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子湘研1586在东帝汶的杂交制种技术
2019-03-04蒋敏明方远祥曹拥军
蒋敏明,方远祥,曹拥军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我国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3种模式: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采用大棚栽培方式[1]。这些制种模式都面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在东帝汶制种,将东帝汶发展为中国辣椒制种基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东帝汶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6 ℃,年平均湿度70%~80%,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500 mm,光照充足,降水量充沛,适宜辣椒生产。该国土地使用成本仅为国内的20%,人工费用为国内成本的30%左右。将制种基地转移至东帝汶,可大大降低制种成本;因此,在海外建立制种基地,是未来制种业的较好选择。
1 生产情况
湘研1586为单生大果朝天椒品种,株高90 cm,展幅76 cm×81 cm;叶色深绿,茎秆粗壮,综合抗性强;果实青果深绿色,红果大红色,挂果多,丰产性好;果实8.4 cm×1.3 cm,单果质量4.8 g。红果易脱水,干后皱少,油分含量高,颜色深;耐湿热及干旱能力强,抗疫病能力好,易管理;667 m2用种量约30~40 g。适合做鲜椒、干椒或者酱制加工。
东帝汶位于南半球,处赤道附近,无寒暑季节变化,只有旱季雨季,但地区差异较大。在东帝汶可全年进行播种生产,但仍需结合当地雨季确定播种期,以确保灌溉用水。选择2个制种试点:Natarbora(-8.995,126.069),位于东帝汶南部,12月—翌年2月及5—6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 500~2 000 mm;Manatuto(-8.517,125.99)靠近东帝汶北部,12月—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雨量500~1 500 mm。
从表1可以看到2015年Natarbora点生产情况:父本10月28日播种,母本11月4日播种,父母本播期差7 d;父本11月24日移栽,母本12月10移栽,苗期分别为27 d和36 d;授粉时间为翌年1月10日,授粉期为40 d;至3月18日全部收获,整个生产周期为141 d;生产种子65 kg,达487.5 kg/hm2。2017年Manatuto点生产情况:父母本4月20日同期播种,5月25日移栽,苗期35 d;7月20日开始授粉,授粉期为36 d;至10月25日全部收获,整个生产周期为188 d;生产种子34 kg,达510 kg/hm2。
从产量表现可看出,两地均有较高的种子产量。
2 制种技术
2.1 育苗
2.1.1 播期安排
东帝汶无寒暑季节变化,可全年进行播种。湘研1586父母本可同期播种或父本适当早播。
2.1.2 苗床整理
选择前茬未种过辣椒等茄科作物的肥沃地块,每667 m2施入45%复合肥35 kg。松土后起垄,垄高15 cm,垄面宽70 cm,沟宽30 cm。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8~10 g掺细土5 kg混合均匀,撒在苗床内消毒。播种前苗床要浇足水。
2.1.3 浸种催芽
浸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曝晒1~2 d,厚度小于1 cm,2 h翻动1次。这样可以杀死种子表面大部分病菌并且有利于种子萌发。放入55 ℃温水,不断搅拌,保持15 min。水温降至25~30 ℃,洗净种子表面,在温室下浸种3~5 h。用湿棉布包好置于塑料盆中,使其保持28 ℃,每4 h翻动1次。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1.4 播种
苗床平整后,用长约1.2 m、直径约2 cm的木棍在苗床上摁压出深约1 cm的沟槽,沟槽之间距离约10 cm。将种子点播于槽中,种子间距1 cm。然后覆上1 cm厚的细土。
2.1.5 秧苗管理
播种前苗床浇透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防种苗徒长或低温沤根。育苗后期选晴天浇小水,如幼苗出现发黄等“脱肥”症状,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当秧苗具有7~9片真叶,株高18~20 cm时可移栽。
2.2 整地定植
起垄栽培,垄高15 cm,垄面宽80 cm,沟宽40 cm。按行株距60 cm×40 cm定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定植前7 d,每667 m2施有机肥3~5 t、45%复合肥30~40 kg;其中,撒施60%,沟施40%。
表1 湘研1586亲本生育及种子产量情况
2.3 田间管理
2.3.1 缓苗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足缓苗水,并在移栽前5~7 d内用50%遮阳网进行遮阳,避免强光、高温,以利于辣椒缓苗,保证辣椒成活率。
2.3.2 中耕施肥
在封行前进行3~4次中耕,第1次在移栽后1~2周左右,每3~4周进行1次。中耕时应遵循“浅—深—浅”的原则,苗期浅,以免伤根;中期深,促进根系发育;后期浅,以破板结为主。
