有关类似庙会的节日,如塔銮节(万象市)、瓦普寺庙会(占巴色省)、因杭寺庙会(沙湾拿吉省)等。这些都是全国性的佛教节日。老挝这些传统的民俗节日,都是全民参与的,不但是老挝本国的民众,外国游客也可以和当地居民一样,直接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老挝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就目前老挝民俗旅游业状况来说,所开辟的民俗旅游业仅仅是老挝民俗文化的一小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老铁路的修建,今后老挝将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老挝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深入挖掘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促进老挝旅游业发展是老挝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老挝发展民俗旅游业的优势
老挝地处热带,境内森林茂密,河流湖泊众多,风光秀丽,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老挝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四大语族(老—泰语族、孟—高棉语族、汉—藏语族和苗—瑶语族)共49个民族。公元1353年,昭法昂建立首个统一的澜沧王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期间有过分离、统一、再分离和再统一的过程,但是不管怎样,并没有影响到老挝民俗文化的发展。老挝政府因为看到老挝独特的民俗文化优势,因此今年来在民俗旅游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相对其他行业,旅游业是绿色经济产业,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从1986年到2017年,老挝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老挝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突破500万,旅游业收入仅次于电力出口成为老挝支柱产业和外汇的主要创收行业。老挝政府虽然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老挝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滞后。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外国游客对老挝的旅游热情,老挝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自老挝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老挝传统民俗节日众多,外国游客所熟知的民俗节日有宋干节、高升节、入夏节、出夏节(与出夏节同时举行的还有龙舟节和水灯节)、塔銮节、瓦普寺庙会和因杭寺庙会等,这些节日所接待的外国游客占老挝游客总数的80%。
传统的宋干节、入夏节、出夏节(与出夏节同时举行的还有龙舟节和水灯节)、塔銮节、瓦普寺庙会这些民俗节日每年都由政府主导,投入资金在电视媒体上做宣传。如宋干节即老挝新年,老挝全国各地都举行隆重的庆典,在琅勃拉邦、万象市等地一般会举行5天的仪式,有在河边堆沙、宋干小姐选美等新年庆祝活动。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到各项民俗活动中,这不仅吸引老挝本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同时也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与其中,游客置身万象、琅勃拉邦等老挝的大城市就能感受无限乐趣。
政府主导的一些民俗节日,除了在老挝本国进行广告宣传,老挝政府在参加各种国际的旅游推介会时也不断进行宣传。现在老挝的宋干节、塔銮节、瓦普寺庙会、入夏节、出夏节和水灯节都越办越成熟,已经被外国游客尤其是西方游客所熟知,如琅勃拉邦的宋干节等民俗节日已经成为老挝的旅游名片。正月的忏悔修行节、二月的感恩稻谷节、三月的面包节、四月的诵经节以及十二月的迦稀那衣节,老挝民间对于这类节日越来越重视,每个村每个县在这些节日到来之际,都会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外国游客也慢慢尝试去了解这些老挝的传统民俗节日,参与到其中。近年来,政府看到了民俗旅游的商机,同时也意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对于民俗节日的宣传投入越来越多,突出老挝文化习俗的独特魅力。老挝民俗文化“十二风十四俗”与佛教密不可分,每个月份的节日都与佛教相关。因此,老挝政府重视僧伽和佛教,加强对佛教的引导,僧伽积极参与慈善、援医、援教等社会事务,政府赋予佛教更多的正面意义和积极的宣传,民众自愿接受佛教教义教规的约束。在政府的引导和积极参与下,老挝各地的民俗活动得到全面恢复,不但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反而因为推动了经济发展,老百姓对于每个节日更加的重视,就连九月节(施鬼节)、十月节(施孤魂野鬼节)这样的鬼节,都过得非常隆重。
三、老挝民俗旅游业发展的不足
尽管老挝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是老挝政府亟待解决的。
(一)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
目前,老挝有自然景点1116个,历史文化景点746个。这些自然景点基本处于原始开发状态,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投入都非常少,许多历史文化景点也急需资金来维护和修缮。由于老挝全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设施也相对滞后,全国的景区几乎没有旅游专线车抵达,游客要到达景区所能选择的交通工具并不多。由于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和旅游景区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老挝旅游业没有完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短期内是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因此,政府必须给老挝民俗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针对资金不足,老挝政府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外资对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另外,老挝政府通过修改投资法,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旅游行业的投资上限从之前的30%(1994年投资法规)增加到目前的70%(2013年修改后的投资法规)。这些措施使得老挝经济快速发展,GDP连续几年都保持二位数增长,但是投资在旅游领域的资金非常有限,旅游配套和旅游服务亟待提高。
(二)旅游管理混乱,旅游标准化工作亟待完善
老挝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没有旅游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旅游、农林、公安和工贸等涉及旅游业的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旅游管理工作协调机制。除此之外,各地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和设计,中央、省、县及村(老挝行政按照省、县、村三级来划分)各级的权责划分不明确,中央的旅游相关政策和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许多景区景点都是村民自行开发的。在开发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许多农村在招商引资对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导致景区开发前功尽弃,变成烂尾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对于这些景点望而却步,这也需要政府给老挝民俗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
对于旅游标准化工作,老挝政府非常重视,通过派出官员到东盟国家学习取经,加强政府对旅游工作的管理。另外,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与中国国家旅游局签订合作协议,针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给老挝旅游官员做专题培训。结合东盟和中国旅游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老挝旅游标准化的修法步伐。
(三)老挝各类旅游人才严重缺乏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老挝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旅游人才“紧缺”的局面也日趋突显。具体而言,官员的管理经验缺乏,旅游规划和旅游设计人才缺乏,旅游市场缺乏高素质的导游人才。
近年来,老挝在高校开设专科、本科和硕士等旅游相关专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老挝政府还借助多边和双边的合作机制,帮助老挝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从2009年开始,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就与中国国家旅游局签订了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合作协议,中国帮助老挝旅游管理部门培养了大量旅游高级管理人才。泰国、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家和机构也帮助老挝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虽然通过多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但是老挝旅游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其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四、结 语
老挝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也别具特色。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比起来,老挝的民俗文化保持得相对完好。在老挝财力不足、不能对自然景区和人文历史景区进行合理开发的情况下,传统民俗文化成为老挝旅游的亮点,也是外国游客了解老挝文化的窗口。旅游业发展能让老挝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而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将成为老挝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在保护好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老挝政府需要研究的问题。老挝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同时借助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助推老挝旅游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