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四重维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论述
2019-03-03彭飞陈乡
彭 飞 陈 乡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一个人失去了灵魂,便失去了活着的价值。一个民族失去了灵魂,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世界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要实现长久的发展,不能仅仅靠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盈,这样的发展带来的只会是昙花一现。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即文化自信,方能永久屹立于世界,方能走向更加强大。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是对文化发展前景所持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就是要唤起人民对民族底蕴的认同和自豪,激起人们对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的激情和活力,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并把文化自信视为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积极的情感倾向,它的出发点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认同,落脚点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发展和远景的自信,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构成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过程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留下了丰富的“宝藏”。 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与小康社会的不谋而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爱国精神的融汇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根基。 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外交场合,多次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向国际社会生动诠释中国的发展战略,并获得一致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要问题的理论渊源。
2.革命文化——“骨”与“肉”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骨”与“肉”。 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形成了彰显一代人生活面貌和人格品质的革命精神, 形成了实事求是、团结拼搏的革命传统。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文化,激励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取得了一次次伟大胜利,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并为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坚实根基。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枝”与“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华民族的“枝”与“叶”,展现了新时期中国人民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风貌。它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在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根本遵循的指导下, 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伟大时代精神,形成了凝结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丰硕的理论成果,推动中华文化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对过去文化的自信,更来自于当今社会主义文化的欣欣向荣,来自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文化发展方针,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华文化必将走向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既是对过去的自信,坚决反对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又是对未来的自信,坚决反对文化现实虚无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底气。
二、文化自信的时代之义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是具有民族性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每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 因此,就文化本身而言,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即不存在“自信”或“不自信”的问题。 那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
1.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文化不论是在广义层面作为一种精神成果的意识存在,还是在狭义层面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物质存在,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梦,不仅是经济的富裕、政治的强大,而且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基因,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自我和国家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先进文化能为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和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智慧和力量。 只有具备高度文化自信、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民族,才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
2.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样文化激荡的强大底气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这虽有利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诸如西方一些国家借助自身经济和科技优势,将反社会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以此造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和动荡,进而企图达到推翻马克思主义旗帜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 因此,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坚决抵制西方社会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和洗礼,对于牢牢把握我国在意识形态竞争中的主动权、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化自信的提升之路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许多新思想、新论断。 如何建设与我国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飞跃发展,是在推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为此,我们应坚持回顾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从文化主体、文化主题、文化载体以及文化环境四个维度,探析建设文化自信的具体实现路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新发展。
1.“故”与“新”的结合——继往开来,蓄力量之源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璀璨的优秀文化。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证明,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团结和凝聚的源泉。 加强文化自信,首先,要深深地扎根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充分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构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世界。 根深方能叶茂,只有守住了中华文化之根,才能树起中华儿女之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之强。其次,文化自信要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实现故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做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并为特定的人群服务,这是时代与文化的发展逻辑。当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的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崇拜和止步不前,而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精髓,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契合点,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表达。
古人曾经说过: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想要自信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继承好先辈留下的大森林,但同时也要为中华传统文化浇灌新时代的养分,实现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文化自信在人民心底生根发芽。
2.“心”与“形”的融合——匠心活形,享文化盛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一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对物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也充分彰显了对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希冀。关于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样、更高质、更强烈的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进行文化创造时,我们要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建设方针。
所谓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渴望实现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 文化是作用于心灵而非一时的感观刺激的艺术; 文化需要的是平心静气的交流而非急功近利的追求。 然而,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混乱,文化创造唯票房、唯收视率的倾向十分突出;文化作品存在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危险。因此,文化创作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为中心导向,坚持市场价值服从于社会价值。文艺作品要做到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不变的追求;要做到把身入、心入和情入三者有机结合,精益求精搞创作,给人们带来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地创新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推出受到人民“点赞”和“宠爱”的文化节目和文化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认为,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艺术创作讲究内容,艺术传播注重形式,只有做到丰富多彩的内容与新颖多样的形式的相互统一, 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才能在人民群众中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例如近几年来,积极响应党和时代号召、人民群众的呼唤而创作的《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大型纪录片的热播,便充分诠释了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创作时,要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型载体,对文化作品内容进行深度打磨,对文化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实现走心的内容和全新的形式之间的完美融合,为人们带来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3.“人”与“众”的互动——百花齐放,大师带大家
文艺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指示灯,文化创造者便是在灯光下摸索前进的先锋队。文艺工作者对自我责任的认识和自觉程度、自我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高低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因此,文艺工作者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导向。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成为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创作。同时,新时代新发展对文化创作主体有了更高的期待。具体而言,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拥有一颗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忠心和痴心;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拥有一颗献身文艺、精益求精的专心和精心;响应时代召唤,反映人民风貌,努力契合人民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民对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的认同,必须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宣传、文化创作过程中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只有在文化创作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充分凝聚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才能有效增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人民群众不能仅仅是观众,更应该是主角,是导演。文化创造不是文艺工作者的专利和专属,而应该成为一种大众行为。 组织壮大文化创作队伍,搭建艺术家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平台,营造全民创作、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 坚持全民行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的同时,培育一大批高水平“草根”创作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文艺大师和文艺大众的文化自主性,携手努力探索我国文化发展的规律, 做到作者中有百姓、作品中有泥土,共同充当好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和弘扬者,凝聚文化建设之力,共同筑起文化自信之基,使中华文化自强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4.“引”与“走”的联动——博采众长,追随变引领
深入开展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文化的长处和优点,这是本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实现途径。文化自信是一种相对的自信,只有在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才能不断增强。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世界,是一个多种文化融合的大熔炉。 多元的时代要求开放的心胸。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的文化自信不是在保守主义指导下对自我的盲目肯定和自负,它是在对外开放视域下的理性欣赏和知足。我们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实施文化引进来战略,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同时,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到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理性对待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对抗,警惕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的两种错误思想。坚持文化引进来发展战略,要从中国的实践出发,充分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和有益经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高扬的伟大旗帜。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赋予了中华儿女复兴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是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文化就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进步和发展的。 我们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对外来优秀文化引进来的同时,更应该加快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自觉坚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也应该是传承创新的,更应该是开放共享的。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立足中国,放远世界,着力打造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大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文化引进来战略, 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加强文化自信的出发点所在。 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人类文化共同体建设是加强文化自信的落脚点所在。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筑牢文化自信的“支点”。
结 语
欲人毋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笃定的信仰,才会拥有守护的底气,扬起高昂的斗志,激发创造的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唯有提升创作主体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交流的良好环境、注重文化主题和文化载体的锐意创新,方能构建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大系统。全体中华儿女的自信,必将扬起中华文化自信的巨大风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