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类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任务的相关性研究
——以江西A校为例
2019-03-04杜方方颜玄洲
许 超 杜方方 颜玄洲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5)
1 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声音在学术界不绝于耳,众多学者将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归结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笔者看来,教学和科研并非矛盾和对立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高等院校的正常运转。
本研究基本概念涉及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任务。科研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各领域通过已有的基础探知未知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即顺利完成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维度的划分,借鉴大连理工大学魏晓通在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相关的界定方法,将教师科研能力划分为科研认知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前两项为教师内化的能力维度,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外化的科研成果反映出的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是指教师在校承担的教学课时量,本文也将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
2 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西A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A校各教学学院为单位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发放共计230份,回收202份,有效回收率为87.8%。问卷包含A校教师岗位、年龄、任课种类、任课周课时量等题项。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我们采取两种方法:科研认知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维度采取教师自评的方式,相关题项借鉴魏晓通的教师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的部分问题;科研创新能力则反映为教师科研成果。对各维度进行汇总得到教师最终的科研能力得分。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在获得A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将其与教师教学任务等变相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到最终结论,即教师科研能力是否会受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作用路径。
3 地方农业类院校教师教学任务及科研能力现状
通过回收问卷的统计,从背景变量上来看,性别方面,男性教师124人,女性教师78人;年龄方面,30岁以下47人,30~40岁115人,40岁以上40人;岗位方面,行政岗62人,教学兼行政37人,教学岗84,科研岗19人,总体分布都较为均衡。具体到教师岗位方面,教学岗和教学科研岗的教师人数占了绝大多数,纯科研岗的教师反而很少,这说明各高校多数教师都是教学和科研一肩挑,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完成科研任务。对A校教师周课时数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36.1%的教师不从事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占比最高的为每周6~8课时,比例为19.8%,另有17.8%的教师周课时数在14以上,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有着极大的教学工作量。
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从总体上来看,接受调研的A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各个维度得分和总科研能力分布都较为离散,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和总科研能力的离散程度较大,S值分别为20.94和24.95,同时它们的得分指标也较低;科研认知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离散程度较小,得分指标较高。从各分组的平均得分和中位数来看,中位数都大于平均数,说明各分组的高分获得者要多于低分获得者,且低分者的分数过低。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平均分仅为29.68,得分率最低,同时其离散程度也最大,说明科研创新能力是直接影响教师科研能力总分最显著的因素。
4 地方农业类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任务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教学任务对教师科研能力具体的影响方式及作用路径,我们以教师科研周课时数为自变量,以教师科研能力及各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使结果更加直观,我们将2~8周课时选项进行合并,10~16周课时选项进行合并,得到表2的结果。
图1 A校教师周课时数统计表
表1 A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统计表
表2 不同教学任务量教师科研能力方差分析
如表2所示,A校教师的科研认知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在教师周课时数这个变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对于已经内化的科研基本能力不会因教师教学任务的多少而改变。而对于科研创新能力和总的科研能力,却在该变量上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从均值上来看,周课时数为10~16的教师创新能力最高,均值达到了38.43;得分最低的为周课时数为0的教师,均值仅为19.42。随着教师教学周课时数的增加,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当教师周课时数超过16时,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始出现下滑,教师总的科研能力的均值比较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均值比较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并非负相关关系,而是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科研能力得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②当周课时数低于16时,随着课时数的增加,教师科研能力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绝大部分教师周课时数小于16,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教学任务与科研能力是呈正相关关系,教学能很好地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③当教师周课时数大于16时,教师科研能力开始下降,因此要想保证教师教学和科研活动良好的平衡,周课时量应控制在10~16。
5 分析与讨论
5.1 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既是本研究的前提,也是产生上述结果最直接的原因,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条件,教师科研课题很大一部分源于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思考,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观点的碰撞极易产生科研灵感,所以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点最直观的体现是科研获得的经费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大部分高校的办学经费非常紧张,得不到充足的财政拨款,高校就要自给自足,除了国家课题项目有较高的基金资助外,申请一些横向课题也是高校筹集办学资金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为企业解决生产或技术难题,获得资金回报,从而改善办学硬件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第三,科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往往是时下热点问题,教师把科研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触最前沿科学的同时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5.2 样本的选择及学科差异。本研究由于调研条件所限,样本中自科类教师要明显多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院系教师任课课时量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普遍比较繁重,通常几个教师承担起了院系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例如英语、马克思理论等公共基础课。加上人文社科类科研课题申请难度大、资助力度小,不少教师专注教学而不重视科研,这就导致了图1中出现的极端情况,课时量极多和极少的教师科研能力都普遍偏低。而自然科学类教师所在院系的课时分布较为零散,多数教师会承担教学任务,而且周课时量适中,使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活动,再加上自然科学类课题数较多,多数教师有课题任务,则会更加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5.3 农业类院校的特性。农业类院校共同的特征是重视自然科学,尤其是涉农类专业,实验和科研才是主旋律,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往往会围绕科研进行,例如遗传学、作物学等专业的许多课程甚至是在试验田中进行的,所以在科研上,涉农类专业教师有着更大的优势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所以教学任务不仅不会阻碍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农业类院校相对于其他院校较为低调和独立,所处位置也较偏远,这使得农业类院校教师能更多的不受外界干扰而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农业类院校教师在外兼职教学的情况更少,因此学校的教学任务基本不会对其产生较大的负担。
注:颜玄洲为通讯作者,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