中耕应与追肥结合进行。定植后1~2周进行1次中耕,并结合施肥,每667 m2追施45%复合肥15 kg。授粉初期,辣椒开始坐果,进行第2次追肥。授粉末期,再进行1次追肥,保证后续养分供应。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1~2次,可提高辣椒坐果率。
2.3.3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天气情况掌握浇水量。天气晴朗、温度高、蒸发量大时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辣椒根系生长要求土壤通透性好,因此在多雨季节要做好田间排水、防涝工作。
2.3.4 整枝
要及时摘除门椒以下的侧枝,以利于通风透光和果实发育。整枝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以减少发病;待侧枝长到10 cm时开始抹杈,要从基部1 cm左右将侧枝剪掉,避免伤口感染。抹杈后叶面喷洒1次杀毒矾5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以保护伤口。
由于父本自花授粉结实,坐果后会影响开花,因此要及时摘除父本的花朵,保证授粉时可以有足够的花粉采集。
2.4 采花授粉
2.4.1 授粉时间
当母本第4层开始分枝即达到满天星状态时开始采集花粉进行授粉。授粉时间应在晴天6:00—12:00及16:00后进行。授粉期应集中人力,确保在第7层开花前使辣椒达到足够的坐果数[2-4]。
2.4.2 去雄技术
母本为雄性不育系,因此无需人工去雄。
2.4.3 授粉技术
采集花蕾,采集完后立即把花药分离下来用于收集花粉。花蕾的大小要适当,太小了花粉发育不成熟;已绽放的花则花粉可能散失,且花粉活力不高[5]。将收集的花药放置托盘中,并置于阴凉处。放置1个夜晚,待花粉自然散出,第2天早晨用0.15~0.30 mm筛子和毛刷把花粉筛出来。然后装于离心管或其他干燥容器中,装好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好(避免受潮)置于冰箱中贮存。
将花粉转入授粉管中。选择花色转白、当天开放或将要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6],左手小心捏住花,右手拿住授粉管。将雌蕊伸入授粉管下部的小孔中,使柱头充分粘上花粉即完成授粉。完成授粉的花用手掐掉一小部分花瓣作为标记。授粉应用1~2 d内采集的花粉[4,7]。当平均每株坐果100个左右时便可停止授粉。
2.5 脱粒晾晒
果实完全红熟时,便可采收。将采收的果实置于编织袋中,于阴凉处放置2~3 d,让其充分后熟[8],便可脱粒。将脱好粒的种子置于晾晒架上,在阳光下晾晒2~3 d,使其含水量降至7%,包装贮藏。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大田期主要有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蚜虫、烟青虫等。
3.1 病害防治
3.1.1 苗期
辣椒出苗后于晴天下午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正反面都要喷到,移栽前再喷1次。可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
3.1.2 大田期
疫病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引起,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叶片喷雾。3~5 d喷1次,连用2~3次。
灰霉病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通过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发病后及时清除发病体,并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木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5~7 d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病毒病可由多种病毒引发,主要由蚜虫、白粉虱传播。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可有效阻断其传播途径。发病后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16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叶片喷雾。5~7 d喷1次,连用3次,可控制病情。
3.2 虫害防治
防治烟青虫及蚜虫等,可选择菊酯类农药或阿维菌素或BT杆菌等。
4 小结
在东帝汶2年的制种结果显示,Natabora产量达487.5 kg/hm2,Malatutu产量达510 kg/hm2,表明辣椒制种在东帝汶是可行的,但相对于国内高产制种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工人初次授粉操作,技术生疏;(2)授粉时遇上雨季;(3)病虫害造成落果。未来制种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充分了解当地气候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时节,及时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