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道理讲在故事里

2019-03-02孙晨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3期
关键词:史铁生论点议论文

孙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骆冬青教授在《激发的智慧——谈谈高考作文》一文中写道:“现在学生许多所谓的‘议论文,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没有独立的见解、优美的表达,非常乏味。”

确实,干瘪的议论文难以受到青睐,现在高中生议论文普遍存在材料拼凑、论据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不少同学对于论据的表述往往不围绕核心论点展开,只是在叙述完论据后将中心词生硬地贴上去,是典型的概念化、标签化、符号化的表述;还有的同学担心将事例写得具体细致,会使文章丧失议论文的文体特色,于是叙述过于简略,核心要素没有交代清楚。

朱光潜先生认为:“说理文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说理文,就是议论文,是作者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章。它应当是理性的,重在以理服人。但是,说理文又绝不能只是干巴巴、枯燥的抽象说教,它不排斥情感的表达,也要讲究形象生动。

我们提倡在议论文写作中也追求思想理性和文学感性的完美结合。如果我们能把道理讲在故事里,注意把握好材料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挖掘素材的内涵意蕴,将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和故事之中,就能增强议论文的针对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畅快,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怎样才能在议论文中较好地把道理讲在故事里,现提供以下六种方法。

方法一:例证中引入人物精当描写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倔”和“笨”的智慧》一文的例证。

20世纪“大跃进”时期,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要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之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

文章运用“牙根紧咬”“面色难看”“支吾了半天”等人物的肖像、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和场面,抓住了人物的核心品质——“倔”,表现了朱东润老先生身处危境却坚守初心的精神,突出了人物治学与人品的“真正的智慧”。

这样的例证表达方式,其亮点在于叙述、描写等多种表达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传神使用,真实还原事例论据中的人物细节,由此突出人物的核心品质。

方法二:例证中输入人物自身素材

例如:论证论点“热爱生活”选取丰子恺先生的例证。

“手持一册丰子恺,嗅尽人间烟火味。”童趣、美髯,勾勒出一位慈眉含笑的老顽童,从顶到踵,浑身都是艺术家,教世人如何以一片至爱情深对待生活: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他将文心画意,寄情于生活的真,洞悉了人生真章: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朱自清先生道出了丰子恺漫画的无尽韵味:“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得那味儿。”

这一段在阐述丰子恺先生对于生活态度的过程中,巧妙引用了人物作品《谈自己的画》《豁然开朗》中的相关语句和其他名人对其的评价来代替自说白话,生动表现出丰先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漫画中处处蕴含着地对生活的真意。

可见,增强自身的文化积累,例证中巧妙地引用人物自身的一些作品以及别人对他的经典评价,契合材料的中心论点,能够更好地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

方法三:例证中融入作者联想想象

例如:余秋雨《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文的片段。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

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不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破坏了敦煌的璀璨艺术是历史事实。作者无法亲见王道士破坏敦煌莫高窟的情景,于是借助历史事实发挥艺术想象力,对当时的情景通过艺术虚构加以表现,突出其历史悲剧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所以,如果在例证中加入符合事例发展逻辑的推衍、联想、想象,真实再现当时的情形,能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例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方法四:例证中带入作者感受体验

例如:论证论点“于困厄中见希望”选取史铁生的例证。

史铁生,一个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的“奔跑者”。他在病痛的折磨下,终日挣扎在死亡边缘,可他于地坛深处洗涤自己落魄的灵魂,在深渊中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我想,地坛纵然落魄不堪,也掩抑不住春意萌动的生机勃勃。与地坛相依的史铁生看见了残枝下的新生,也看见了困厄中的希望。他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向写作者的心魄,用他残废的双腿支撑着他稳稳站在精神世界的高处,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我想,与地坛相依的史铁生看见了残枝下的新生,也看见了困厄中的希望”,是作者在尊重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感受体验,再现了史铁生在地坛感悟人生、参透生命的情景、场面,地坛和史铁生的生命融为一体: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由此可以看出,让素材真正成为自己的材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联系自我,紧扣中心论点,将自己的生活、情绪、感悟融在材料之中,这样更容易打动读者。

方法五:例证中加入数字化细节

例如:选取晚清学人杨守敬的事例作为“严谨治学”的例证。

清末杰出的大学者杨守敬博览群书、专注学问、著述宏富,一生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仅舆地学著作就有20多种。其中被称为清代三绝学之一的学术巨著《水经注疏》40卷,使我国沿革地理学达到了高峰。他历经四五十年时间,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认真订正。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终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

作者不厌其烦地选用“83种”“20多种”“40卷”“四五十年时间”“1200多条”“几百年”等表数量的词语,水到渠成,一个勤奋治学、长于考证、成就显赫的大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在例证中用真实的数字凸显论点,无须再作严密的推理,巨大的事实就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记。

方法六:例证中深入比喻性材料

例如:葛剑雄教授《环境保护的人道原则》一文中的生动比喻。

脂肪过多的人必须减肥,但很多人没有吃饱饭,或者正苦于摄入的热量不够,营养不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他们提前减肥。所以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对环境保护提出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可以因为保护环境而关闭工厂,停建工程,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却会引进这些工厂,以解决更迫切的失业和资金问题。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未必不知道这些工厂被引入的原因,但只能在两害之间择其轻。比如有一条在发达国家的海滩上搁浅的鲸鱼,被善良的人们千方百计救出,但却在非洲海滨被饥荒的难民们吃了。我们固然应该赞扬解救鲸鱼的人们,但也没有理由指责吃掉它的那些难民。

文章善于运用比喻素材,以“减肥”喻指“环保”,阐明不应强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前减肥”;以“對待鲸鱼的不同态度”喻指对待环保的不同态度,从而把“环境保护的人道原则”这一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我们如果运用比喻性的材料讲故事,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使文章论述形象、透彻,易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事实胜于雄辩”,议论文的论证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事实说话。实证、具体、精细的材料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和理性说服力;如果再选取立体、丰满、个性化的生动材料,就更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洞察事理,充分论证,通过引入人物描写、输入人物素材、融入作者想象、带入作者体验、加入数字性细节、深入比喻性材料等方法,对故事进行分析、引申,把人物的传神材料和作者的情感体验融进论述中,使之真正成为支撑道理的强有力的依托。这样的文章形象生动、文采斐然、气势磅礴,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感染性。

猜你喜欢

史铁生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历时七年精心编纂《史铁生全集》出版
路过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史铁生作品全编》出版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听史铁生讲故事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