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2019-03-04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闵文江吕军海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闵文江 吕军海
棉花的生长周期长,从春到秋遇到的病虫草害也比较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们潜心研究出一套环保、经济有效的棉花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1 苗期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苗期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但以立枯病和炭疽病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而且这些病害往往是混合发生。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吸食棉花汁液,造成棉苗卷叶、失绿,生长缓慢。
为了有效控制苗期病虫害,通过药剂拌种,预防和控制苗期枯萎病、黄萎病、蓟马、蚜虫和盲蝽象等病虫害。采用咯菌腈、吡虫啉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拌种。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作物的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吡虫啉用于防治害虫。
一般100 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800 g、70%吡虫啉拌种剂600 g、每克10亿活芽孢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10 kg。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药剂用水稀释,一般药液量为1~2 L,然后将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播种。用吡虫啉和咯菌腈拌种,晾干后再用枯草芽孢杆菌拌种,因为一起拌种的话枯草芽孢杆菌会被咯菌腈杀死。吡虫啉拌种可在播种前1~30 d内进行,枯草芽孢杆菌拌种应在播种前当天进行。
虽然拌种能减轻苗期棉蚜、红蜘蛛为害,但在5月中下旬,它们仍可能造成危害。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各种害虫发生程度不同,所以要通过查虫监测,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当苗期蚜虫卷叶株率达到15%就可以进行防治了。一般每亩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 ml和50%吡蚜酮可湿粉15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为红蜘蛛为害可以导致棉花叶片出现红斑,当棉株红斑株率达15%时,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 ml稀释3 000倍喷施防治。
2 蕾期病虫害及防治
蕾期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个时期的虫害主要是盲蝽象,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6月下旬为盲蝽象向棉田迁移的高峰期,也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6月中旬之前,在棉田插挂黄色粘虫板,分别位于田块四周距边缘4~5 m,高出棉花20 cm,并每日检查,当发现任何一个粘虫板上有2只以上盲蝽象时需要进行喷药防治。一般每亩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 ml兑水100 kg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次,间隔5~7 d。
黄萎病和枯萎病都属于维管束病害,枯萎病造成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黄萎病造成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叶色失绿变浅,形成掌状斑驳。防治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用对枯萎病、黄萎病抗性好的品种和拌种,基本可以控制枯萎病,同时对黄萎病有一定控制作用。
在这里需要提醒您,因为拌种能预防盲蝽象,如果此时没有出现虫害或者虫害没有达到防治标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防治,无需化学防治。
3 花铃期病虫害及防治
花铃期是指棉花从开花到吐絮这一段时期。一般为7月上旬到8月25日左右,主要的虫害为棉铃虫、烟粉虱和伏蚜。主要病害是烂铃病。
烟粉虱一般在6月份开始在棉田发生,但8月份其种群数量才快速上升。因此,当田间上部叶片每叶数量达到10头时,一般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 ml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15 ml,兑水50 kg喷雾防治。7月20日之后还会出现伏蚜为害,当田间伏蚜卷叶株率达到10%时,应该及时进行喷药防治,用药与防治苗蚜一样。
如果棉花品种抗虫性较弱或棉铃虫大发生的情况下,当田间每百株棉铃虫低龄幼虫达20头时,需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一般每亩用5%甲维盐可溶粒剂10 g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兑水30kg喷雾防治。
棉花中后期正值雨季,为了预防烂铃病和后期杂草,在7月份,也就是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壤向棉铃传播,防治棉花烂铃病,同时抑制中后期出土的杂草为害。一般选择厚度在0.08 mm以上的塑料薄膜,以便于回收,避免白色污染。
4 杂草危害及防治
河北省棉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鳢肠等。防治棉田杂草,一般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每亩使用33%二甲戊灵乳油200ml兑水30kg喷施于地面,喷药时务必做到均匀一致,不重喷、不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