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考场整体阅读法

2019-03-02王燕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3期
关键词:先人文意县令

王燕

[命题解读]

面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都在于阅读,在于结合语境,在于整体阅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即使是一个选段,命题者都是从文章相对独立的部分中节选出来的。如果没有整体阅读意识,就没有办法完整准确地理解文意。

[解题策略]

整体阅读是古今学者都倡导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在清理内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再由整体推及局部,直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我们提倡整体阅读,不仅仅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流程,于阅读理解有利,还因为在高考考场上它对我们迅速、准确地解答试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场整体阅读步骤:

第一步:关注标题

关注标题可以了解文本的文体。从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看,文言文的文本大致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类。这三类文言文呈现内容的方式、写作目的不同,在阅读中应选取相应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文本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便于思考分析。

第二步:圈画批注

根据文体提示,应该边阅读边圈画出文本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把握文本的重要信息,

记叙类,就可以圈画人物、事件、官职、品格、评价等。

议论类,就可以圈画重要概念、观点主张、所用论据等。

说明类,就可以圈画主要对象的特征、原理、说明方法等。

在圈画时,不要放过细节,因为概括、分析题往往在细节上设置了陷阱。圈画时,也不要忘了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主旨,在解答内容概括分析选择题和简答题时才不会出现差错。

当然,也应适度跨“难”。对于那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语,可以先“跨”过去。整体阅读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须知,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即使专家学者也不可能一眼就全能看懂,作为考生,能读懂70%也就足以准确解题。

第三步:理清思路

文章的层次,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层次的安排,大体是三种常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这三种顺序有时在同一篇文章中兼用。

记叙类文章多为时间或空间顺序,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插叙或补叙内容,文意分析概括类试题往往在时空错位这一点上设题。抓住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主要有: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已而、曩、向、旋、数日、累年、居数月)。

议论类文章多为逻辑顺序。例如,总分、并列、层递、主次、对比、因果、点面、现象与本质等等。

第四步:借题读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几乎每卷必有文意概括题(还有文言实词理解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者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这个不正确的选项,也不是全不正确,错误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这样,该题绝大部分正确文意便是我们读懂文章内容的提示。利用试题中实词解释和文意概括题选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整体理解文言文。

[实战演练]

整体阅读示例《周君墓志铭》(约10分钟)。

周君墓志铭

归有光

君以嘉靖某年月日卒。先是。其子诗试礼部,下第还。会大司成奏言:“监学法久壞,天下士云会京师,一旦不为有司所录,往往去,居家自便;六馆几空,非所以为太平之观。乞下所在长吏,敦遣至京,修舍法以几化成之效,有不如诏者,罪之。”制曰:“可。”于是诗在南雍,间岁不归,不见君之殁。

君之配,先十年卒。诗与其弟谏、训、谟,启攒,与君合葬于县郭外小虞浦之原,请铭于余,泣且言曰:“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已而入县书狱。是时为童子,县令见其文而爱之,以是待吾先人不与他从事比。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尝曰:‘吾为生良苦,汝宜自勉。吾见某某皆以贫贱发迹。汝能自立,无忘吾言。先妣寻卒。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前此不问也。盖不欲使儿辈与闻,惧用志之分。诗所与游者,年皆与先人若,先人益和光如己友。盖游吾父子间者,欢然无间也。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比诗获举于乡,始用自适。而诗方卒业太学,待试于礼部,几斗升之禄,而天之降割,遂至于此!自念家故微,先君、先妣勤一生之力,俾有田庐,使诗兄弟得专志于学。视前世以孤童自奋者,不及诗远矣。而不一日养,尤可痛也。愿夫子赐之铭。”按其友沈孝状云云,诗语良然。

君讳寰,字民服,年四十有九。孺人姓金氏,年三十有八。葬以甲子正月日也。呜呼!人子之痛,何有穷乎?

余闻君为从事时,巡抚都御史尝捕人,误以同姓名系南京司寇狱,论死。其父老矣,且无子。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其所全活类是。稽之于古,后当有兴者。是为铭。

四步整体阅读:

第一步:关注标题

墓志铭;记人(周寰)。

第二步:圈画批注

作为记叙类文章,阅读时应重点圈画人物、事件、官职、品格、评价等。(可边读边进行)

“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幼遭不幸,努力自立;

“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教育子女,顺其自然;

“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勤俭持家,操劳一生;

“余闻君为从事时”——县令手下的从事;

“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为人着想,救人水火。

第三步:理清思路

第一段:交代周君之子没能看到其父去世。

第二段:周君儿子周诗求作者写墓志铭。

第三段:感叹周君夫妇早逝,人子之痛。

第四段:周君善良又尽职尽责,帮受冤百姓申诉。

第四步:借题读文

利用试题中关于实词解释和文意概括题选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

[做题体验]

进入答题(约10分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 贷:宽容

B.比诗获举于乡 比:等到

C.俾有田庐 俾:使

D.视前世以孤童自奋者 视:觉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君之子在周君去世之前到礼部应试,落第后一直留在南雍,隔了一年也没返回家乡,没有看到父亲去世。

B.周君原配早周君十年而死。周君之子与弟弟周谏、周训、周谟拾取母亲骨骸,将其与周君合葬在县城外小虞浦之原。

C.周君教子宽松但周君之妻教子严厉,曾提及她自己谋生辛苦,教育子女应该自勉自立。

C.周君担任从事时,巡抚都御史曾经抓捕人,误把同姓名的人关押在南京司寇狱中,并判处死刑。那人父亲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了对方。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下。叹处世之难,不敢少自宴逸。

(2)诉于县,君为言县令,即日上状白其冤,取其人还。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周君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D(视:比较)

2.A(周君之子周诗落第后,就返回了家,只是后来朝廷要求返回京城留在南雍,没能回来,而不是一直留在南雍)

3.(1)想到我的祖父早逝,每次祭奠的时候,就潸然泪下,感叹做人的艰难,不敢稍微贪图安逸。

(2)向县里申诉,周君帮助他告诉县令,当天送上诉状昭雪了那人的冤情,把他从狱中领出来送回家。

4.①县令手下的从事;②幼遭不幸,努力自立;③教育子女,顺其自然;④勤俭持家,操劳一生;⑤为人着想,救人水火。

猜你喜欢

先人文意县令
先人(外二首)
牟恒责罚县令
从门缝掬接月光
参考答案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不曾杀陈佗
科考作弊奇招
先人[三章]
书面表达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